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運用網絡藥理學的方法考察共軛亞油酸改善特應性皮炎的作用機制,并通過動物進行實驗驗證。方法 借助Swiss Target Prediction、STITCH數(shù)據(jù)庫獲取共軛亞油酸的作用靶點,DisGeNET、GeneCards、TTD數(shù)據(jù)庫檢索與特應性皮炎相關的靶標,利用Venny 2.1.0工具獲取共軛亞油酸與特應性皮炎的交集靶點。采用STRING 11.0數(shù)據(jù)庫聯(lián)用Cytoscape 3.9.0軟件構建交集靶點的蛋白相互作用(PPI)網絡,并篩選共軛亞油酸改善特應性皮炎的核心靶點,并進行基因本體(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與基因組百科全書(KEGG)通路分析。將32只雌性昆明小鼠隨機分為對照組、模型組、共軛亞油酸(100 mg/kg)組和地塞米松(0.1 mg/kg)組,每組8只。采用局部涂抹2,4-二硝基氟苯(DNFB)建立特應性皮炎小鼠模型,并比較各組小鼠皮損評分、皮膚組織病理學形態(tài)以及Th1/Th2型細胞因子水平。進一步通過免疫組化檢測各組小鼠皮損中核心靶點PPARG的表達情況。結果 網絡數(shù)據(jù)庫共篩選出共軛亞油酸作用靶點108個,特應性皮炎相關靶點基因1 708個,取交集后得到48個共軛亞油酸可能作用的特應性皮炎靶點。核心靶點與KEGG通路分析結果顯示,共軛亞油酸主要作用于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γ(PPARG)、脂聯(lián)素基因(ADIPOQ)等核心靶點及PPAR信號通路改善特應性皮炎皮損癥狀。動物實驗結果發(fā)現(xiàn),與模型組比較,共軛亞油酸組小鼠皮損評分顯著降低,炎癥細胞或肥大細胞的浸潤明顯減輕,Th1/Th2型細胞因子[免疫球蛋白E(IgE)、白細胞介素-4(IL-4)、γ干擾素(IFN-γ)]水平顯著降低(P<0.05、0.01)。免疫組化檢測結果則發(fā)現(xiàn),共軛亞油酸能顯著性上調特應性皮炎小鼠皮損中PPARG的表達。結論 通過網絡藥理學和動物實驗初步驗證了共軛亞油酸對特應性皮炎的改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機制,為共軛亞油酸后續(xù)深入基礎實驗研究和臨床合理應用提供科學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