醉酒后少妇被疯狂内射视频,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一,在线天堂新版资源www在线下载,中文字幕乱人伦高清视频,中字幕视频在线永久在线观看免费

1982年第2期文章目次

  • 顯示方式:
  • 簡潔模式
  • 摘要模式
  • 1  有藥理活性的新天然物質(zhì)
    董親頤 毛鋐德 杜上鑒
    1982(2).
    [摘要](1037) [HTML](0) [PDF 0.00 Byte](103)
    摘要:
    本文綜述了1973~1979年主要從植物和少數(shù)動物中分得的一些有藥理活性的新天然物質(zhì),包括一些有藥理活性的新化合物以及新發(fā)現(xiàn)有藥理活性的已知化合物。抗生素和細胞毒性物質(zhì)未列入。
    2  生藥中重金屬的測定
    姚金彪 段士道
    1982(2).
    [摘要](681) [HTML](0) [PDF 0.00 Byte](98)
    摘要:
    生藥大量用作中藥、民間單方及中成藥制劑的原料,還用作為食品的矯味劑、香料、著色劑、保健食品的原料。生藥長期連續(xù)服用的情況甚多,有害重金屬如果長期不斷地微量攝取,就會積聚體內(nèi),造成不良影響。近年來關(guān)于植物性來源的食品中重金屬含量的研究報告甚多,而對生藥中重金屬含量
    3  美國的有毒植物
    錢德建
    1982(2).
    [摘要](928) [HTML](0) [PDF 0.00 Byte](119)
    摘要:
    在美國,向地區(qū)毒物中心提出關(guān)于園藝和野生植物的咨詢?nèi)找嬖龆唷?979年,美國全國毒物中心所屬29個毒物管理中心收到了18236個植物致毒物,占全部咨詢數(shù)的9%。為了增進公眾對潛在有毒植物的注意,本文列出比較常見的有毒植物及毒素種類名錄,供藥師在搶救植物性毒物中毒病人時參改。
    4  可能做為抗生育藥的植物資源
    袁昌齊
    1982(2).
    [摘要](864) [HTML](0) [PDF 0.00 Byte](112)
    摘要:
    目前,隨著與合成的激素避孕藥有相似作用的藥物的不斷發(fā)現(xiàn),對從植物中尋找避孕藥給予了更多的注意。Farnsworth等對世界文獻進行綜述后,提出了有抗生育和流產(chǎn)作用的民間藥225種。經(jīng)動物試驗和科學論
    5  云南紅豆杉中的抗白血病生物堿
    陳迪華
    1982(2).
    [摘要](732) [HTML](0) [PDF 0.00 Byte](104)
    摘要:
    從印度收集的云南紅豆杉(Taxus wallichiana Zucc,曾誤認為粗榧屬植物印度三尖杉)的根、莖和葉的乙醇提取物,依據(jù)平行的KB活性試
    6  Anvillea garcini中的新抗癌倍半萜內(nèi)酯8-α-parthenolide
    趙全成
    1982(2).
    [摘要](727) [HTML](0) [PDF 0.00 Byte](96)
    摘要:
    A.garcini(Burm.)DC是菊科植物,從中曾得到細胞毒化合物和抗癌倍半萜成分.本文報道從該植物的氯仿提取物經(jīng)溶劑系統(tǒng)分離和硅膠柱層層離,得到一個新的抗腫瘤倍半萜內(nèi)酯化合物(Ⅰ),
    7  Trichilia hispida中的細胞毒成分:Hispidins A、B和C的結(jié)構(gòu)
    陳迪華
    1982(2).
    [摘要](710) [HTML](0) [PDF 0.00 Byte](115)
    摘要:
    已報道從楝科植物Trichilia hispida中分得高度氧取代的三萜類化合物hispidins A、B和C,經(jīng)KB系統(tǒng)實驗,它們分別在<1.0×10~(-2)、2.9和17.0微克/毫升濃度顯示活性,均達到KB系統(tǒng)規(guī)定的ED_(50)=20微克/毫升的標準。
    8  金光菊屬Rudbeckia mollis中的抗白血病新的倍半萜內(nèi)酯
    陳迪華
    1982(2).
    [摘要](810) [HTML](0) [PDF 0.00 Byte](96)
    摘要:
    在繼續(xù)尋找具有生物活性的內(nèi)酯時,作者研究了金光菊屬植物R.mollis Ell.的化學成分。從其地上部分分得新的倍半萜內(nèi)酯rudmollin(2a)、4-乙酰氧基rudmolfin(2b)、15-乙酰氧基rudmollin(2c)和rudmollitrin(4b)。
    9  從Melampodium cinereum細胞毒部分分得四種新的順式,順-牻牛兒內(nèi)酯型化合物
    戚寶鳳
    1982(2).
    [摘要](849) [HTML](0) [PDF 0.00 Byte](92)
    摘要:
    作者在進行系統(tǒng)的生物化學和抗腫瘤成分研究中,曾發(fā)現(xiàn)菊科植物M.cinereum DC的萜類提取物無細胞毒活性,但對淋巴性白血病P-388細胞顯示抗腫瘤活性。曾報道分離得到melampodinB和cinerenin。
    10  Tiliacora racemosa Colebr.的季生物堿
    伊惠賢
    1982(2).
    [摘要](811) [HTML](0) [PDF 0.00 Byte](93)
    摘要:
    在印度藥用植物的生物活性篩選中,曾觀察到T.racemosa的50%乙醇提取物具有降血壓、神經(jīng)肌肉阻斷和解痙作用.本文報道了該植物的乙醇提取物中具有箭毒作用和降血壓活性的季生物堿成分,經(jīng)化學和IR、UV、NMR光譜分析,
    11  辣木和Moringa stenopetala種子中的抗菌成分
    王永奇
    1982(2).
    [摘要](898) [HTML](0) [PDF 0.00 Byte](103)
    摘要:
    辣木(M.oleifera)和M.stenopetala生長于熱帶非洲,前者也在印度、錫蘭和馬爾加什發(fā)現(xiàn).其葉、根和種子等用作民間藥。特別在蘇丹農(nóng)村,用辣木的種子粉末來凈化水,因為它有沉降懸浮渾濁物的作用.在此過程中發(fā)現(xiàn)水中的細菌量減少.
    12  桑橙果實的抗菌成分
    顧關(guān)云
    1982(2).
    [摘要](888) [HTML](0) [PDF 0.00 Byte](98)
    摘要:
    桑橙[Maclufa pomifera(Raf.)Schneid- er](???含異黃酮和三萜.從果實分得的2個異黃酮奧沙京(osajin)和波來佛林(pomiferin)具有抗菌活性。果實另含丁酰鯨魚醇(butyrospermol),羽扇烯二醇(lupanediol)和羽扇豆醇.
    13  鈣扇藻中的抗菌成分
    王永奇
    1982(2).
    [摘要](801) [HTML](0) [PDF 0.00 Byte](99)
    摘要:
    鈣質(zhì)綠藻鈣扇藻(Udotea flabellum)常見于藹理斯諸島的淺水中,它的乙醇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白假絲酵母菌表現(xiàn)出較強的抗菌作用.作者從這個提取物的氯仿可溶部分中分離到一種具
    14  虎杖根抗菌活性成分的研究
    張渝華
    1982(2).
    [摘要](790) [HTML](0) [PDF 0.00 Byte](97)
    摘要:
    作者以須發(fā)癬菌(Trichophyton mentagrophtytes)抗菌試驗為指導,對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根中抗菌成分進行提取分離,并對真菌和細菌類進行抗菌最小有效濃度試驗。
    15  菱的抗菌活性成分
    張渝華
    1982(2).
    [摘要](921) [HTML](0) [PDF 0.00 Byte](97)
    摘要:
    菱(Trapa natans L.var.japonica Nakai)自古以來用作收劑和消炎殺菌藥.作者以菱的藥理作用為指導,對其進行抗菌活性成分的提取分離。
    16  海綿Halichondria CF.Moorei Bergquist中的一種新的抗菌甾體硫酸酯
    王永奇
    1982(2).
    [摘要](651) [HTML](0) [PDF 0.00 Byte](106)
    摘要:
    在海洋藥物研究過程中,對海綿進行了廣泛研究,分離到了具有各種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作者在對日本海無脊椎動物抗菌物質(zhì)篩選過程中,發(fā)現(xiàn)Okinwan海綿H.CF.Moorei Bergquist的乙醇提取物能抑制霉菌、革蘭氏陽性細菌和革蘭氏陰性細菌的生長,并從該提取物中分離到一種水溶
    17  紫穗槐中的二苯甲基抗菌成分:Amorfrutin A和B
    戚寶鳳
    1982(2).
    [摘要](986) [HTML](0) [PDF 0.00 Byte](106)
    摘要:
    紫穗槐屬植物紫穗槐(Amorpha fruticasa),是生長于美國的一種灌木植物,當?shù)赜〉匕踩税堰@種植物作為草席用.作者發(fā)現(xiàn)該植物的果實、莖和葉的乙醇提取物,對體外恥垢分支桿菌(ATCC6o7)和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137Og)均具有活性.
    18  石龍芮的抗真菌成分
    黃洪志
    1982(2).
    [摘要](837) [HTML](0) [PDF 0.00 Byte](91)
    摘要:
    本文報道毛莨科植物石龍芮(Ranunculus sceleratus)抗真菌有效成分的分離、鑒定、對真菌毒性、對植物毒性以及內(nèi)吸收活性等幾方面.作者發(fā)現(xiàn)石龍芮葉提取物對數(shù)種真菌具有強烈殺菌活性.
    19  Gonyaulax excavata和芬地灣海扇中的神經(jīng)毒素
    王永奇
    1982(2).
    [摘要](733) [HTML](0) [PDF 0.00 Byte](113)
    摘要:
    蛤蚌毒素類的強神經(jīng)毒作用在神經(jīng)生理學研究中已成為重要工具,膝溝藻屬的一些土生種的渦鞭藻能夠產(chǎn)生這些毒素.作者從實驗室培養(yǎng)的Gonyaulax excavata(膝溝藻屬,大西洋海岸種)細胞和采集于芬地灣的海扇中,除了分離到已知的蛤蚌毒素(STX,1)、
    20  從伊瓦筋骨草根分得4個脫皮酮
    顧關(guān)云
    1982(2).
    [摘要](974) [HTML](0) [PDF 0.00 Byte](106)
    摘要:
    已從伊瓦筋骨草[Ajuha ira(L.)Schreb]的地上部分分得杯莧甾酮(cyasterone),羅漢松甾酮A(makisterone A)和羥基脫皮甾酮(ecdysterone)3個脫皮酮.這些化合物對棉葉蟲(Spodoptera littoralrs Rosrd.)的發(fā)育各階
    21  從園葉柴胡中分離出新的三萜甙
    鄧時俊
    1982(2).
    [摘要](805) [HTML](0) [PDF 0.00 Byte](102)
    摘要:
    圓葉柴胡(Bupleurum rotundifolium L.原產(chǎn)于西亞和歐州,后引入日本。柴胡(B.falcatum L.)是一種重要的中藥材,用作抗炎藥物。本文作者對名古屋地區(qū)栽培的圓葉柴胡的化學成分進行了研究。從園葉柴胡葉中分離出兩種新的三萜甙,
    22  尾葉香茶菜的新二萜:尾葉甲素和尾葉乙素
    王兆全
    1982(2).
    [摘要](1013) [HTML](0) [PDF 0.00 Byte](94)
    摘要:
    作者從尾葉香茶菜(Rabdosia excisa(Maxim)Hara]葉中分離出兩種新的貝殼杉烯類成分:尾葉甲素和乙素;并同時分離出Kamebakaurin,Kamebacetal B和Kamebanin。
    23  從Triclisia dictyophylla分離到一種新的嗎啡燒生物堿——Tridictyophylline
    彭源貴
    1982(2).
    [摘要](818) [HTML](0) [PDF 0.00 Byte](99)
    摘要:
    三茅香屬(Triclisia)是防己科的攀緣灌木,其提取物在醫(yī)藥上已被用于治療貧血、瘧疾、腹瀉、關(guān)節(jié)痛、四肢腫脹,還作為箭毒。該屬植物已發(fā)現(xiàn)是雙芐基異喹啉生物堿的極好資源。
    24  白花蛇舌草的三個新環(huán)烯醚萜甙
    顧關(guān)云
    1982(2).
    [摘要](850) [HTML](0) [PDF 0.00 Byte](92)
    摘要:
    在中國,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 Willd)用于治療某些腫瘤.本文報道該植物的成分研究。從地上部分分得三個新環(huán)烯醚萜甙:6-0-對-香豆酰雞屎藤甙甲酯(6-0-p-coumaroyl scandoside methyl ester,1),6-0-對-甲氧基桂皮酰雞屎藤甙甲酯
    25  唐松草屬植物Thalictrum folialosum中的生物堿成分
    卞益民
    1982(2).
    [摘要](1046) [HTML](0) [PDF 0.00 Byte](100)
    摘要:
    毛茛科唐松草屬T.folialosum DC.是一種多年生硬質(zhì)草本植物,產(chǎn)于溫和的喜馬拉雅山脈(5000~8000英尺)和印度的Khasia丘陵地帶(4000~6000英尺)。其根的提取物,在當?shù)夭坏挥脼閺妷褎?解熱藥,利尿劑、瀉劑和改善眼的
    26  從綠薄荷分得罕見的黃酮甙
    顧關(guān)云
    1982(2).
    [摘要](910) [HTML](0) [PDF 0.00 Byte](97)
    摘要:
    曾從綠薄荷(Mentha spicata,留蘭香)的葉分離到地奧明(diosmin)和地奧亭-7-葡萄糖甙(diosmetin-7-glucoside),現(xiàn)報告分得2個罕見的黃酮甙:地奧亭-7-0-葡糖醛酸甙(diosmetin-7-0-glucuronide)和
    27  Sanggenon A——從中藥桑柏皮中分離出的一種新黃酮衍生物
    苑波
    1982(2).
    [摘要](1271) [HTML](0) [PDF 0.00 Byte](103)
    摘要:
    中藥“桑柏皮”具有退熱、鎮(zhèn)咳、祛痰、利尿和輕瀉作用,系由各種桑屬植物的根皮制得.近年來,從其根皮部已分離出一系列的2-甲基丁烯-2取代的黃酮衍生物.作者現(xiàn)又分離出一種新的3-甲基丁烯-2取代的黃酮衍生物Sanggenon A(Ⅰ),并確定了其結(jié)構(gòu)、
    28  長春蔓屬植物Vinca pusilla中的微量吲哚生物鹼—Vincapusine
    戚寶鳳
    1982(2).
    [摘要](1017) [HTML](0) [PDF 0.00 Byte](98)
    摘要:
    夾竹桃科長春蔓屬植物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和藥用價值.本文報道了從該屬植物Vinca pusilla的根和葉中分得一種新的吲哚生物鹼,命名為vincapusine(1),此外還分得已知生物鹼洛柯辛堿(lochnericine)、
    29  Strychnos floribunda中的生物堿
    王永奇
    1982(2).
    [摘要](739) [HTML](0) [PDF 0.00 Byte](98)
    摘要:
    作者報導,取S.foribunda的干燥莖皮1公斤,用4立升的石油醚脫脂(40—60℃),然后用10%碳酸鈉濕潤,再用4.5立升用苯浸漬(過夜)提取三次,合并用苯提取液,濃縮,減壓干燥。提得之總生物堿再經(jīng)硅膠柱層析分離,
    30  從日本蒲公英的根中分離出四種新的三萜:Neolupenol Tarolupenol以及它們的乙酸酯
    趙榮源
    1982(2).
    [摘要](741) [HTML](0) [PDF 0.00 Byte](97)
    摘要:
    日本蒲公英(Taraxacum japonicum Kodz)的干燥的根與藥用蒲公英(T officinale Weber)一樣富含三萜類成分。作者用己烷提取藥材,隨后通過硅膠層析得到脂肪酸酯(藥材的0.14%)、乙酸酯(0.62%)以及三萜類的一元醇
    31  蒲公英熱水提取物的抗腫瘤作用及活性與給藥時間的關(guān)系
    王暉
    1982(2).
    [摘要](1272) [HTML](0) [PDF 0.00 Byte](103)
    摘要:
    蒲公英在日本民間被用于治療癌癥。作者研究了蒲公英熱水提取物(Tof-CFr)的抗腫瘤作用.結(jié)果表明Tof-CFr是一種多糖體,具有宿主調(diào)節(jié)抗肺瘤作用,并與香菇多糖的抗癌作用機理相似,是一種免疫促進劑
    32  田青屬植物Sesbania drummondii的抗腫瘤活性研究
    卞益民
    1982(2).
    [摘要](1246) [HTML](0) [PDF 0.00 Byte](108)
    摘要:
    作者前曾報道,田青屬植物S.drummondii種子的乙醇提職物對KB細胞培養(yǎng)有細胞毒作用,而對小鼠PZ88淋巴細胞白血病(PS)有顯著抑制作用。本文詳細報道了S.drummondii種子中二種新化合物:
    33  芥子油對膽固醇所致家兔動脈粥樣硬化的影響
    錢伯初
    1982(2).
    [摘要](718) [HTML](0) [PDF 0.00 Byte](109)
    摘要:
    芥子油是印度孟加拉等地最常用的食物油。芥子油含有多不飽和脂肪酸。本文觀察了芥子油對家兔動脈粥樣硬化的影響。實驗用家兔36只分四組:(1)組給普通飼料,(2)組每天給膽固醇0.3克/公斤體重,(3)組每天給膽固醇0.3克/公斤加芥子油1克/公斤體重,(4)組給芥子油1克/公斤體重。
    34  倍半萜內(nèi)酯及有關(guān)化合物的抗高血脂活性
    趙邦愛
    1982(2).
    [摘要](726) [HTML](0) [PDF 0.00 Byte](104)
    摘要:
    作者研究比較了18種倍半萜內(nèi)酯及有關(guān)化合物的抗小鼠高血脂活性。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其中堆心菊內(nèi)酯(Helenalin),細葉土木香苦素(Tenulin),2.3-環(huán)氧異細葉土木香苦素,異細葉土木香苦素,2.3-環(huán)氧異細葉土木香苦素,
    35  康奎蒂懸鈴花提取物對雄性小鼠的抗生育效果
    孫海明
    1982(2).
    [摘要](661) [HTML](0) [PDF 0.00 Byte](101)
    摘要:
    康查蒂懸鈴花Malvaiscus conzatii為錦葵科觀賞植物,其花與朱槿花相似。據(jù)報道兩者均具有抗生育作用。本文結(jié)果說明康查蒂懸鈴的花對小鼠具有抗精子生長作用,引起睪丸萎縮,抑制雄性激素的分泌。
    36  大麻對大鼠潛在的致畸研究
    顧關(guān)云
    1982(2).
    [摘要](863) [HTML](0) [PDF 0.00 Byte](105)
    摘要:
    大麻(Cannabis sativa)的石油醚提取物,對妊娠完全期雌性大鼠50毫克/100克體重給藥,探查致畸的可能性.結(jié)果表明大麻提取物在全部處理組的子代,能引起體重降低、阻礙生長和四肢畸形.從而證明大麻能使實驗動物,包括小鼠、大鼠、
    37  藻酸鈉對消化道粘膜的保護作用
    金葆榮
    1982(2).
    [摘要](676) [HTML](0) [PDF 0.00 Byte](101)
    摘要:
    藻酸是存在于褐藻植物(phaeophta)細胞壁和細胞間粘質(zhì)物中的特殊聚糖醛酸。臨床應用5%藻酸鈉水溶液作粘膜保護劑,治療消化性食管炎有卓效,對消化性潰瘍亦有改善癥狀和止血作用。本文從藥理學的角度報道由褐藻植物提取得到的藻酸鈉(分子量約15萬)的粘膜保護作用。
    38  藻酸鈉對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作用
    聶金榮
    1982(2).
    [摘要](691) [HTML](0) [PDF 0.00 Byte](96)
    摘要:
    藻酸鈉是由昆布屬(Laminanaceae)褐藻植物中提取而得到的白色粉末狀物質(zhì),分子量約5萬。臨床用其治療上消化道出血有較好的止血效果。Smith曾提出該藥的止血作用機理,認為藥物在出血部位與血中Ca~(++)結(jié)合成不溶性藻酸鈣凝膠復蓋于傷口上而起止血作用,但無實驗證明。
    39  藻酸鈉促進纖維蛋白形成的作用
    聶金榮
    1982(2).
    [摘要](718) [HTML](0) [PDF 0.00 Byte](99)
    摘要:
    本文作者為闡明藻酸鈉止血作用的機理,研究了該藥與纖維蛋白原的相互作用以及對纖維蛋白形成的影響。實驗使用從昆布屬褐藻植物分離得到的三種藻酸鈉,分子量分別為0.6萬、2萬和15萬,對照藥物葡聚糖,分子量為10~20萬。
    40  紅茶中化合物對被動皮膚過敏的抑制
    王永奇
    1982(2).
    [摘要](948) [HTML](0) [PDF 0.00 Byte](112)
    摘要:
    本文主要報道紅茶(Camellia sinensis)中的化合物:咖啡因、茶堿、可可堿、(+)兒茶素、(一)表兒茶精、沒食子酸和茶黃素的另一類藥理作用,即它們能抑制小鼠的過敏反應.并指出它們不影響乙酰膽堿、組胺、
    41  紫蘇葉水浸膏及紫蘇醛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作用
    李長格
    1982(2).
    [摘要](915) [HTML](0) [PDF 0.00 Byte](93)
    摘要:
    紫蘇葉有下氣、除寒、溫中之功效,用它所配伍的中醫(yī)方劑主要用于伴有神經(jīng)癥狀的支氣管炎及由于氣之上衡引起的發(fā)熱、頭痛、咳等。作者基于紫蘇葉的中醫(yī)應用,研究了紫蘇葉水浸膏及其揮發(fā)油主要成分紫蘇醛(Perillaldehyde)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作用.
    42  埃及羽扇豆種子提取物治療慢性濕疹的評價
    彭源貴
    1982(2).
    [摘要](820) [HTML](0) [PDF 0.00 Byte](107)
    摘要:
    前曾報告了用埃及羽扇豆(Lupinus termis種子提取物對手足慢性濕疹有效的臨床試驗結(jié)果.在進行該植物的活性物質(zhì)分離前,采用雙盲法以進一步肯定其臨床活性。選擇24個慢性濕疹的病例,分成三組,一組給埃及羽扇豆95%乙醇提取物油膏(白軟石臘做基
    43  白葉藤堿對角叉菜膠性水腫的抑制作用
    聶金榮
    1982(2).
    [摘要](1061) [HTML](0) [PDF 0.00 Byte](95)
    摘要:
    從白葉藤屬植物Cryptolepsis sanguinolenta(Lindl)Schlechter分得的白葉藤堿(cryptolepine)具有多種藥理活性。本文報道它對角叉菜膠引起的大鼠后肢足蹠水腫、灌注的離體大鼠胃條及離體蜥蜴肺的作用.
    44  直水蘇制劑—Стахиреи的抗炎、抗毒及低血(?)作用
    陸仲毅
    1982(2).
    [摘要](730) [HTML](0) [PDF 0.00 Byte](89)
    摘要:
    (Ⅰ)為利膽藥物,含有直水蘇(Stachy recta)的有效物質(zhì)多酚化合物.本文報道了分別用大鼠水腫、兔四氯化碳中毒性肝炎及升汞中毒的動物模型研究該藥的藥理作用。 1.抗炎作用:大鼠腹腔注射500毫克/公斤的(Ⅰ),30分鐘后再于足蹠皮下分別注射0.1毫升的2%
    45  人參皂甙對腎上腺素、促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胰島素影響脂肪分解和生成的作用
    張秀英
    1982(2).
    [摘要](942) [HTML](0) [PDF 0.00 Byte](105)
    摘要:
    本文報告人參皂甙對腎上腺素、促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ACTH)、胰島素影響脂肪組織的脂肪分解及生成的作用。實驗用雄性大白鼠,體重180~220克,打擊頭部處死,立即取出付睪脂肪組織,按Rodbell法制成脂肪細胞懸液備用,所用人參皂甙溶于水配成20、00微克/毫升溶液供試用。
    46  纈草揮發(fā)油中的纈草烯醛和其它成分的藥理篩選
    王永奇
    1982(2).
    [摘要](861) [HTML](0) [PDF 0.00 Byte](92)
    摘要:
    作者為進一步澄清纈草(Valeriana officinalis)揮發(fā)油中的一些成分的藥理性質(zhì),對四種純的化合物[纈草烯醛(Valerenal)、纈草烯酸(Valerenic acid)、纈草酮(Valeranone)和異丁子香酚基—isovalerate]的烴組分、含氧組分和揮發(fā)油本身又進行了藥理篩選。
    47  鴨嘴花堿的藥理作用、藥物動力學及其臨床評價
    陳章義
    1982(2).
    [摘要](866) [HTML](0) [PDF 0.00 Byte](106)
    摘要:
    鴨嘴花堿(vasicine)由粉狀鴨嘴花葉中分離而得,用于印度、斯里蘭卡、緬甸和馬來西亞.印度鴨嘴花堿的葉中含量,以2~3月份最低,9~10月份最高(2%).在自然界中,它以1-型存在,但在提取過程中不慎則會發(fā)生消旋。能用d-酒石酸拆分.鴨嘴花堿的自動氧化產(chǎn)物為鴨嘴花堿酮.
    48  天然(口山)酮對A和B型單胺氧化酶的抑制作用
    尉阿敖
    1982(2).
    [摘要](863) [HTML](0) [PDF 0.00 Byte](103)
    摘要:
    本文報導十一種天然(口山)酮對大鼠腦線粒體A和B型單胺氧化酶(MAO)的抑制作用.十一種(口山)酮分別為:1-羥基-3,8-二甲氧基-(口山)酮,1,3-二羥基-7,8-二甲氧基-(口山)酮,1,3-二羥基-8-甲氧基-(口山)酮、
    49  中藥前胡中香豆精成分對鈣離子的拮抗作用
    尉阿敖
    1982(2).
    [摘要](971) [HTML](0) [PDF 0.00 Byte](103)
    摘要:
    鈣離子拮抗劑在治療心血管疾病和研究工作中都是主要的。找出鈣離子拮抗劑的典型物對于藥理學上的使用十分重要。前胡(系白花前胡根)是治療支氣管痙攣、胸痛(包括心絞痛)的傳統(tǒng)中藥,本文作者研究了該中藥提取物對平滑肌的影響,以探討其對鈣離子的拮抗作用。
    50  桂枝加術(shù)附湯浸膏散對糖尿病性神經(jīng)障礙的療效
    李長格
    1982(2).
    [摘要](1346) [HTML](0) [PDF 0.00 Byte](103)
    摘要:
    糖尿病的主要癥候是高血糖,其合并癥很多,其中比較易被忽視的,但給患者帶來痛苦的是糖尿病性神經(jīng)障礙。主要是末梢神經(jīng)障礙,特別是感覺神經(jīng)障礙,通常有腰痛,背痛、胸痛、全身痛、四肢神經(jīng)痛、膝關(guān)節(jié)痛、手足指痛、麻木及知覺異常.通常用維生素B_1、B_(12)治療,雖有一定效果,但多數(shù)情況癥狀不能完全緩解,劇烈疼痛的時候常用鎮(zhèn)痛藥
    51  止血生藥有效成分的研究
    李長格
    1982(2).
    [摘要](871) [HTML](0) [PDF 0.00 Byte](92)
    摘要:
    一.止血生藥的止血作用作者研究了田七、白及、仙鶴草、旱蓮草、側(cè)柏葉、地榆、蓮房、藕節(jié)、茜根、烏賊骨、代赭石、伏龍肝、棕櫚等11味中藥的止血作用.
    52  中藥前胡中香豆素的研究
    錢本余
    1982(2).
    [摘要](746) [HTML](0) [PDF 0.00 Byte](97)
    摘要:
    取購自中國的前胡(Peucedanum praerupforum Dunn)根4.2公斤,以甲醇回流提取,減壓回收溶劑,殘留物懸于水中,用乙醚-正丁醇處理,分取醚層.已發(fā)現(xiàn)該醚溶組份對以豚鼠回腸和結(jié)腸帶制備的平滑肌呈有顯著的抗痙攣活性.遂將乙醚萃取液在硅膠柱中進行層離,以正己烷-
    53  氣相色譜法測定雙稠吡咯烷類生物堿
    陳啟榮
    1982(2).
    [摘要](972) [HTML](0) [PDF 0.00 Byte](102)
    摘要:
    雙稠吡咯烷類生物堿曾有過簡便的薄層層析、高壓液相色譜測定的記載,本文應用氣相色譜法測定. 供試樣品制取:吊鐘千里光(Senecio fuchsii)等千里光屬植物經(jīng)干燥、粉碎后.置索氏提取器以甲醇提取,并通以氮氣流在5~7天提取完畢.蒸除溶劑后殘留物以2.5%鹽酸溶解.溶液加
    54  用雙向TLC法分析三葉人參根中的人參皂甙
    趙幫愛
    1982(2).
    [摘要](829) [HTML](0) [PDF 0.00 Byte](97)
    摘要:
    本文報告用雙向TLC法分離鑒定分布在加拿大南部到美國北部的三葉人參(Panax trifolius)根中的人參皂甙。取冰凍干燥的樣品粉末18.6克,用氯仿150毫升提取除去色素和脂類。殘渣經(jīng)空氣干燥后的再用甲醇150毫升提取,將甲醇提取液與用甲醇洗過的
    55  吡咯里西啶生物堿類的靈敏檢出和定量測定法
    尉阿敖
    1982(2).
    [摘要](887) [HTML](0) [PDF 0.00 Byte](112)
    摘要:
    本文報導一種改良甲基橙法,可用于檢出相定量測定吡咯里西定(Pyrrolizidine,以下簡稱PA),其原理系根據(jù)在氯仿溶液中PA質(zhì)子與硼酸或醋酸和甲基橙水溶液產(chǎn)生化學數(shù)量反應后,在氯仿中形成易溶的黃金色絡(luò)合物。具有靈敏,快速之優(yōu)點,其檢出下限為0.5微克/毫升,定量范圍為
    56  丁子香芽中的抗病毒物質(zhì)的純化和鑒定
    王永奇
    1982(2).
    [摘要](704) [HTML](0) [PDF 0.00 Byte](95)
    摘要:
    作者通過抗病毒試驗證明生藥中含有的丹寧具有抗病毒作用,并純化了丁子香(Syzygium aromatica)芽中的抗病毒物質(zhì)。指出該植物芽中的抗病毒物質(zhì)是逆沒食子酸鞣質(zhì)(丁子香寧).
    57  辛夷的抗組織胺樣作用成分的分離
    金繼曙
    1982(2).
    [摘要](806) [HTML](0) [PDF 0.00 Byte](92)
    摘要:
    作者用鵪鶉離體直腸Magnus法篩選了180種生藥后,對20種含精油的生藥進行了試驗,發(fā)現(xiàn)辛夷、枳實、橘皮、陳皮、山椒等生藥的50%甲醇提取物有較強的抗組織胺樣作用。
    58  假煙葉樹組織培養(yǎng)的甾體皂甙元和甙生物堿的分離和鑒定
    蔣昱
    1982(2).
    [摘要](817) [HTML](0) [PDF 0.00 Byte](94)
    摘要:
    一些茄屬植物的組織培養(yǎng)可產(chǎn)生甾體皂甙元和甙生物堿。對假煙葉樹(Solanum verbascifolium Linn)葉、莖和果實的化學已進行過研究.本文報道假煙葉樹的組織培養(yǎng),以獲得合成甾體激素的重要資源——薯預皂甙元和茄解定.
    59  大林氏藻中的抗菌成分,Malyngolide的合成
    王永奇
    1982(2).
    [摘要](817) [HTML](0) [PDF 0.00 Byte](96)
    摘要:
    Cardellina J H等報道了產(chǎn)于淺水的海生藍藻大林氏藻(Lyngbya majuscula Gomont)的類脂提取物中的主要抗菌成分:Malyngolide的分離和鑒定,其結(jié)構(gòu)式為:
    60  海綿Phyllospongia foliascens中的消炎劑Folispongin
    王永奇
    1982(2).
    [摘要](955) [HTML](0) [PDF 0.00 Byte](115)
    摘要:
    在對海洋天然產(chǎn)物生物活性物質(zhì)的繼繼研究中作者研究了采集于沖繩島的海綿P.foliascens(Pallas)的化學成分,從中分離到一種新的具有抗炎作用的化合物,命名為Foliaspongin. 從新鮮海綿(28公斤)的甲醇提取物中得到乙

    當期目錄


    年第卷第

    文章目錄

    過刊瀏覽

    年份

    刊期

    瀏覽排行

    引用排行

    下載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