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后少妇被疯狂内射视频,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一,在线天堂新版资源www在线下载,中文字幕乱人伦高清视频,中字幕视频在线永久在线观看免费

2017年第32卷第6期文章目次

  • 顯示方式:
  • 簡潔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封面
    2017, 32(6):0-0.
    [摘要](452) [HTML](0) [PDF 893.91 K](1547)
    摘要:
    2  目錄
    2017, 32(6):0-0.
    [摘要](547) [HTML](0) [PDF 439.73 K](1905)
    摘要:
    3  注射用復方骨肽的藥效學及其作用機制研究
    姜溪 陳芙蓉 任雷鳴 只德廣 岳南
    2017, 32(6):961-96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17.06.001
    [摘要](1266) [HTML](0) [PDF 742.86 K](2429)
    摘要:
    目的 采用多種實驗模型評價注射用復方骨肽的藥效學,并探討其作用機制。方法 采用實驗性大鼠脛骨骨折模型觀察注射用復方骨肽的治療作用;采用小鼠扭體及福爾馬林痛模型觀察注射用復方骨肽的鎮(zhèn)痛作用;采用大鼠足腫和小鼠耳腫模型觀察注射用復方骨肽的抗炎作用。結果 與模型組比較,給藥2周,注射用復方骨肽15、45 mg/kg組血清轉化生長因子β1(TGF-β1)、骨形成蛋白(BMPs)水平明顯升高;給藥3周骨折程度明顯減輕,愈合率明顯升高(P< 0.05、0.01)。與對照組比較,注射用復方骨肽30、90 mg/kg組明顯減少扭體次數(shù)(P< 0.05、0.01);注射用復方骨肽90 mg/kg明顯減少舔足時間。與模型組比較,注射用復方骨肽15、45 mg/kg組明顯減輕角叉菜膠引起的大鼠足腫脹。與對照組比較,注射用復方骨肽90 mg/kg明顯減輕二甲苯引起的耳腫脹。結論 注射用復方骨肽具有明顯的鎮(zhèn)痛、消炎作用,對實驗性骨折有明顯的治療作用,作用機制可能是促進生長因子TGF-β1、BMPs的合成,加快骨折愈合。
    4  組蛋白去乙?;敢种苿┑暮铣杉捌潴w外抗腫瘤研究
    陳善龍 譚娟
    2017, 32(6):967-974.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17.06.002
    [摘要](1121) [HTML](0) [PDF 765.34 K](2189)
    摘要:
    目的 設計并合成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劑(HDACi),并對其組蛋白去乙?;福℉DACs)抑制活性和體外抗腫瘤活性進行研究。方法 N-Boc-對苯二胺和辛二酸酐為起始原料,反應制得7-(N-Boc-氨基)苯胺甲?;?,再通過胺醛縮合反應合成HDACi;并采用HDACs試劑盒和CCK-8試劑盒測試所合成目標化合物抑制HDACs的活性和抗腫瘤活性。結果 合成了26個新化合物,其結構均經(jīng)過核磁共振氫譜和質譜進行了確證。初步的生物活性測試結果表明,所合成的目標化合物對HDACs的抑制活性均強于陽性藥物伏立諾他,并對MCF-7、PC-3、HepG2、MGC-803和KB 5種腫瘤細胞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其中希夫堿含有吸電子基的化合物對HDACs的抑制活性以及抗腫瘤活性強于其他衍生物。尤其是4-氰基化合物11c對HDACs展現(xiàn)出了最強的抑制活性,是陽性藥伏立諾他的58倍;同時,化合物11c對腫瘤細胞MCF-7、PC3、MGC-803和HepG2展現(xiàn)出了最強的抗腫瘤活性,其抗胃癌MGC-803甚至是陽性藥物伏立諾他的7.2倍。結論 希夫堿是一類重要的抗腫瘤藥效團,能夠提高HDACi的抗腫瘤活性,為今后發(fā)展新型、高效的HDACi提供了新的思路。
    5  腎康注射液中化學成分的UPLC-Q-TOF-MS分析
    劉芳 郭絲影 柴士偉 瞿晶田 李宇
    2017, 32(6):975-977.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17.06.003
    [摘要](739) [HTML](0) [PDF 692.48 K](2315)
    摘要:
    目的 建立腎康注射液中的化學成分的超高效液相色譜儀聯(lián)用四級桿串聯(lián)飛行時間質譜儀(UPLC-Q-TOF-MS)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Waters Acquity HSS T3色譜柱(100 mm×2.1 mm,1.8 μm),流動相為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脫;體積流量為0.4 mL/min;柱溫為40.0 ℃;進樣量為2.00 μL。質譜檢測采用正、負離子模式,電壓分別為3.0、2.9 kV;離子源溫度120 ℃;脫溶劑氣體溫度450 ℃;脫溶劑氣體體積流量900 L/h。結果 鑒定出了腎康注射液中10個化合物,分別為沒食子酸、蘆薈大黃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丹參素、原兒茶醛、苯乙醛、蘆薈大黃素、毛蕊異黃酮、云杉鞣酚-3'-O-葡萄糖苷、白藜蘆醇-4'-O-葡萄糖苷、大黃素,并結合文獻報道對其藥材來源進行了歸屬。結論 建立了一種簡單、快速、高效的UPLC/Q-TOF-MS方法對腎康注射液中化學成分進行了鑒定,為闡明腎康注射液的物質基礎提供了參考。
    6  穿心蓮內(nèi)酯對脂多糖誘導RAW264.7細胞炎癥反應的抑制作用
    蘇楠 馬學琴
    2017, 32(6):978-982.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17.06.004
    [摘要](1222) [HTML](0) [PDF 844.80 K](2546)
    摘要:
    目的 探討穿心蓮內(nèi)酯對脂多糖誘導RAW264.7細胞炎癥反應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機制。方法 采用噻唑藍比色(MTT)法分析穿心蓮內(nèi)酯對RAW264.7細胞活力的影響。通過脂多糖處理RAW264.7細胞24 h建立細胞炎癥模型,造模前1 h用穿心蓮內(nèi)酯2.5、5、10、20 μmol/L預處理。熒光定量PCR法檢測RAW264.7細胞內(nèi)相關抗氧化應激酶基因和iNOS水平。穿心蓮內(nèi)酯單獨處理RAW264.7細胞24 h,Western blotting法檢測Keap1/Nrf2/HO-1信號通路相關蛋白和Keap1、Nrf2、HO-1蛋白水平。免疫熒光檢測轉錄因子Nrf2在胞質及核內(nèi)的分布情況。結果 與對照組比較,穿心蓮內(nèi)酯劑量相關性地抑制RAW264.7細胞活力,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0.01、0.001)。穿心蓮內(nèi)酯顯著抑制脂多糖誘導RAW264.7細胞的iNOS水平(P< 0.001),增加相關抗氧化酶基因HO-1、NQO1 mRNA水平。穿心蓮內(nèi)酯抑制Keap1表達,增加Nrf2和HO-1蛋白水平的表達。結論 穿心蓮內(nèi)酯可抑制脂多糖誘導的炎癥反應,其作用機制可能與激活Keap1/Nrf2/HO-1信號通路從而調控抗氧化酶HO-1、NQO1 mRNA表達水平相關。
    7  槲皮素對人胃癌MKN45細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付麗娜 劉維紅 徐愛軍 宋麗杰
    2017, 32(6):983-98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17.06.005
    [摘要](977) [HTML](0) [PDF 750.07 K](2691)
    摘要:
    目的 探討槲皮素對人胃癌MKN45細胞凋亡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方法 取對數(shù)生長期的MKN45細胞分為對照組和20、40、80 μmol/L槲皮素組。應用MTT比色法測定細胞活性,Hoechst染色、流式細胞技術檢測細胞凋亡,比色法檢測凋亡相關因子Caspase-3、Caspase-9表達。結果 槲皮素能顯著抑制MKN45細胞增殖,促進細胞凋亡,升高Caspase-3、Caspase-9基因表達水平。結論 槲皮素可通過增強Caspase-3、Caspase-9基因表達誘導人胃癌MKN45細胞凋亡。
    8  右美托咪定復合依托咪酯對老年大鼠肝部分切除誘導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的改善作用
    李琳 韓繼成 楊旭芳 趙琳琳 林禮強 王鵬宇 李藝明 劉琳琳
    2017, 32(6):987-992.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17.06.006
    [摘要](1783) [HTML](0) [PDF 716.38 K](2317)
    摘要:
    目的 探究右美托咪定復合依托咪酯對全麻老年大鼠肝部分切除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的改善作用。方法 雄性大鼠隨機分為對照組、模型組、右美托咪定組、依托咪酯組、右美托咪定復合依托咪酯組,每組12只。2%異氟烷麻醉后,行氣管插管機械通氣,持續(xù)吸入1.5%異氟烷。右美托咪定組麻醉誘導給予6 μg/kg右美托咪定10 min靜注完畢,依托咪酯組麻醉誘導給予1.20 mg/kg依托咪酯靜注,依托咪酯復合右美托咪定組麻醉誘導靜注1.20 mg/kg依托咪酯和6 μg/kg右美托咪定(10 min靜注完畢),模型組全麻氣管插管不給予任何靜脈麻醉藥物,對照組不給予任何處理。實驗組和模型組分別在全麻氣管插管藥物誘導后行肝部分切除術,造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的模型,對照組不予任何處理。術前1 d、術后1~5 d進行Morris水迷宮實驗,術后第6天進行空間探索測試記憶能力。取術前1 d、術后1、3、5 d大鼠尾靜脈血樣,采用酶聯(lián)免疫測定IL-6水平。結果 與模型組比較,右美托咪定組、依托咪酯組、依托咪酯復合右美托咪定組的潛伏期顯著縮短(P< 0.05);與模型組比較,右美托咪定組、依托咪酯復合右美托咪定組穿越平臺次數(shù)顯著增加(P< 0.01),目標象限停留時間比顯著增加(P< 0.01),IL-6水平顯著降低(P< 0.05)。結論 右美托咪定復合依托咪酯可降低老年大鼠肝部分切除術后炎癥因子水平,改善其術后認知功能。
    9  HPLC法測定參芪消渴顆粒中尿囊素、24-乙酰澤瀉醇A、23-乙酰澤瀉醇B、茯苓酸和毛蕊異黃酮葡萄糖苷
    郭海霞 楊麗霞
    2017, 32(6):993-99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17.06.007
    [摘要](932) [HTML](0) [PDF 716.18 K](2036)
    摘要:
    目的 建立參芪消渴顆粒中尿囊素、24-乙酰澤瀉醇A、23-乙酰澤瀉醇B、茯苓酸和毛蕊異黃酮葡萄糖苷同時測定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使用依利特Hypersil ODS 2色譜柱(250 mm×4.6 mm,5 μm);流動相: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脫;測定波長:0~14 min在224 nm波長下尿囊,14~20 min在208 nm波長下檢測24-乙酰澤瀉醇A、23-乙酰澤瀉醇B,20~26 min在210 nm波長下檢測茯苓酸,26~36 min在260 nm波長下檢測毛蕊異黃酮葡萄糖苷;體積流量:0.9 mL/min;柱溫:30 ℃;進樣量:10 μL。結果 5個成分的線性范圍分別為9.43~188.60 μg/mL(r=0.999 4),3.75~75.00 μg/mL(r=0.999 7),4.06~81.20 μg/mL(r =0.999 9),4.82~96.40 μg/mL(r=0.999 5),3.79~75.80 μg/mL(r=0.999 8)。平均回收率分別為97.99%、99.34%、98.20%、96.57%、98.98%,RSD值分別為0.62%、1.14%、1.28%、0.79%、0.93%。結論 所建方法簡便、可靠、準確度高,可有效地控制參芪消渴顆粒的質量。
    10  消栓通絡膠囊聯(lián)合丹參川芎嗪注射液治療腦梗死恢復期的療效觀察
    陳付艷 冀健民
    2017, 32(6):997-1001.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17.06.008
    [摘要](910) [HTML](0) [PDF 719.27 K](2174)
    摘要:
    目的 探究消栓通絡膠囊聯(lián)合丹參川芎嗪注射液治療腦梗死恢復期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天津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就診并接受治療的腦梗死患者95例,隨機分為對照組(47例)與治療組(48例)。對照組靜脈滴注丹參川芎嗪注射液,10 mL加入生理鹽水250 mL,1次/d。治療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口服消栓通絡膠囊,6粒/次,3次/d。兩組患者連續(xù)治療2周。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療效、NIHSS與ADL評分、血脂水平、血液流變學指標差異。結果 治療后,對照組和治療組總有效率分別為78.72%和91.67%,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患者NIHSS評分顯著下降、ADL評分顯著升高,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且治療組NIHSS與ADL評分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 0.05)。治療后,兩組患者三酰甘油(TG)和總膽固醇(TC)水平均顯著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升高,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且治療后治療組患者血脂水平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 0.05)。治療后,治療組患者全血黏度、紅細胞積壓、血漿黏度比治療前均顯著下降(P< 0.05),且治療后治療組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結論 消栓通絡膠囊聯(lián)合丹參川芎嗪注射液能改善恢復期腦梗死患者血脂水平,降低血液黏度,減少神經(jīng)功能缺損,具有一定的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11  依達拉奉聯(lián)合卡馬西平治療腦梗死后繼發(fā)性癲癇的臨床研究
    蔡來新 李育新 牟曉莉
    2017, 32(6):1002-1004.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17.06.009
    [摘要](854) [HTML](0) [PDF 710.63 K](1984)
    摘要:
    目的 探討依達拉奉聯(lián)合卡馬西平治療腦梗死后繼發(fā)性癲癇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5年2月—2016年10月在海南省第二人民醫(yī)院接受治療的腦梗死后繼發(fā)性癲癇患者40例,根據(jù)治療方法的差別分為對照組(20例)和治療組(20例)。對照組患者口服卡馬西平片,0.2 g/次,2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靜脈滴注依達拉奉注射液,30 mg加入生理鹽水100 mL中,2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4周。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療效、癇樣放電、累及導聯(lián)數(shù)和癲癇發(fā)作頻率變化。結果 治療后,對照組和治療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70.00%、85.71%,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癇樣放電、累及導聯(lián)數(shù)和癲癇發(fā)作頻率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且治療組上述觀察指標比對照組更低,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結論 依達拉奉聯(lián)合卡馬西平治療腦梗死后繼發(fā)性癲癇的臨床效果顯著,可有效控制癲癇發(fā)作及降低血清細胞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12  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治療血管性癡呆的療效觀察
    尚芙蓉 詹燕
    2017, 32(6):1005-1008.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17.06.010
    [摘要](855) [HTML](0) [PDF 702.89 K](2260)
    摘要:
    目的 探討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治療血管性癡呆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擇2014年1月—2016年12月襄陽市中心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收治的血管性癡呆患者100例,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腦循環(huán)、降脂穩(wěn)定斑塊、神經(jīng)保護、調控血壓血糖等對癥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靜脈滴注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25 mg/次,2次/d,滴注時間≥50 min,用藥時間間隔≥6 h。兩組均連續(xù)治療28 d。觀察兩組的臨床療效,比較兩組的簡易精神狀況檢查量表(MMSE)、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波士頓診斷性失語癥檢查(BDAE)評分情況。結果 治療后,對照組和治療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74.0%、92.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28 d后,兩組MMSE、MoCA、ADL和BDAE評分均顯著升高,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且治療組這些觀察指標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結論 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治療血管性癡呆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可顯著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促進語言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復,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安全性較好,具有一定的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13  心脈隆注射液聯(lián)合地高辛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研究
    葉科峰 張偉 范萍 華翠娥 夏泉 張立琨 王達理
    2017, 32(6):1009-1012.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17.06.011
    [摘要](799) [HTML](0) [PDF 719.81 K](1996)
    摘要:
    目的 探討心脈隆注射液聯(lián)合地高辛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五四醫(yī)院進行治療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88例,隨機分成對照組(44例)和治療組(44例)。對照組口服地高辛片,0.25 mg/次,1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靜脈滴注心脈隆注射液,4 mL加入生理鹽水100 mL中,2次/d。兩組均連續(xù)治療2周。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療效、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NYHA)分級、心功能和血清學指標變化。結果 治療后,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9.55%,顯著低于治療組的95.45%,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對照組NYHA分級的Ⅰ級例數(shù)顯著低于治療組,且Ⅳ級患者顯著高于治療組,兩組患者NYHA分級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左心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LVEDD)、左心室收縮末期容積(LVESV)和左心室收縮末期內(nèi)徑(LVESD)水平顯著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E)和心指數(shù)(CI)指標明顯升高,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且治療組患者心功能指標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兩組血清N末端心房利鈉肽(NT-proBNP)和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均顯著降低,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VEGF)顯著升高,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且治療組患者血清學指標改善更顯著,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結論 心脈隆注射液聯(lián)合地高辛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可明顯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機體炎癥反應,具有一定的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14  芪藶強心膠囊聯(lián)合吲達帕胺治療高血壓心力衰竭的臨床研究
    胡運勤 李麗娜
    2017, 32(6):1013-101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17.06.012
    [摘要](1278) [HTML](0) [PDF 715.21 K](2000)
    摘要:
    目的 探討芪藶強心膠囊聯(lián)合吲達帕胺治療高血壓心力衰竭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桐柏縣中醫(yī)院進行治療的88例高血壓心力衰竭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44例)和治療組(44例);對照組口服吲達帕胺片,2.5 mg/次,1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口服芪藶強心膠囊,4粒/次,3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8周。治療后,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同時比較治療前后兩組心功能和6 min步行試驗(6WMT)、血清學指標及不良反應。結果 治療后,對照組和治療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79.55%、95.4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左心室收縮末期內(nèi)徑(LVDS)、左心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LVEDD)均顯著降低,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6WMT均明顯增加,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且治療組上述觀察指標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hs-CRP、β-EP、NT-proBNP和CT-1水平均顯著降低,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且治療組上述指標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兩組均無明顯不良反應發(fā)生。結論 芪藶強心膠囊聯(lián)合吲達帕胺治療高血壓心力衰竭療效顯著,有利于患者心功能及機體細胞因子的改善,具有一定的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15  左西孟旦聯(lián)合單硝酸異山梨酯治療頑固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研究
    王麗輝 孫治霞 郭艷青
    2017, 32(6):1017-1020.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17.06.013
    [摘要](1295) [HTML](0) [PDF 719.48 K](2171)
    摘要:
    目的 探討左西孟旦聯(lián)合單硝酸異山梨酯治療頑固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在河南省中醫(yī)院接受治療的頑固性心力衰竭患者78例,根據(jù)治療方案的不同分為對照組(39例)和治療組(39例)。對照組靜脈泵入單硝酸異山梨酯注射液,20 mg加入5%葡萄糖溶液50 mL中,1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靜脈泵入左西孟旦注射液,初始負荷劑量為12 μg/kg,持續(xù)時間> 10 min,然后以0.1 μg/(kg·min)維持。兩組患者均治療14 d。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療效、心功能指標和血清細胞因子水平。結果 治療后,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4.10%,顯著低于治療組的87.18%,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和心臟指數(shù)(CI)顯著升高,左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LVEDD)明顯降低,同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且治療組心功能指標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N-末端B型利鈉肽前體(NT-proBNP)、超敏C反應蛋白(hs-CRP)、白細胞介素-6(IL-6)和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治療前,同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且治療組患者細胞因子水平比對照組降低的更顯著,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結論 左西孟旦聯(lián)合單硝酸異山梨酯治療頑固性心力衰竭的臨床效果明顯,可明顯改善患者心功能和機體細胞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16  重組人腦利鈉肽聯(lián)合艾司洛爾治療缺血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研究
    宋貴峰
    2017, 32(6):1021-1024.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17.06.014
    [摘要](637) [HTML](0) [PDF 720.29 K](1725)
    摘要:
    目的 探討重組人腦利鈉肽聯(lián)合艾司洛爾治療缺血性心力衰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選取平煤神馬醫(yī)療集團總醫(yī)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24例,隨機分成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62例。對照組患者靜脈注射鹽酸艾司洛爾注射液,首劑量為0.5 mg/kg,然后持續(xù)靜脈泵入,速率為0.05 mg/(kg·min),根據(jù)患者血壓、心率調整劑量,待臨床癥狀緩解后停止給藥。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靜脈注射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首劑量為1.5 μg/kg,然后持續(xù)靜脈泵入,速率為7.5 ng/(kg·min),持續(xù)48 h。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7 d。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療效、超聲心動圖、心功能預后和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 治療后,對照組和治療組總有效率分別為72.58%、91.94%,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患者左心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LVEDD)、左心室收縮末期內(nèi)徑(LVESD)和左心房舒張期內(nèi)徑(LADD)顯著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E)明顯升高,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且治療組患者上述指標改善情況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患者N末端心房利鈉肽(NT-proBNP)和內(nèi)皮素-1(ET-1)均明顯下降(P< 0.05);且治療組NT-proBNP和ET-1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 0.05)。結論 重組人腦利鈉肽聯(lián)合艾司洛爾治療缺血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療效顯著優(yōu)于單用艾司洛爾治療,且安全性較高,具有一定的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17  比索洛爾聯(lián)合丹參酮ⅡA磺酸鈉注射液治療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的臨床研究
    邵峰 辜裕光 吳華雄
    2017, 32(6):1025-1028.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17.06.015
    [摘要](543) [HTML](0) [PDF 714.76 K](1853)
    摘要:
    目的 探討富馬酸比索洛爾片聯(lián)合丹參酮ⅡA磺酸鈉注射液治療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接受治療的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84例,采用計算機隨機分組法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42例。對照組靜脈滴注丹參酮ⅡA磺酸鈉注射液,80 mg加入到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中,1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富馬酸比索洛爾片,5 mg/次,1次/d。兩組患者均治療14 d。觀察兩組的臨床療效,比較兩組的心電圖改善和血清細胞因子情況。結果 治療后,對照組和治療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70.95%、95.24%,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對照組和治療組的心電圖改善率分別為83.33%、97.26%,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血清白細胞介素-6(IL-6)、可溶性CD40配體(sCD40L)、妊娠相關血漿蛋白A(PAPP-A)和心肌肌鈣蛋白I(CTnI)水平均顯著下降,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且治療組這些觀察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結論 富馬酸比索洛爾片聯(lián)合丹參酮ⅡA磺酸鈉注射液治療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可明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降低血清細胞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18  左西孟旦治療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的臨床研究
    國強華 宋維鵬 崔蕊 張書浩 劉麗
    2017, 32(6):1029-1033.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17.06.016
    [摘要](548) [HTML](0) [PDF 738.65 K](2119)
    摘要:
    目的 探討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療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在秦皇島市第一醫(yī)院心血管內(nèi)科治療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患者60例,按照數(shù)字隨機法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30例。對照組靜脈泵注鹽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初始劑量2 μg/(kg·min),1 h后增至4 μg/(kg·min),持續(xù)給藥24 h。治療組靜脈泵注左西孟旦注射液,初始劑量12 μg/(kg·min),1 h后劑量調整為0.5 μg/(kg·min),持續(xù)給藥24 h。兩組患者均治療7 d。觀察兩組的臨床療效,比較兩組的心功能、高敏C反應蛋白(hs-CRP)、白細胞介素-8(IL-8)、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和N-末端腦鈉肽前體(NT-proBNP),以及胸痛發(fā)作12、36 h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鈣蛋白I(cTNI)的情況。結果 治療后,對照組和治療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73.33%、93.3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左室收縮末期內(nèi)徑(LVESD)和左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LVEDD)均顯著降低,而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均顯著升高,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且治療組這些觀察指標的改善程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hs-CRP、IL-8、TNF-α和NT-proBNP水平均顯著降低,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且治療組這些觀察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胸痛發(fā)作36 h,兩組CK-MB和cTNI均顯著低于胸痛發(fā)作12 h,同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且治療組這些觀察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結論 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療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能改善心功能,調節(jié)hs-CRP、IL-8、TNF-α和NT-proBNP水平,具有一定的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19  參附注射液改善膿毒癥休克的療效觀察
    張詩元
    2017, 32(6):1034-1038.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17.06.017
    [摘要](710) [HTML](0) [PDF 723.46 K](1696)
    摘要:
    目的 觀察參附注射液改善膿毒癥休克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4年10月—2016年3月天津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收治的膿毒癥休克患者71例,所有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35例)和治療組(36例)。對照組給予積極維持循環(huán)、機械通氣、控制血糖、鎮(zhèn)靜等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靜脈滴注參附注射液,100 mL加入5%葡萄糖250 mL中,1次/d。兩組均治療7 d。觀察并比較兩組的中心靜脈血氧飽和度(ScVO2)、乳酸(Lac)、24 h乳酸清除率、氧輸送量(DO2)、氧消耗量(VO2)、氧攝取率(O2ER%),序貫器官衰竭估計(SOFA)評分、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狀況評分系統(tǒng)Ⅱ(APACHEⅡ)評分、重癥監(jiān)護室(ICU)住院時間和28 d死亡率。結果 治療后,兩組ScVO2和Lac均顯著下降,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且治療組這些觀察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治療組24 h乳酸清除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DO2水平均明顯上升,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而VO2和O2ER%改善不明顯;且治療組DO2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兩組SOFA評分和APACHEⅡ評分均明顯降低(P< 0.05),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且治療組這些觀察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對照組和治療組ICU住院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對照組和治療組死亡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參附注射液可改善膿毒癥休克治療,增加氧輸送量,改善組織灌注狀態(tài),降低SOFA評分和APACHEⅡ評分,具有一定的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20  喜炎平注射液聯(lián)合磷酸肌酸鈉治療小兒病毒性心肌炎的臨床研究
    王翠紅
    2017, 32(6):1039-1042.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17.06.018
    [摘要](1002) [HTML](0) [PDF 714.22 K](1958)
    摘要:
    目的 討論喜炎平注射液聯(lián)合注射用磷酸肌酸鈉治療小兒病毒性心肌炎的療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選取天津市泰達醫(yī)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兒78例,隨機分為對照組(36例)和治療組(42例)。對照組靜脈滴注注射用磷酸肌酸鈉,1 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中后30~45 min給藥,1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靜脈滴注喜炎平注射液,5~10 mg/kg(0.2~0.4 mL/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鈉注射液100~250 mL中,1次/d。兩組患兒均連續(xù)給藥14 d。觀察兩組的臨床療效,比較治療前后兩組心肌學指標和心肌鈣蛋白(cTnI)改善情況。結果 治療后,對照組、治療組總有效率分別為83.3%、96.6%,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乳酸脫氫酶(LDH)、心肌鈣蛋白(cTnI)水平均顯著降低,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且治療組各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過程中治療組和對照組患者均未出現(xiàn)明顯的不良反應。結論 喜炎平注射液聯(lián)合磷酸肌酸鈉注射液治療小兒病毒性心肌炎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能夠明顯改善心肌學指標和心肌鈣蛋白,具有一定的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21  白芍總苷膠囊聯(lián)合依那西普治療幼年特發(fā)性關節(jié)炎的臨床研究
    厲洪江 劉翠華 田明 吳麗娟 張書鋒 曹廣海 張雪麗
    2017, 32(6):1043-1047.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17.06.019
    [摘要](687) [HTML](0) [PDF 720.60 K](2089)
    摘要:
    目的 觀察白芍總苷膠囊聯(lián)合依那西普治療幼年特發(fā)性關節(jié)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2013年7月—2016年6月鄭州兒童醫(yī)院收治的56例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28例。兩組患兒均給予常規(guī)治療,對照組皮下注射注射用依那西普,每次0.4 mg/kg,2次/周;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口服白芍總苷膠囊,30 mg/(kg·d),3次/d。兩組患兒均治療12周。治療后,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同時比較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臨床癥狀、血液指標、炎癥因子水平及不良反應情況。結果 治療后,對照組和治療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71.43%、85.71%,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患者晨僵時間、關節(jié)壓痛數(shù)、關節(jié)壓痛指數(shù)、關節(jié)腫脹數(shù)和關節(jié)腫脹指數(shù)均顯著降低,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且治療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情況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兩組患者血沉、C反應蛋白、類風濕因子水平均顯著降低,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且治療組患者上述血液指標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TNF-α、IL-1和IL-17水平均顯著下降,同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且治療組患兒TNF-α、IL-1和IL-17水平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兩組均無明顯不良反應發(fā)生。結論 白芍總苷膠囊聯(lián)合依那西普治療幼年特發(fā)性關節(jié)炎療效確切,臨床癥狀改善明顯,血液指標及炎癥因子降低明顯,不良反應較輕,具有一定的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22  左歸丸聯(lián)合阿侖膦酸鈉治療絕經(jīng)后骨質疏松癥的臨床研究
    魏圣青
    2017, 32(6):1048-1051.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17.06.020
    [摘要](617) [HTML](0) [PDF 719.24 K](1699)
    摘要:
    目的 觀察左歸丸聯(lián)合阿侖膦酸鈉治療絕經(jīng)后骨質疏松癥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武漢市中醫(yī)醫(yī)院確診的絕經(jīng)后骨質疏松癥患者152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76例。對照組患者于早餐前30 min涼開水口服阿侖膦酸鈉腸溶片,1片/次,1次/d;治療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口服左歸丸,9 g/次,2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3個月。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療效、骨密度變化,以及血清堿性磷酸酶(ALP)、骨鈣素(BGP)和1,25-(OH)2D3水平。結果 治療后,對照組和治療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76.32%和92.11%,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腰L2~L4、雙髖、右側股骨頸的骨密度均較治療前顯著升高,同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且治療組患者骨密度指標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患者ALP、1,25-(OH)2D3均顯著升高,BGP顯著降低,同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且治療組ALP、1,25-(OH)2D3和BGP水平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結論 左歸丸聯(lián)合阿侖膦酸鈉治療絕經(jīng)后骨質疏松患者比單用阿侖膦酸鈉治療的臨床效果優(yōu)勢明顯,且不良反應較輕,具有一定的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23  锝[99Tc]亞甲基二膦酸鹽注射液聯(lián)合依那西普治療類風濕關節(jié)炎的臨床研究
    王曉寒
    2017, 32(6):1052-105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17.06.021
    [摘要](726) [HTML](0) [PDF 723.24 K](2482)
    摘要:
    目的 探討锝[99Tc]亞甲基二膦酸鹽注射液聯(lián)合注射用依那西普治療類風濕關節(jié)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5年8月—2016年11月濮陽市安陽地區(qū)醫(yī)院收治的類風濕關節(jié)炎患者92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46例。對照組皮下注射注射用依那西普,25 mg/次,2次/周。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靜脈滴注锝[99Tc]亞甲基二膦酸鹽注射液。將A劑與B劑充分混勻后,室溫下靜置5 min,然后加入250 mL生理鹽水,1次/d,10 d為1個療程,療程之間間歇20 d。兩組患者共治療3個療程。觀察兩組的臨床療效,比較兩組治療前后兩組的臨床癥狀、炎癥因子水平和骨代謝指標。結果 治療后,對照組和治療組總有效率分別為71.74%、91.30%,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腫脹關節(jié)數(shù)、壓痛關節(jié)數(shù)、晨僵時間、疾病活動度(DAS28)評分均明顯降低,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且治療組這些觀察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超敏C反應蛋白(hs-CRP)、血沉(ESR)、白介素1β(IL-1β)、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顯降低,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且治療組這些觀察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骨堿性磷酸酶(B-ALP)明顯升高,I型膠原氨基末端肽(NTX-I)明顯降低,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且治療組骨密度(BMD)、B-ALP、NTX-I的改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結論 锝[99Tc]亞甲基二膦酸鹽注射液聯(lián)合注射用依那西普治療類風濕關節(jié)炎的療效確切,能顯著減輕患者炎癥反應,改善骨代謝水平,具有一定的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24  血必凈注射液聯(lián)合氯解磷定注射液治療有機磷農(nóng)藥中毒的臨床研究
    張秋峰
    2017, 32(6):1057-1060.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17.06.022
    [摘要](1349) [HTML](0) [PDF 715.61 K](1953)
    摘要:
    目的 探討血必凈注射液聯(lián)合氯解磷定注射液治療有機磷農(nóng)藥中毒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2年3月—2016年3月商丘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收治的有機磷農(nóng)藥中毒患者82例,根據(jù)治療方案的不同分為對照組(36例)和治療組(46例)。對照組足量應用氯解磷定注射液,用藥間隔時間為2~4 h,在膽堿酯酶活力≥60%正常值后停藥。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靜脈滴注血必凈注射液,50 mL加入生理鹽水100 mL,1 次/d。兩組患者均持續(xù)治療7 d。觀察記錄兩組患者存活情況、中間綜合征和膽堿酯酶恢復時間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鈣蛋白T(CTnT)變化。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死亡病例存活時間顯著長于對照組,住院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治療組中間綜合征發(fā)生率和膽堿酯酶恢復正常時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兩組患者CK-MB和CTnT均顯著降低,同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且治療組患者CK-MB和CTnT比對照組更低,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結論 血必凈注射液聯(lián)合氯解磷定注射液治療有機磷農(nóng)藥中毒可降低中間綜合征發(fā)生率和膽堿酯酶恢復正常時間,具有更好的心肌保護作用,具有一定的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25  黃葵膠囊聯(lián)合他克莫司和潑尼松治療特發(fā)性膜性腎病的療效觀察
    張連云 王樹龍 朱鐵錘
    2017, 32(6):1061-1064.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17.06.023
    [摘要](698) [HTML](0) [PDF 713.29 K](3043)
    摘要:
    目的 觀察黃葵膠囊聯(lián)合他克莫司和潑尼松治療特發(fā)性膜性腎病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擇新鄉(xiāng)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2015年3月—2016年12月就診的特發(fā)性膜性腎病患者86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43例。對照組患者餐前1 h口服他克莫司膠囊,0.05 mg/(kg·d),2次/d;同時口服醋酸潑尼松片,30 mg/d。治療后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口服黃葵膠囊,5粒/次,3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12周。治療后,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同時比較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觀察指標和不良反應情況。結果 治療后,對照組和治療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81.39%、95.35%,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和總膽固醇水平顯著降低,血清白蛋白明顯升高,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且治療組患者上述指標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黃葵膠囊聯(lián)合他克莫司和潑尼松治療特發(fā)性膜性腎病療效明顯,安全性較好,具有一定的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26  百令膠囊聯(lián)合他克莫司治療狼瘡性腎炎的臨床研究
    王曉陽 王廣潔 張曉雪 宮亞楠 李炎生 馬爽 肖靜 趙占正
    2017, 32(6):1065-1069.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17.06.024
    [摘要](777) [HTML](0) [PDF 737.73 K](2086)
    摘要:
    目的 探討百令膠囊聯(lián)合他克莫司治療狼瘡性腎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2014年9月—2016年2月收治的狼瘡性腎炎患者118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59例。對照組患者空腹口服他克莫司膠囊,初始劑量為0.1 mg/(kg·d),2次/d,治療3 d后維持血藥濃度5~15 μg/L。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口服百令膠囊,1 g/次,3次/d。兩組患者均持續(xù)治療12個月。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療效、SLEDAI評分、血尿指標和不良反應情況。結果 治療后,對照組和治療組總有效率分別為69.49%、88.14%,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6、12個月,兩組系統(tǒng)性狼瘡性疾病活動度(SLEDAI)評分均較同組治療前明顯降低(P< 0.05);且治療6、12個月治療組患者SLEDAI評分明顯低于同期對照組(P< 0.05)。治療6、12個月,兩組患者白蛋白(ALB)和補體C3均較治療前明顯升高(P< 0.05),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定量(TP/24 h)和尿紅細胞(RBC)水平比治療前顯著降低(P< 0.05);與治療6個月相比,治療12個月兩組患者ALB、C3、Scr、TP/24 h和RBC水平均明顯改善(P< 0.05);且治療6、12個月治療組患者ALB、TP/24 h和RBC水平明顯優(yōu)于同期對照組(P< 0.05);治療12個月后治療組患者血C3水平顯著高于同期對照組(P< 0.05)。治療期間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47.46%,顯著高于治療組的27.12%,兩組不良反應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結論 百令膠囊聯(lián)合他克莫司能有效提高狼瘡性腎炎的臨床治療效果,具有一定的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27  腎炎康復片聯(lián)合甘精胰島素治療糖尿病腎病的臨床研究
    佟芳 彭娜
    2017, 32(6):1070-1073.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17.06.025
    [摘要](700) [HTML](0) [PDF 716.40 K](1935)
    摘要:
    目的 探討腎炎康復片聯(lián)合甘精胰島素注射液治療糖尿病腎病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5年3月—2016年9月宜昌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收治的糖尿病腎病患者74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37例。對照組每晚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島素注射液,初始劑量8 IU,每3天調整1次,每次調整范圍在2~4 IU。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腎炎康復片,5片/次,3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12周。觀察兩組的臨床療效,比較兩組的血糖、腎功能、炎癥反應因子水平的變化。結果 治療后,對照組、治療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64.86%、89.19%,兩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肌酐(Scr)、24 h尿蛋白定量(Upro)、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均顯著降低,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且治療組Scr、Upro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C反應蛋白(CRP)、轉化生長因子(TGF-β1)均顯著降低,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且治療組各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結論 腎炎康復片聯(lián)合甘精胰島素注射液治療糖尿病腎病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能夠改善腎功能,減輕炎癥反應,具有一定的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28  寧泌泰膠囊聯(lián)合頭孢哌酮舒巴坦鈉治療急性腎盂腎炎的臨床研究
    王夢旻 江厚敏 陶智
    2017, 32(6):1074-1077.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17.06.026
    [摘要](615) [HTML](0) [PDF 716.16 K](1831)
    摘要:
    目的 探討寧泌泰膠囊聯(lián)合注射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治療急性腎盂腎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武漢市黃陂區(qū)人民醫(yī)院收治的急性腎盂腎炎患者84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42例。對照組靜脈滴注注射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1.5 g加入到生理鹽水100 mL中,2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寧泌泰膠囊,4粒/次,3次/d。兩組患者連續(xù)治療2周。觀察兩組的臨床療效,比較兩組的腎功能和腎間質纖維化情況。結果 治療后,對照組和治療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76.19%、92.86%,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和微量白蛋白(MAU)水平均顯著下降,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且治療組這些觀察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血清轉化生長因子β1(TGF-β1)和基質金屬蛋白酶抑制劑-1(TIMP-1)水平均顯著下降,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且治療組這些觀察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結論 寧泌泰膠囊聯(lián)合注射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能明顯改善患者腎功能,降低腎間質纖維化,具有一定的臨床推廣價值。
    29  抗婦炎膠囊聯(lián)合重組人干擾素α2a治療慢性宮頸炎的療效觀察
    劉芳 胡令軍
    2017, 32(6):1078-1080.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17.06.027
    [摘要](627) [HTML](0) [PDF 724.96 K](1935)
    摘要:
    目的 觀察抗婦炎膠囊聯(lián)合重組人干擾素α2a治療慢性宮頸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在武漢商職醫(yī)院就診的106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53例。對照組患者睡前陰道深部放置重組人干擾素α2a栓,1粒/次,隔日1次;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口服抗婦炎膠囊,3粒/次,3次/d。兩組均連續(xù)治療30 d。治療后,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同時比較治療前后兩組患者宮頸修復時間、臨床癥狀緩解時間以及不良反應情況。結果 治療后,對照組和治療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69.81%、88.68%,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治療組患者宮頸修復和臨床癥狀緩解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兩組均無明顯不良反應發(fā)生。結論 抗婦炎膠囊聯(lián)合重組人干擾素α2a臨床療效確切,組織修復快,不良反應較輕,具有一定的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30  黃藤素分散片聯(lián)合替硝唑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臨床研究
    薛麗霞
    2017, 32(6):1081-1084.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17.06.028
    [摘要](647) [HTML](0) [PDF 714.74 K](1894)
    摘要:
    目的 探討黃藤素分散片聯(lián)合替硝唑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三門峽市中心醫(yī)院進行治療的慢性盆腔炎患者92例,根據(jù)治療方案分為對照組(46例)和治療組(46例)。對照組靜脈滴注替硝唑氯化鈉注射液,1支/次,2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口服黃藤素分散片,4片/次,3次/d。兩組均連續(xù)治療2周。治療后,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同時比較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臨床癥狀評分、血清細胞因子水平及不良反應情況。結果 治療后,對照組和治療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80.43%、97.82%,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MCP-1)和可溶性細胞黏附因子-1(sICAM-1)水平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IL-4水平明顯增高,同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且治療組上述血清細胞因子水平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臨床癥狀評分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同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且治療組臨床癥狀評分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兩組均無明顯不良反應發(fā)生。結論 黃藤素分散片聯(lián)合替硝唑治療慢性盆腔炎效果顯著,可明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和細胞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31  右美托咪定與芬太尼復合丙泊酚用于無痛人流的麻醉效果比較研究
    張朝巍 王迎虎
    2017, 32(6):1085-1089.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17.06.029
    [摘要](755) [HTML](0) [PDF 719.68 K](1760)
    摘要:
    目的 比較鹽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與枸櫞酸芬太尼注射液復合丙泊酚注射液用于無痛人流的麻醉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12月—2016年6月在天津醫(yī)科大學總醫(yī)院濱海醫(yī)院進行無痛人流術的患者200例,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分為對照組(113例)和治療組(87例)。對照組靜脈泵注枸櫞酸芬太尼注射液,1 μg/kg稀釋至20 mL,泵注時間8 min。治療組靜脈泵注鹽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0.5 μg/kg稀釋至20 mL,泵注時間8 min。而后兩組以1 mL/6 s靜脈注射丙泊酚注射液。觀察兩組麻醉效果,比較兩組的手術時間、蘇醒時間、丙泊酚用量、心率(HR)、平均動脈壓(MAP)、血氧飽和度(SpO2)和不良反應。結果 治療后,對照組和治療組的麻醉的優(yōu)良率分別為74.34%、89.66%,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在術中,治療組丙泊酚用量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在注射丙泊酚后(T2)、擴宮時(T3)、刮宮時(T4)時,兩組HR和MAP水平明顯低于同組泵注右美托咪定或芬太尼后注射丙泊酚前(T1)時,同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且在T3、T4時,治療組這些觀察指標的下降程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對照組和治療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分別為32.74%、13.79%,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結論 鹽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復合丙泊酚注射液用于無痛人流的麻醉效果優(yōu)于枸櫞酸芬太尼注射液復合丙泊酚注射液,可減少丙泊酚用量,改善術中HR和MAP水平,安全性較好,具有一定的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32  孕康糖漿聯(lián)合地屈孕酮治療復發(fā)性流產(chǎn)的臨床研究
    許艷茹 王璐 段莉華 姚麗艷
    2017, 32(6):1090-1092.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17.06.030
    [摘要](696) [HTML](0) [PDF 710.94 K](1882)
    摘要:
    目的 探討孕康糖漿聯(lián)合地屈孕酮治療復發(fā)性流產(chǎn)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新疆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進行治療的復發(fā)性流產(chǎn)患者94例,根據(jù)治療方案的差別分為對照組(47例)和治療組(47例)。對照組患者口服地屈孕酮片,10 mg/次,2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口服孕康糖漿,20 mL/次,3次/d。兩組患者連續(xù)治療12周。比較兩組治療前后臨床療效和血清細胞因子水平差異。結果 治療后,對照組總有效率和妊娠成功率分別為80.85%和74.47%,均分別顯著低于治療組的95.74%和93.62%,兩組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VEGF)和干擾素-γ(IFN-γ)水平均顯著降低,而誘騙受體3(DcR3)和轉化生長因子-β1(TGF-β1)水平均明顯升高,同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且治療組上述血清細胞因子指標改善水平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結論 孕康糖漿聯(lián)合地屈孕酮治療復發(fā)性流產(chǎn)可有效提高妊娠率和改善機體細胞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33  前列舒通膠囊聯(lián)合愛普列特片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療效觀察
    滿延萍 何作瑜 李淦洪
    2017, 32(6):1093-109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17.06.031
    [摘要](1284) [HTML](0) [PDF 713.56 K](2343)
    摘要:
    目的 探討前列舒通膠囊聯(lián)合愛普列特片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遵義醫(yī)學院第五附屬(珠海)醫(yī)院進行治療的9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根據(jù)治療方案的差別分為對照組(45例)和治療組(45例)。對照組患者口服愛普列特片,5 mg/次,2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口服前列舒通膠囊,3粒/次,3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12周。治療后,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同時比較治療前后兩組患者IPSS和QOL評分、觀察指標及不良反應情況。結果 治療后,對照組和治療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80.00%、95.56%,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IPSS和QOL評分均明顯減低,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且治療組患者IPSS和QOL評分降低更明顯,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患者前列腺體積、殘余尿量均顯著減小,而最大尿流率明顯增加,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且治療組上述指標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前列舒通膠囊聯(lián)合愛普列特片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效果顯著,可明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及生活質量,具有一定的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34  金錢草顆粒聯(lián)合加替沙星治療尿路感染的療效觀察
    渠武帥
    2017, 32(6):1097-1100.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17.06.032
    [摘要](1127) [HTML](0) [PDF 694.31 K](2256)
    摘要:
    目的 觀察金錢草顆粒聯(lián)合加替沙星治療尿路感染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平頂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收治的尿路感染患者106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53例。對照組患者口服加替沙星片,0.4 g/次,1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口服金錢草顆粒,10 g/次,3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2周。治療后,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同時比較治療前后兩組患者尿細菌培養(yǎng)轉陰率、退熱時間、癥狀消失時間、尿檢白細胞轉陰時間以及不良反應情況。結果 治療后,對照組和治療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83.02%、96.23%,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對照組和治療組的尿細菌培養(yǎng)轉陰率分別為79.25%、94.34%,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治療組平均退熱時間、癥狀平均消失時間和尿檢白細胞轉陰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兩組不良反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金錢草顆粒聯(lián)合加替沙星治療尿路感染療效顯著,細菌清除較好,不良反應較少,具有一定的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35  人免疫球蛋白聯(lián)合更昔洛韋治療小兒腺病毒肺炎的臨床研究
    徐佳莉 王瑩 陳鵬
    2017, 32(6):1101-1104.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17.06.033
    [摘要](815) [HTML](0) [PDF 731.83 K](1942)
    摘要:
    目的 探討靜注人免疫球蛋白(pH 4)聯(lián)合注射用更昔洛韋治療小兒腺病毒肺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擇2014年6月—2016年12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武漢兒童醫(yī)院收治的腺病毒肺炎患兒90例,所有患兒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45例。對照組靜脈滴注注射用更昔洛韋,5 mg/kg,滴注時間> 1 h,2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靜脈滴注靜注人免疫球蛋白(pH 4),400 mg/kg,1次/d。兩組患兒均連續(xù)治療14 d。觀察兩組的臨床療效,比較兩組的臨床癥狀、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分泌型磷脂酶A2(sPLA2)、克拉拉細胞分泌蛋白(CCSP)和白細胞介素-1(IL-1)水平情況。結果 治療后,對照組和治療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71.11%、95.56%,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治療組退熱時間、咳嗽停止時間、咽痛消失時間、肺部濕啰音消失時間和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血清TNF-α、sPLA2、CCSP和IL-1水平均明顯降低,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且治療組這些觀察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結論 靜注人免疫球蛋白(pH 4)聯(lián)合注射用更昔洛韋治療小兒腺病毒肺炎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可改善臨床癥狀,降低TNF-α、sPLA2、CCSP和IL-1水平,具有一定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36  鼓室注射與靜脈滴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治療突發(fā)性耳聾的療效對比研究
    耿萍 陳亞權
    2017, 32(6):1105-1108.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17.06.034
    [摘要](699) [HTML](0) [PDF 715.56 K](2182)
    摘要:
    目的 探討鼓室注射與靜脈滴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治療突發(fā)性耳聾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如東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突發(fā)性耳聾患者86例,所有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43例,各43耳。對照組靜脈滴注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0.8 mg/kg加入到5%葡萄糖溶液250 mL中,1次/d,滴注時間> 30 min,連續(xù)用藥5 d后逐日遞減8 mg至第10天停藥。治療組鼓室注射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40 mg與稀釋液混合,1次/2 d,治療5次。觀察兩組的臨床療效,比較兩組的聽力平均閾值和并發(fā)癥療效。結果 治療后,對照組和治療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60.46%、83.72%,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0.25、0.5、1、2、4、8 kHz的聽力平均閾值均顯著降低,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且治療組這些觀察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對照組和治療組耳鳴有效率分別為58.62%、83.87%,耳悶有效率分別為52.63%、83.34%,眩暈有效率分別為61.11%、89.47%,兩組并發(fā)癥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結論 鼓室注射與靜脈滴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治療突發(fā)性耳聾具有較好的療效,鼓室注射給藥在提高聽力閾值、治療并發(fā)癥方面優(yōu)于靜脈滴注給藥,安全性好,具有一定的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37  大蒜素膠囊聯(lián)合康復新液治療復發(fā)性口腔潰瘍的臨床研究
    董華 張書宇 李月玲
    2017, 32(6):1109-1113.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17.06.035
    [摘要](1724) [HTML](0) [PDF 737.45 K](2521)
    摘要:
    目的 探討大蒜素膠囊聯(lián)合康復新液治療復發(fā)性口腔潰瘍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上海市嘉定區(qū)牙病防治所收治的復發(fā)性口腔潰瘍患者104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均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52例。對照組清水漱口后含漱康復新液,10 mL/次,30 min內(nèi)不進食和漱口,3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大蒜素膠囊,2粒/次,3次/d。兩組均治療3個月。觀察兩組的臨床療效,比較兩組的T淋巴細胞亞群、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6(IL-6)和視覺模擬量表(VAS)評分。結果 治療后,對照組和治療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76.92%、92.31%,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CD3+、CD4+和CD4+/CD8+水平均顯著升高,而CD8+水平均顯著下降,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且治療組這些觀察指標的改善程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唾液TNF-α和IL-6水平均顯著降低,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且治療組這些觀察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VAS評分均顯著降低,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且治療組VAS評分的下降程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結論 大蒜素膠囊聯(lián)合康復新液治療復發(fā)性口腔潰瘍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可改善臨床癥狀,提高機體免疫功能,降低炎性反應,具有一定的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38  腫節(jié)風注射液聯(lián)合阿帕替尼治療晚期胃癌的臨床研究
    宋朝陽
    2017, 32(6):1114-1117.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17.06.036
    [摘要](728) [HTML](0) [PDF 716.45 K](1823)
    摘要:
    目的 探討腫節(jié)風注射液聯(lián)合阿帕替尼治療晚期胃癌的臨床療效。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2年2月—2016年9月在安陽市第五人民醫(yī)院治療的46例晚期胃癌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jù)治療方案的差別分成對照組(23例)和治療組(23例)。對照組患者于術后餐后30 min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片,850 mg/次,1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靜脈滴注腫節(jié)風注射液,4 mL/次,1次/d。兩組患者均治療4周。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療效、生存質量和血清學指標改善情況。結果 治療后,對照組客觀緩解率(ORR)和臨床獲益率(CBR)分別為39.13%、47.83%,均顯著低于治療組的65.22%和78.26%,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對照組和治療組的生存質量改善率分別為69.57%和91.30%,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血管內(nèi)皮細胞生長因子(VEGF)、S100A4、基質金屬蛋白酶2(MMP-2)水平均顯著降低,而IL-12和γ-干擾素(IFN-γ)水平顯著升高,同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且治療組上述血清學指標變化水平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結論 腫節(jié)風注射液聯(lián)合阿帕替尼治療晚期胃癌的臨床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和提高機體免疫力,具有一定的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39  云芝菌膠囊聯(lián)合甘草酸二銨膠囊治療病毒性肝炎的療效觀察
    向秋
    2017, 32(6):1118-1121.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17.06.037
    [摘要](588) [HTML](0) [PDF 716.30 K](1911)
    摘要:
    目的 探討云芝菌膠囊聯(lián)合甘草酸二銨膠囊治療病毒性肝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恩施市中心醫(yī)院接受治療的病毒性肝炎患者86例,根據(jù)治療方案的差別分為對照組(43例)和治療組(43例)。對照組口服甘草酸二銨膠囊,3粒/次,3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云芝菌膠囊,3粒/次,3次/d。兩組患者均治療3個月。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療效、肝功能、生活質量評分和肝纖維化指標差異。結果 治療后,對照組和治療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81.40%、95.35%,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天門冬氨酸轉氨酶(AST)和總膽紅素(TBIL)水平顯著降低,凝血酶原活動度(PTA)水平顯著升高,同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且治療組上述肝功能指標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 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和物質生活評分均比同組治療前明顯升高(P< 0.05);且治療組生活質量評分升高的更顯著(P< 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透明質酸(HA)、層黏連蛋白(LN)、Ⅲ型前膠原肽(PC-III)和Ⅳ型膠原(IV-C)均比同組治療前明顯降低(P< 0.05);且治療組患者降低程度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 0.05)。結論 云芝菌膠囊聯(lián)合甘草酸二銨膠囊治療病毒性肝炎效果顯著,可明顯改善患者生活質量、肝功能及肝纖維化指標,具有一定的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40  膽舒膠囊聯(lián)合復方阿嗪米特腸溶片治療慢性膽囊炎的臨床研究
    吳浩 唐武 彭寶崗
    2017, 32(6):1122-1125.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17.06.038
    [摘要](1509) [HTML](0) [PDF 717.64 K](2371)
    摘要:
    目的 探討膽舒膠囊聯(lián)合復方阿嗪米特治療慢性膽囊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yī)院進行治療的90例慢性膽囊炎患者的臨床資料,所有患者應用隨機數(shù)字表隨機分為對照組(45例)和治療組(45例)。對照組口服復方阿嗪米特腸溶片,2片/次,3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口服膽舒膠囊,2粒/次,3次/d;兩組均連續(xù)治療4周。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同時比較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臨床癥狀積分、血清細胞因子水平變化。結果 治療后,對照組和治療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80.00%、95.56%,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兩組的臨床癥狀評分均顯著降低,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且治療組這些臨床癥狀積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兩組血清白細胞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β內(nèi)啡肽(β-EP)水平均顯著降低,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且治療組這些血清細胞因子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結論 膽舒膠囊聯(lián)合復方阿嗪米特腸溶片治療慢性膽囊炎不僅能夠顯著改善臨床癥狀,而且還可降低機體炎癥反應,具有一定的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41  潑尼松聯(lián)合普瑞巴林治療帶狀皰疹后神經(jīng)痛的療效觀察
    鄭新穎 吳怡峰
    2017, 32(6):1126-1130.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17.06.039
    [摘要](1976) [HTML](0) [PDF 720.20 K](2512)
    摘要:
    目的 探討潑尼松聯(lián)合普瑞巴林治療帶狀皰疹后神經(jīng)痛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上海市中醫(yī)醫(yī)院2011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86例帶狀皰疹后神經(jīng)痛患者,根據(jù)患者入院順序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43例。兩組患者口服普瑞巴林膠囊,起始劑量為75 mg/次,2次/d,服用2周后,疼痛緩解者繼續(xù)按照該劑量口服,未緩解者增加劑量至150 mg/次,2次/d,服用至第3周末仍未緩解者再增加劑量至300 mg/次,2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口服醋酸潑尼松片,10 mg/次,3次/d,兩組均連續(xù)治療15 d。治療后,觀察兩組的臨床療效,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的VAS評分、止痛起效時間與疼痛消失時間和24 h持續(xù)睡眠時間及其不良反應情況。結果 治療后,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86.05%,顯著低于治療組的97.67%,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1、2、4周后,兩組VAS評分均顯著降低,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且治療組VAS評分顯著低于同期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1、2、4周后,兩組24 h持續(xù)睡眠時間均顯著長于治療前,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且治療組24 h持續(xù)睡眠時間顯著長于同期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組止痛起效時間與疼痛消失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結論 潑尼松聯(lián)合普瑞巴林治療帶狀皰疹后神經(jīng)痛療效顯著,可有效減輕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睡眠狀況,且無明顯不良反應,具有一定的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42  2014—2016年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yī)院住院藥房麻醉藥品的使用情況分析
    郝言 劉澤 李毅 汪曉軍
    2017, 32(6):1131-1135.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17.06.040
    [摘要](659) [HTML](0) [PDF 647.99 K](1879)
    摘要:
    目的 分析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yī)院住院藥房麻醉藥品的使用情況,為麻醉藥品合理應用提供參考。方法 對2014—2016年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yī)院住院藥房麻醉藥品的種類、用量、用藥頻度(DDDs)和藥物利用指數(shù)(DUI)等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結果 2014—2016年,麻醉藥品的銷售總金額逐年上升。其中注射類銷售金額最多,且逐年上升,其次是口服類,銷售金額逐年降低。注射類中哌替啶注射液的用量最多,口服類中鹽酸羥考酮緩釋片使用量最多;芬太尼注射液和鹽酸羥考酮緩釋片的DDDs逐年下降,而瑞芬太尼注射液和舒芬太尼注射液的DDDs逐年上升;注射劑中DUI> 1的有芬太尼注射液、舒芬太尼注射液、瑞芬太尼注射液和哌替啶注射液;DUI< 1的有鹽酸嗎啡注射液、布桂嗪注射液和氯胺酮注射液。兩種芬太尼透皮貼劑的DUI均> 1。哌替啶注射液使用前3名的科室為介入一病房、介入二病房和中毒性肝病病房。介入一病房的鹽酸嗎啡注射液使用量連續(xù)3年逐年增加。結論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yī)院麻醉藥品的使用基本合理,基本符合癌癥三階梯止痛指導原則。
    43  2015年煤炭總醫(yī)院門診處方中妊娠及哺乳期婦女中成藥使用分析
    李怡文 孫靜波 張黎莉 李靜
    2017, 32(6):1136-1140.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17.06.041
    [摘要](1238) [HTML](0) [PDF 680.09 K](2286)
    摘要:
    目的 分析2015年煤炭總醫(yī)院門診處方中妊娠及哺乳期婦女中成藥的使用情況,為特殊人群合理使用中成藥提供依據(jù)。方法 從HIS系統(tǒng)提取相關數(shù)據(jù),分析2015年煤炭總醫(yī)院中成藥的銷售金額、品種、用藥頻度(DDDs)和日均費用(DDC)值;收集使用過的中成藥說明書,并對其中涉及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用藥內(nèi)容進行分析。結果 益氣維血顆粒的DDDs值排名第1位,DDC最低,五加生化膠囊的DDC最高;婦產(chǎn)科計生門診使用的中成藥品種數(shù)共計56種;妊娠期貧血、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見疾病;涉及妊娠期婦女慎用、忌用、禁用的品種占總數(shù)的比例分別為7.14%、5.36%、14.29%。用藥辨證不當、用法用量不當、療程不合理是不合理應用的主要原因。結論 2015年煤炭總醫(yī)院婦產(chǎn)科中成藥使用情況基本合理,然而說明書中關于妊娠期及哺乳期用藥安全性的信息不全,處方書寫不規(guī)范,哺乳期婦女尤為嚴重,藥品監(jiān)管部門應加強監(jiān)督,保證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用藥安全。
    44  2014—2016年南京軍區(qū)福州總醫(yī)院腸內(nèi)外營養(yǎng)藥物的使用情況分析
    林君容 李娜 于西全
    2017, 32(6):1141-1145.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17.06.042
    [摘要](852) [HTML](0) [PDF 647.70 K](2077)
    摘要:
    目的 分析南京軍區(qū)福州總醫(yī)院腸內(nèi)外營養(yǎng)藥物的使用情況,為規(guī)范臨床合理用藥提供參考。方法 提取2014—2016年南京軍區(qū)福州總醫(yī)院腸內(nèi)外營養(yǎng)藥物的使用數(shù)量和2016年各科室腸內(nèi)外營養(yǎng)藥的應用金額,并從2016年應用腸內(nèi)外營養(yǎng)藥物的住院患者中隨機抽取300例進行回顧性分析,分析其用藥合理性。結果 2014—2016年,全院腸內(nèi)外營養(yǎng)藥物的數(shù)量和使用金額呈上升趨勢,腸內(nèi)外營養(yǎng)藥物所占全院藥品的構成比相對穩(wěn)定。整蛋白型腸內(nèi)營養(yǎng)藥物的應用數(shù)量遠大于短肽型腸內(nèi)營養(yǎng)藥物。腸外營養(yǎng)藥物中,18種氨基酸注射液、中/長鏈脂肪乳注射液(20%)的使用數(shù)量位于前列。2016年使用腸內(nèi)外營養(yǎng)藥物較多的科室主要有神經(jīng)外科、普通外科、肝膽外科。不合理使用比例最高科室為婦產(chǎn)科,構成比為51.86%。不合理用藥中無指征用藥居多,構成比為27.33%。結論 2014—2016年南京軍區(qū)福州總醫(yī)院腸內(nèi)外營養(yǎng)藥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問題,需持續(xù)改進。
    45  2014—2016年宜昌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產(chǎn)科圍手術期抗菌藥物的使用情況分析
    彭華
    2017, 32(6):1146-1149.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17.06.043
    [摘要](617) [HTML](0) [PDF 662.98 K](1714)
    摘要:
    目的 調查宜昌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產(chǎn)科圍手術期抗菌藥物的使用情況,為臨床合理應用抗菌藥物提供參考。方法 選取宜昌市人民醫(yī)院2014年1月—2016年9月產(chǎn)科收治的8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其在圍手術期抗菌藥物的使用情況進行分析。結果 納入研究的患者年齡以18~35歲為主,使用較多的抗菌藥物為頭孢菌素類,其中以五水頭孢唑林鈉和頭孢替唑使用較為頻繁,使用率分別為64.61%、49.40%;單一用藥為主,構成比為95.25%;用藥1~3 d內(nèi)的僅有146例,占18.25%;使用預防類藥物的有716例,占總數(shù)的89.5%。結論 宜昌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產(chǎn)科圍手術期抗菌藥物的使用基本合理,僅有少數(shù)藥物的選擇不恰當以及預防用藥的時間相對較長等問題,需要進一步加強抗菌藥物的管理和使用。
    46  葛根素注射液的不良反應文獻分析
    霍利民 劉瑩
    2017, 32(6):1150-1155.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17.06.044
    [摘要](838) [HTML](0) [PDF 701.32 K](2043)
    摘要:
    目的 分析葛根素注射液所致不良反應(ADR)的特點,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參考。方法 檢索中國學術期刊(網(wǎng)絡版)、中國生物醫(yī)學文獻數(shù)據(jù)庫(CBM)、萬方數(shù)字化期刊全文庫、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維普)等數(shù)據(jù)庫報道的葛根素注射液致ADR的文獻,并進行分析和討論。結果 葛根素注射液所致ADR男性明顯多于女性,年齡多集中在50歲以上;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患者的ADR最多,構成比為53.6%;絕大多數(shù)患者的給藥劑量為400、500 mg/d,構成比分別為47.55%、26.57%;絕大多數(shù)患者(117例,62.23%)給藥療程為14 d;用藥0.5~24 h的患者最多,占21.88%;ADR累及器官/系統(tǒng)以變態(tài)反應較為多見,構成比分別為14.36%。結論 加強葛根素注射液ADR監(jiān)測,確?;颊吲R床用藥安全有效。
    47  抑制PI3K信號通路的抗腫瘤天然藥物研究進展
    宋艷玲 韓鵬敏 杜新春 劉曉娟
    2017, 32(6):1156-1160.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17.06.045
    [摘要](1468) [HTML](0) [PDF 706.17 K](2936)
    摘要: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號通路是正常細胞生理代謝的重要信號轉導途徑,也是腫瘤細胞發(fā)生和發(fā)展的關鍵信號通路。人類腫瘤基因組學研究表明,PI3K信號通路可將癌基因和多種受體與許多細胞功能聯(lián)系在一起,該通路也是腫瘤中最常被激活的通路,抑制該信號通路,可抑制腫瘤的生長與轉移。概述了PI3K及其信號通路與腫瘤發(fā)生、發(fā)展和轉移的關系以及PI3K信號通路的主要抑制途徑,綜述近年來抗腫瘤天然藥物抑制PI3K信號通路的研究進展。
    48  NADPH氧化酶2在腦缺血再灌注損傷中作用機制研究進展
    任洪梁 席宏杰
    2017, 32(6):1161-1164.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17.06.046
    [摘要](977) [HTML](0) [PDF 676.07 K](2236)
    摘要:
    在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的病理過程中,現(xiàn)有的文獻數(shù)據(jù)表明氧自由基在其中發(fā)揮重要作用,而其來源有多種途徑。在許多細胞中,NADPH氧化酶是過氧化物產(chǎn)生的一個主要因素,與氧自由基的病理作用關系密切。NADPH氧化酶2(NOX2)是NADPH氧化酶的一個亞型,近年研究表明,其過度表達與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的發(fā)生發(fā)展關系密切。主要對NOX2在腦缺血再灌注損傷中的作用機制進行綜述。

    當期目錄


    年第卷第

    文章目錄

    過刊瀏覽

    年份

    刊期

    瀏覽排行

    引用排行

    下載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