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后少妇被疯狂内射视频,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一,在线天堂新版资源www在线下载,中文字幕乱人伦高清视频,中字幕视频在线永久在线观看免费

2022年第37卷第2期文章目次

  • 顯示方式:
  • 簡潔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封面
    2022, 37(2):0-0.
    [摘要](219) [HTML](0) [PDF 2.05 M](1159)
    摘要:
    2  目錄
    2022, 37(2):0-0.
    [摘要](325) [HTML](0) [PDF 747.89 K](1480)
    摘要:
    3  抗生素耐藥與抗生素新藥開發(fā)的研究進展
    孫雙勇,王蒙蒙,李麗,任戎,李虎玲,任萌,李漢卿,章彥文,王玉麗,劉昌孝
    2022, 37(2):221-229.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2.001
    [摘要](1857) [HTML](0) [PDF 812.41 K](1728)
    摘要:
    抗生素的發(fā)現(xiàn)和使用是20世紀最偉大的成就之一。隨著抗生素的廣泛應用,抗生素耐藥成為藥物使用時應重點關注的問題??股啬退幹饕c細菌的自然選擇、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有關,同時也使得抗生素新藥的開發(fā)存在著諸多挑戰(zhàn)。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一直關注抗生素的危害和耐藥問題,認為這些問題已經(jīng)成為公共衛(wèi)生和可持續(xù)醫(yī)療的最嚴重挑戰(zhàn)。對抗生素耐藥現(xiàn)狀、原因、機制和抗生素新藥開發(fā)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為應對抗生素耐藥,需要全球醫(yī)學家、企業(yè)家、各國政府和公眾共同努力,相信一定可以找到解決抗生素耐藥的適宜途徑。
    4  松果菊苷通過circ_0046264/miR-510/OPCML對皮膚鱗狀細胞癌A431細胞增殖、凋亡的影響
    王康民,劉學偉,王秀菊,時曉玉,于小璇
    2022, 37(2):230-23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2.002
    [摘要](1153) [HTML](0) [PDF 1.05 M](1449)
    摘要:
    目的 探討松果菊苷對皮膚鱗狀細胞癌A431細胞增殖及凋亡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方法 體外培養(yǎng)人皮膚鱗狀細胞癌A431細胞,采用不同質量濃度(12.5、25.0、50.0 μg/L)的松果菊苷處理A431細胞。將circ_0046264對照空載體(pcDNA)、circ_0046264過表達載體(pcDNA-circ_0046264)、miR-510寡核苷酸陰性對照(anti-miR-NC)、miR-510寡核苷酸抑制物(miR-510 inhibitor)分別轉染至A431細胞。將circ_0046264小分子干擾RNA(si-circ_0046264)、miR-510寡核苷酸模擬物(miR-510 mimic)分別轉染至A431細胞后加入50.0 μg/mL松果菊苷進行處理。采用MTT法、平板克隆形成實驗與流式細胞術分別檢測細胞增殖、克隆形成及凋亡率;qRT-PCR法與Western blotting法分別檢測circ_0046264、miR-510、阿片樣物質結合蛋白(OPCML)的表達量;雙熒光素酶報告實驗檢測circ_0046264與miR-510的靶向關系,以及miR-510與OPCML的靶向關系。結果 松果菊苷可濃度相關性地升高A431細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和circ_0046264、OPCML的表達量,并可降低miR-510的表達量,集落形成數(shù)減少(P<0.05)。轉染pcDNA-circ_0046264或miR-510 inhibitor后,OPCML蛋白表達顯著升高,細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顯著升高,集落形成數(shù)明顯減少(P<0.05)。circ_0046264可靶向調控miR-510的表達,OPCML是miR-510的靶基因;轉染si-circ_0046264或miR-510 mimic均可降低松果菊苷對A431細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結論 松果菊苷可通過調節(jié)circ_0046264/miR-510/OPCML表達而抑制皮膚鱗狀細胞癌細胞增殖及誘導細胞凋亡。
    5  腫瘤新抗原疫苗對EGFR-TKI耐藥肺癌的作用及機制研究
    馮煒紅,韓玲,魏劍輝,田沖,王宇鵬,李鳳娥,杜學明
    2022, 37(2):237-243.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2.003
    [摘要](1587) [HTML](0) [PDF 1.04 M](1791)
    摘要:
    目的 通過采用腫瘤新抗原疫苗對產(chǎn)生表皮細胞生長因子受體-酪酸激酶抑制劑(EGFR-TKI)耐藥性的肺癌大鼠模型進行治療,并進一步探究其機制。方法 采用胸部X射線照射,劑量為3 Gy,每周3次,構建大鼠肺癌模型,對EGFR-TKI治療2周后,大鼠腫瘤大小不再減小,視為耐藥性大鼠肺癌模型建立成功。采用標準的固相合成肽化學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合成和純化多肽制備特異性新抗原,將大鼠肺癌EGFR-TKI耐藥模型隨機分為模型組、傳統(tǒng)化療組[采用傳統(tǒng)一線聯(lián)合化療方式,先ip培美曲塞10 mg/(kg·d),再ip順鉑0.6 mg/(kg∙d),連續(xù)用藥10 d],新抗原組(采用sc特異性新抗原進行化療,劑量3 mL/只,連續(xù)用藥2次)。PET-CT檢測各組大鼠的腫瘤大小,蘇木素-伊紅(HE)染色觀察組織病變情況,流式細胞術檢測各組大鼠外周血淋巴細胞CD4+、CD8+、CD127+表達,酶聯(lián)免疫吸附實驗檢測外周血γ干擾素(IFN-γ)、白細胞介素(IL)-2、IL-5水平。結果 新抗原組腫瘤質量顯著低于模型組和傳統(tǒng)化療組(P<0.05),同時PET-CT掃描新抗原組腫瘤病灶出現(xiàn)縮小趨勢;HE染色中,相比于模型組和傳統(tǒng)化療組,新抗原組肺組織中炎性浸潤現(xiàn)象呈現(xiàn)顯著下降趨勢,同時新生毛細血管的增加量和肺泡腔的孔徑呈現(xiàn)上升趨勢;相比于模型組和傳統(tǒng)化療組,新抗原組大鼠外周血淋巴細胞中CD4+、CD4+/CD127+、CD8+/CD127+的表達情況呈現(xiàn)顯著升高,CD8+的表達則顯著降低(P<0.05);相比于模型組和傳統(tǒng)化療組,新抗原組大鼠外周血中IL-2、IFN-γ、IL-5水平顯著下降(P<0.05)。結論 采用腫瘤新抗原疫苗對EGFR-TKI耐藥后肺癌大鼠模型進行干預,能夠有效地縮減腫瘤質量,對肺部組織炎性病變程度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能夠減輕炎癥浸潤情況,通過升高外周血淋巴細胞內(nèi)CD4+、CD4+/CD127+、CD8+/CD127+,減少CD8+因子的表達,起到免疫抑制作用。另外,新抗原疫苗能夠降低外周血IFN-γ、IL-2、IL-5炎性因子水平,減輕肺部炎性程度。
    6  基于網(wǎng)絡藥理學探討人參調控鐵死亡抗阿爾茨海默病的潛在作用機制
    李楠,陳蕾,張琨
    2022, 37(2):244-251.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2.004
    [摘要](1199) [HTML](0) [PDF 1.21 M](2243)
    摘要:
    目的 采用網(wǎng)絡藥理學方法探討人參抗阿爾茨海默病的可能靶標及作用機制。方法 利用TCMSP數(shù)據(jù)庫獲取人參活性成分及其所對應的靶標。通過GeneCards數(shù)據(jù)庫獲取阿爾茨海默病的治療靶標。利用Venn在線工具獲得人參活性成分和阿爾茨海默病的共同作用靶點。運用Cytoscape軟件構建人參、活性成分、靶標間相互作用網(wǎng)絡關系圖,并使用CytoHubba插件獲得核心靶點以及核心子網(wǎng)絡。應用DAVID數(shù)據(jù)庫進行基因本體(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與基因組百科全書(KEGG)通路富集分析。檢索FerrDb數(shù)據(jù)庫,獲得調控鐵死亡的基因并進行分析,最終綜合探析人參活性成分、阿爾茨海默病、鐵死亡3者關系并作出預測。結果 從人參中篩選出具有作用靶點的16個有效活性成分,預測得到以HMOX1、NOS2、PTGS2、IFNG、MAPK8、JUN和RELA 7個人參調控鐵死亡抗阿爾茨海默病的可能作用靶標,介導HIF-1、TNF、T細胞受體、Toll樣受體、神經(jīng)營養(yǎng)因子、cAMP、MAPK、NOD樣受體等信號通路調控鐵死亡途徑,從而對抗阿爾茨海默病的發(fā)生及進展。結論 利用網(wǎng)絡藥理學探討了人參抗阿爾茨海默病的多成分、多靶點、多通路的作用特點,并挖掘出人參活性成分調控鐵死亡抗阿爾茨海默病的可能靶點及信號轉導機制。
    7  基于網(wǎng)絡藥理學和分子對接的黃蜀葵花干預糖尿病腎病的作用機制研究
    陳學麟,胡劍卓,陶靈霞
    2022, 37(2):252-263.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2.005
    [摘要](1256) [HTML](0) [PDF 1.34 M](2116)
    摘要:
    目的 運用網(wǎng)絡藥理學和分子對接的方法研究黃蜀葵花干預糖尿病腎病的多成分、多靶點、多通路作用機制,旨在為其基礎研究及臨床應用提供依據(jù)。方法 通過ETCM、HERB數(shù)據(jù)庫結合文獻報道,篩選黃蜀葵花活性成分,并通過PharmMapper數(shù)據(jù)庫預測其潛在靶點,建立靶點數(shù)據(jù)庫。通過Genecards、OMIM、Drugbank、TTD等數(shù)據(jù)庫篩選糖尿病腎病相關靶點,應用R4.1.0軟件取兩者交集靶點。通過STRING平臺獲得蛋白互作(PPI)關系,并應用Cytoscape 3.8.2構建PPI網(wǎng)絡并分析其中關鍵靶點。通過David數(shù)據(jù)庫進行基因本體論(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組百科全書(KEGG)基因富集分析,得到黃蜀葵花干預糖尿病腎病的潛在作用通路,采用Cytoscape 3.8.2構建“成分-作用靶點-通路”調控網(wǎng)絡,使用AutoDock Vina 1.1.2軟件進行分子對接驗證。結果 從黃蜀葵花中篩選出43個活性成分,其中涉及糖尿病腎病作用靶點44個,Cytoscape分析最終篩選出9個關鍵靶點。GO富集分析結果顯示,根據(jù)P值<0.05,篩選出生物過程(BP)120個,細胞組分(CC)23個,分子功能(MF)37個。KEGG富集分析結果顯示,黃蜀葵花主要作用于腫瘤壞死因子(TNF)、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等信號通路。分子對接結果顯示,大部分靶點與成分的結合活性較好。結論 基于網(wǎng)絡藥理學探討了黃蜀葵花干預糖尿病腎病多成分-多靶點-多通路的作用特點,預測黃蜀葵花主要活性成分槲皮素-3-O-刺槐糖苷、蘆丁、槲皮素-3'-O-葡萄糖苷、銀椴苷等,可能通過白蛋白(ALB)、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雌激素受體(ESR1)、過氧化物酶體增值因子活化受體(PPARG)、凝血酶原(prothrombin,F(xiàn)2)等靶點,作用于腫瘤壞死因子TNF、MAPK等信號通路干預糖尿病腎臟病,為進一步開展黃蜀葵花干預糖尿病腎病作用機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8  基于網(wǎng)絡藥理學和分子對接技術探究金銀花入血成分干預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作用機制
    劉暢,周枝,尹志剛,周英
    2022, 37(2):264-274.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2.006
    [摘要](828) [HTML](0) [PDF 1.46 M](2122)
    摘要:
    目的 通過網(wǎng)絡藥理學和分子對接技術探究金銀花入血成分干預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的作用機制。方法 通過Swiss Target Prediction和Similarity Ensemble Approach數(shù)據(jù)庫檢索金銀花中入血成分的作用靶點,利用GeneCards數(shù)據(jù)庫和CTD數(shù)據(jù)庫檢索COVID-19靶點基因,利用Cytoscape 3.7.1軟件構建金銀花入血成分-靶點網(wǎng)絡,利用DAVID工具對金銀花抗COVID-19靶標基因進行GO生物學過程富集分析,應用KOBAS 3.0工具對金銀花抗COVID-19靶標基因進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結果 篩選出金銀花10個入血成分金絲桃苷、7-甲氧基香豆素、3-O-阿魏酰奎尼酸、綠原酸、新綠原酸、隱綠原酸、對酞酸二甲酯、癸二酸二丁酯、十六碳烯酸、herboxidiene,可能通過作用于磷酸肌醇3激酶調控亞基1(PIK3R1)、B細胞κ輕肽基因增強子核因子1(NFKB1)、鼠肉瘤病毒癌基因(HRAS)、白細胞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TNF)、腫瘤蛋白p53(TP53)、胱天蛋白酶3(CASP3)、生長因子受體結合蛋白2(GRB2)、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禽肉瘤病毒17的假定轉化基因(JUN)、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0(MAPK10)、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MAPK14)、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8(MAPK8)等關鍵靶點干預27條關鍵信號通路,主要涉及免疫、炎癥、病毒、神經(jīng)系統(tǒng)等相關通路。分子對接結果顯示金絲桃苷與新型冠狀病毒3CL(SARS-CoV-2 3CL)水解酶和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結合最為穩(wěn)定。結論 金銀花中入血成分可通過干預與抗炎、抗病毒、免疫、解熱、止痛、鎮(zhèn)靜等相關的蛋白及通路發(fā)揮抗COVID-19的作用。
    9  基于網(wǎng)絡藥理學探討金銀花-連翹藥對干預IgA腎病的作用機制
    白雅雯,麻春杰
    2022, 37(2):275-280.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2.007
    [摘要](555) [HTML](0) [PDF 1.45 M](1674)
    摘要:
    目的 通過網(wǎng)絡藥理學方法篩選金銀花-連翹藥對中活性成分和IgA腎病靶點,探討金銀花-連翹藥對干預IgA腎病的作用機制。方法 采用中藥系統(tǒng)藥理學數(shù)據(jù)庫(TCMSP)檢索金銀花、連翹中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點。通過OMIM、NCBI、GeneCards數(shù)據(jù)庫獲取IgA腎病相關基因靶點。利用Venny 2.1軟件得到中藥活性成分作用靶點與IgA腎病的交集靶點信息。利用String數(shù)據(jù)庫和Cytoscape 3.8.0制作共有靶點蛋白相互作用網(wǎng)絡圖。運用R語言對核心作用靶點進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結果 金銀花-連翹藥對作用于IgA腎病的主要活性成分有槲皮素、毛地黃黃酮、山柰酚、β-胡蘿卜素、β-谷甾醇;作用的疾病靶點有AKT1、IL6、MAPK1、JUN、VEGFA、MAPK8、IL1B、MMP9;主要通過對化學應激、氧化應激、脂多糖、細菌來源分子的反應等生物過程和AGE-RAG、IL-17、TNF信號通路發(fā)揮作用。結論 金銀花-連翹藥對干預IgA腎病通過多成分、多靶點、多通路發(fā)揮作用,通過網(wǎng)絡藥理學方法為二藥的機制研究提供了數(shù)據(jù)支持。
    10  UPLC-Q-Exactive-Orbitrap-MS法鑒定白花蛇舌草注射液中化學成分
    蘇延旭,覃靜華,陶林,廖作莊,于楠楠,蘇志恒,宋慧,羅秀
    2022, 37(2):281-284.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2.008
    [摘要](1034) [HTML](0) [PDF 908.25 K](1592)
    摘要: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譜-四級桿-靜電場軌道阱聯(lián)用技術(UPLC-Q-Exactive-Orbitrap-MS)辨別分析白花蛇舌草注射液中化學成分。方法 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 C18色譜柱(100 mm×2.1 mm,1.8 μm),以0.1%甲酸水溶液-乙腈為流動相,梯度洗脫,柱溫30℃,體積流量0.30 mL/min,樣品室溫度10℃,進樣體積10 μL。采用電噴霧離子源(ESI),正、負離子模式下采集數(shù)據(jù)。通過NIST質譜數(shù)據(jù)庫檢索,結合保留時間、分子離子、主要碎片,并根據(jù)文獻資料,推測其化學成分。結果 白花蛇舌草注射液中共鑒定出22個化合物,其中包括黃酮類7個、有機酸類7個,糖類3個、萜類2個、嘌呤2個、丁香脂素和酚苷各1個。結論 建立的方法能快速、準確、高效鑒定白花蛇舌草注射液中多種化學成分,為闡明白花蛇舌草的藥效物質基礎提供參考。
    11  高效液相色譜-一測多評法測定肝爽顆粒中虎杖苷、白藜蘆醇、氧化芍藥苷、芍藥苷和柴胡皂苷a、b1、d
    楊雯,張永州,楊本霞
    2022, 37(2):285-290.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2.009
    [摘要](832) [HTML](0) [PDF 855.41 K](1296)
    摘要: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譜-一測多評法(HPLC-QAMS)測定肝爽顆粒中虎杖苷、白藜蘆醇、氧化芍藥苷、芍藥苷和柴胡皂苷a、b1、d的方法。方法 采用Agilent SB-C18色譜柱(250 mm×4.6 mm,5μm);流動相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脫;檢測波長分別為306 nm(0~17 min,測定虎杖苷和白藜蘆醇)、230 nm(17~28 min,測定氧化芍藥苷和芍藥苷)、210 nm(28~55 min,測定柴胡皂苷a、b1、d);體積流量1.0 mL/min;柱溫30℃;進樣量10 μL。以芍藥苷為內(nèi)參物,建立其他6個成分的相對校正因子(RCF)計算。結果 虎杖苷、白藜蘆醇、氧化芍藥苷、芍藥苷和柴胡皂苷a、b1、d分別在6.37~159.25、4.91~122.75,1.88~47.00、7.99~199.75、0.56~14.00、2.19~54.75、2.87~71.75μg/mL線性關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別為100.08%、98.95%、97.87%、99.52%、96.97%、98.88%、99.07%,RSD值分別為0.72%、1.1%、1.4%、0.99%、1.2%、1.2%、0.84%。肝爽顆粒中各成分的一測多評法所得結果與外標法結果無明顯差異。結論 所建立的HPLC-QAMS法可用于肝爽顆粒中虎杖苷、白藜蘆醇、氧化芍藥苷、芍藥苷和柴胡皂苷a、b1、d的同時測定。
    12  二維三七桂利嗪膠囊聯(lián)合依達拉奉治療腦梗死的臨床研究
    王春茹,陳念,王佩璐,楊東鋒,單春艷
    2022, 37(2):291-295.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2.010
    [摘要](1091) [HTML](0) [PDF 845.19 K](1467)
    摘要:
    目的 探討二維三七桂利嗪膠囊聯(lián)合依達拉奉治療腦梗死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2019年1月—2019年12月天津市寧河區(qū)醫(yī)院收治的80例腦梗死患者,根據(jù)信封法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靜脈滴注依達拉奉注射液,30 mg依達拉奉注射液加入100 mL生理鹽水,2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口服二維三七桂利嗪膠囊,1粒/次,1次/d。兩組連續(xù)治療2周。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治療前后兩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評分,腦動脈血流速度及血管內(nèi)皮功能和炎癥因子水平。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ADL評分升高,而NIHSS評分明顯降低(P<0.05),且治療組評分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大腦中動脈、大腦前動脈、大腦后動脈的血流速度明顯加快,且治療組明顯快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一氧化氮(NO)明顯升高,而超敏C反應蛋白(hs-CRP)、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內(nèi)皮素1(ET-1)明顯降低(P<0.05),且治療組血管內(nèi)皮功能和炎癥因子水平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結論 二維三七桂利嗪膠囊聯(lián)合依達拉奉治療腦梗死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在改善神經(jīng)功能、腦動脈血流速度、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效果顯著,其主要作用機制可能與調節(jié)炎癥、血管內(nèi)皮功能有關。
    13  參七腦康膠囊聯(lián)合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研究
    王超,丁俊杰,王博,涂小峰
    2022, 37(2):296-300.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2.011
    [摘要](953) [HTML](0) [PDF 842.58 K](1214)
    摘要:
    目的 觀察參七腦康膠囊聯(lián)合依達拉奉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鄭州人民醫(yī)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腦梗死住院患者,根據(jù)入院奇偶順序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靜脈滴注依達拉奉注射液,30 mg依達拉奉注射液用0.9%氯化鈉溶液100 mL稀釋,半小時內(nèi)滴注結束,1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口服參七腦康膠囊,4粒/次,3次/d。兩組均治療2周。觀察兩組臨床療效,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的Barthel指數(shù)評分量表(ADL)評分、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腦卒中量表(NIHSS)評分、血液流變學指標、血清因子。結果 治療后,與對照組的總有效率78.00%相比,治療組的總有效率94.00%明顯更高(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NIHSS評分下降,ADL評分升高(P<0.05),且治療組的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ADL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HBV)、纖維蛋白原(FIB)、全血低切黏度(LBV)水平均下降(P<0.05),且治療組的HBV、FIB、LBV水平下降程度相對對照組更明顯(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神經(jīng)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血管內(nèi)皮細胞生長因子(VEGF)、S-100β水平均下降(P<0.05),且治療組的NSE、VEGF、S-100β水平下降程度相對對照組更明顯(P<0.05)。結論 參七腦康膠囊聯(lián)合依達拉奉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可有效減輕神經(jīng)功能損傷,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同時調節(jié)機體血液流變學和血清NSE、VEGF、S-100β水平,具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14  葛蘭心寧軟膠囊聯(lián)合雙嘧達莫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研究
    陶功達,張宛,高亞飛,宋魏
    2022, 37(2):301-304.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2.012
    [摘要](381) [HTML](0) [PDF 838.38 K](1411)
    摘要:
    目的 探討葛蘭心寧軟膠囊聯(lián)合雙嘧達莫片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擇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南陽南石醫(yī)院治療的84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根據(jù)用藥的差別分成對照組(42例)和治療組(42例)。對照組口服雙嘧達莫片,50 mg/次,3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葛蘭心寧軟膠囊,1.16 g/次,2次/d。兩組均經(jīng)4周治療。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治療前后兩組患者心絞痛發(fā)作次數(shù)和持續(xù)時間,GQOLI-74、SF-36、SAQ和臨床癥狀積分,及血清C反應蛋白(CRP)、可溶性CD40配體(sCD40L)、白細胞介素-18(IL-18)、髓過氧化酶(MPO)、人可溶性細胞黏附分子(sICAM-1)和妊娠相關血漿蛋白-A(PAPP-A)水平。結果 經(jīng)治療,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0.95%,顯著低于治療組的97.62%(P<0.05)。經(jīng)治療,兩組心絞痛發(fā)作次數(shù)、持續(xù)時間均顯著減少(P<0.05),但以治療組減少最明顯(P<0.05)。經(jīng)治療,兩組GQOLI-74、SF-36和SAQ積分明顯升高,臨床癥狀積分明顯降低(P<0.05),但治療組積分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CRP、sCD40L、IL-18、MPO、sICAM-1和PAPP-A水平明顯降低(P<0.05),且治療組降低更明顯(P<0.05)。結論 雙嘧達莫片聯(lián)合葛蘭心寧軟膠囊治療冠心病心絞痛不僅促進癥狀改善,還能夠促進機體細胞因子及生活質量的改善,具有一定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15  益心舒膠囊聯(lián)合替格瑞洛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研究
    劉永民,焦學昌,周國鋒,何小雪,李艷君,王強,賈振,周仙草
    2022, 37(2):305-309.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2.013
    [摘要](1015) [HTML](0) [PDF 836.90 K](1450)
    摘要:
    目的 探討益心舒膠囊聯(lián)合替格瑞洛片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20年4月—2021年8月安陽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收治的8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包括44例。對照組患者口服替格瑞洛片,90 mg/次,2次/d。治療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益心舒膠囊,1.2 g/次,3次/d。兩組在治療1個月后統(tǒng)計療效。觀察兩組臨床療效,比較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血小板聚集率、血栓指標。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患者的總有效率(88.64%)比對照組(70.45%)高(P<0.05)。治療后,兩組的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每搏輸出量(SV)明顯升高,二尖瓣舒張早期血流峰速度與二尖瓣環(huán)舒張早期運動峰速度之比(E/Em)顯著降低(P<0.05);且治療后治療組的LVEF、SV高于對照組,E/Em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的血小板聚集率顯著降低(P<0.05),且治療組血小板聚集率較對照組降低更明顯(P<0.05)。治療后,兩組的血漿凝血酶抗凝血酶復合物(TAT)、血栓調節(jié)蛋白(TM)、纖溶酶-α2纖溶酶抑制物復合物(PIC)均顯著降低(P<0.05),且治療組的TAT、TM、PIC降低更明顯(P<0.05)。結論 益心舒膠囊聯(lián)合替格瑞洛片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療效確切,能提高心功能,降低血小板聚集率,調節(jié)血小板分泌,安全性良好。
    16  脈君安片聯(lián)合纈沙坦治療中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的臨床研究
    徐學廣,趙洪剛
    2022, 37(2):310-313.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2.014
    [摘要](919) [HTML](0) [PDF 833.42 K](1248)
    摘要:
    目的 探討脈君安片聯(lián)合纈沙坦膠囊治療中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擇2021年2月—2021年6月在天津市紅橋醫(yī)院治療的102例原發(fā)性高血壓老年患者,根據(jù)用藥的差別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51例。對照組口服纈沙坦膠囊,80 mg/次,1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脈君安片,1.5 g/次。3次/d。兩組患者均經(jīng)4周治療。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治療前后兩組血壓水平,證候改善時間,及血清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MCP-1)、同型半胱氨酸(Hcy)、基質金屬蛋白酶-9(MMP-9)、降鈣素基因相關肽(CGRP)、人可溶性細胞黏附分子(sICAM-1)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結果 經(jīng)治療,對照組和治療組總有效率分別為84.31%和98.0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jīng)治療,兩組SBP(收縮壓)、DBP(舒張壓)較治療前均顯著下降(P<0.05),且治療組改善更明顯(P<0.05)。經(jīng)治療,治療組患者頭暈、頭痛、心煩、耳鳴等癥狀改善時間均早于對照組(P<0.05)。經(jīng)治療,兩組血清MCP-1、Hcy、MMP-9、CGRP、sICAM-1、vWF水平均明顯降低(P<0.05),且治療組下降更顯著(P<0.05)。結論 脈君安片聯(lián)合纈沙坦膠囊治療中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不僅促進血壓下降,還能夠促進機體細胞因子和臨床癥狀的改善。
    17  強力枇杷膠囊聯(lián)合沙丁胺醇治療慢性喘息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的臨床研究
    崔本紅,史平平,王海彥,郝琳
    2022, 37(2):314-317.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2.015
    [摘要](547) [HTML](0) [PDF 831.40 K](1388)
    摘要:
    目的 探討強力枇杷膠囊聯(lián)合沙丁胺醇治療慢性喘息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9年9月—2021年9月南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收治的80例慢性喘息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霧化吸入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用生理鹽水將0.5 mL本品稀釋至2 mL,將2 mL藥液置于噴霧器中,讓患者吸入霧化的溶液,直至氣霧停止產(chǎn)生,2次/d。治療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口服強力枇杷膠囊,2粒/次,3次/d。兩組連續(xù)治療7 d。觀察兩組的臨床療效,比較兩組臨床癥狀好轉時間、血清因子水平。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總有效率是97.5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7.50%(P<0.05)。治療后,治療組患者發(fā)熱、咳嗽、咳痰、胸悶臨床癥狀好轉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白細胞介素6(IL-6)、白細胞介素8(IL-8)、內(nèi)皮素(ET-1)、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P<0.05),治療后,治療組血清因子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強力枇杷膠囊聯(lián)合沙丁胺醇溶液治療慢性喘息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可使患者癥狀顯著好轉,并能有效降低支氣管炎性反應,值得臨床借鑒與推廣。
    18  小建中膠囊聯(lián)合拉呋替丁治療胃潰瘍的臨床研究
    張俊,王天錫,魏蓉娜
    2022, 37(2):318-321.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2.016
    [摘要](901) [HTML](0) [PDF 836.54 K](1220)
    摘要:
    目的 探討小建中膠囊聯(lián)合拉呋替丁治療胃潰瘍的臨床研究。方法 選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天津市北辰醫(yī)院中醫(yī)科診治的126例胃潰瘍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63例。對照組餐后口服拉呋替丁片,10 mg/次,2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小建中膠囊,3粒/次,3次/d。兩組患者連續(xù)用藥7 d。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治療前后兩組臨床癥狀緩解時間,胃動素(MTL)、胃泌素(GAS)和膽囊收縮素(CCK)水平,血清白細胞介素-6(IL-6)、白細胞介素-1β(IL-1β)、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和C反應蛋白(CRP)水平,及不良反應情況。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98.41%vs 84.13%,P<0.05)。治療后,治療組患者臨床癥狀緩解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MTL水平明顯升高,而GAS和CCK水平明顯下降(P<0.05),且治療組MTL、GAS和CCK水平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IL-6、TNF-α和CRP水平明顯降低,而IL-1β水平明顯升高(P<0.05),且治療組患者血清水平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治療期間,治療組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4.76%vs 11.21%,P<0.05)。結論 小建中膠囊聯(lián)合拉呋替丁治療胃潰瘍療效顯著,可有效緩解臨床癥狀,并能降低炎癥反應,加快潰瘍面愈合,具有一定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19  奧美拉唑三聯(lián)療法治療小兒消化性潰瘍的臨床研究
    陳占鋒,張娟
    2022, 37(2):322-32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2.017
    [摘要](870) [HTML](0) [PDF 842.17 K](1206)
    摘要:
    目的 探討奧美拉唑三聯(lián)療法治療小兒消化性潰瘍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擇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新鄭市中醫(yī)院就診治療的90例消化性潰瘍患兒,按照入院先后順序將所有患兒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45例。對照組采用雷尼替丁三聯(lián)療法進行治療:口服鹽酸雷尼替丁膠囊,3~5 mg/(kg·d),2次/d;口服克拉霉素緩釋片,15~20 mg/(kg·d),2次/d;口服阿莫西林膠囊,30~50 mg/(kg·d),2次/d。治療組采用奧美拉唑三聯(lián)療法進行治療:口服奧美拉唑腸溶膠囊,0.6~0.8 mg/(kg·d),1次/d;克拉霉素緩釋片、阿莫西林膠囊用法用量均與對照組相同。兩組患兒治療6周。觀察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比較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胃腸道激素水平。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患兒的總有效率(93.33%)高于對照組(77.78%),組間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患兒血清白細胞介素-25(IL-25)、C反應蛋白(CRP)、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顯降低,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治療組患兒血清IL-25、CRP、TNF-α水平均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患兒血清胃動素(MTL)、胃泌素(GAS)水平均明顯降低,生長抑素(SS)水平明顯升高,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治療組患兒血清MTL、GAS水平低于對照組,SS水平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治療組患兒的幽門螺桿菌根除率為91.11%,高于對照組的幽門螺桿菌根除率77.77%;治療組患兒潰瘍愈合率為80.00%,高于對照組的潰瘍愈合率62.22%,組間比有顯著差異(P<0.05)。結論 奧美拉唑腸溶膠囊三聯(lián)療法治療患兒消化性潰瘍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可減輕患兒的炎性反應、調節(jié)胃腸道激素,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上借鑒。
    20  多動寧膠囊聯(lián)合托莫西汀治療兒童注意力缺陷多動癥的臨床研究
    王桂賢,蘇振軍,陳永興
    2022, 37(2):327-331.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2.018
    [摘要](1029) [HTML](0) [PDF 838.86 K](1496)
    摘要:
    目的 探討多動寧膠囊聯(lián)合托莫西汀治療兒童注意力缺陷多動癥的臨床研究。方法 選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在駐馬店市中心醫(yī)院婦女兒童醫(yī)院診治的134例注意力缺陷多動癥患兒,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67例。對照組患兒口服鹽酸托莫西汀膠囊,0.5 mg/(kg·d),1次/d。治療組患兒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多動寧膠囊,3粒/次,3次/d。兩組患兒連續(xù)用藥20 d。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臨床癥狀好轉時間,血清皮質醇(COR)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水平,Conner簡明癥狀量表(ASQ)評分和斯若佩評估量表(SNAP-IV)評分及不良反應情況。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治療組患兒癥狀好轉時間均早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患兒血清COR、ACTH水平明顯升高(P<0.05),且治療組患兒COR、ACTH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患兒ASQ和SNAP-IV評分明顯下降(P<0.05),且治療組患兒ASQ和SNAP-IV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期間,治療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多動寧膠囊與托莫西汀聯(lián)合治療兒童注意力缺陷多動癥可有效改善臨床癥狀,改善注意力和控制力,不良反應較小。
    21  復方腎炎片聯(lián)合環(huán)磷酰胺治療兒童過敏紫癜性腎炎的臨床研究
    張好華
    2022, 37(2):332-33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2.019
    [摘要](976) [HTML](0) [PDF 837.18 K](1383)
    摘要:
    目的 探討復方腎炎片聯(lián)合環(huán)磷酰胺治療兒童過敏紫癜性腎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河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收治的98例過敏紫癜性腎炎患兒,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49例。對照組口服環(huán)磷酰胺片,2~6 mg/kg,1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口服復方腎炎片,3片/次,3次/d。兩組連續(xù)治療7 d。觀察兩組的臨床療效,比較兩組癥狀緩解時間、腎功能指標和血清因子。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總有效率是97.96%,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9.59%(P<0.05)。治療后,治療組皮膚紫癜、關節(jié)疼痛、腹痛、血尿緩解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尿紅細胞、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ro)、尿微量白蛋白(mALB)均顯著降低(P<0.05);治療后,治療組腎功能指標改善優(yōu)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白細胞介素-4(IL-4)、轉化生長因子-β1(TGF-β1)、基質金屬蛋白酶2(MMP-2)、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P<0.05);治療后,治療組血清因子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復方腎炎片聯(lián)合環(huán)磷酰胺治療兒童過敏紫癜性腎炎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可有效改善患兒癥狀,改善炎癥反應,降低蛋白尿與血尿水平,具有一定的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22  鹽酸洛美沙星滴耳液聯(lián)合頭孢丙烯治療兒童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的臨床研究
    任莉,陳振輝,劉萌,別國梁,柳帥
    2022, 37(2):337-341.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2.020
    [摘要](947) [HTML](0) [PDF 839.32 K](1354)
    摘要:
    目的 探討鹽酸洛美沙星滴耳液聯(lián)合頭孢丙烯干混懸劑治療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患兒的臨床療效。方法 回顧性分析2020年3月—2021年3月在南陽市中心醫(yī)院治療的90例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患兒的臨床資料,根據(jù)用藥的差別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45例。對照組口服頭孢丙烯干混懸劑,每次15 mg/kg,2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鹽酸洛美沙星滴耳液,3滴/次,2次/d,滴耳后進行約10 min耳浴。兩組均經(jīng)14 d治療。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治療前后兩組臨床癥狀改善時間,血清C反應蛋白(CRP)、降鈣素原(PCT)、白細胞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通道蛋白-1(AQP-1)和水通道蛋白-4(AQP-4)水平,及骨導閾值。結果 治療后,對照組和治療組臨床有效率分別為82.22%和97.78%,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jīng)治療,治療組臨床癥狀改善時間均明顯早于對照組(P<0.05)。經(jīng)治療,兩組血清CRP、PCT、IL-6、TNF-α水平均明顯下降(P<0.05),且治療組降低更顯著(P<0.05)。經(jīng)治療,兩組血清AQP-1、AQP-4均明顯增高,且治療組升高更明顯(P<0.05)。經(jīng)治療,兩組各頻率骨導閾值均明顯降低(P<0.05),且治療組降低更顯著(P<0.05)。結論 鹽酸洛美沙星滴耳液聯(lián)合頭孢丙烯干混懸劑治療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患兒可有效改善患兒臨床癥狀,降低骨導閾和機體炎癥介質水平,提高水通道蛋白表達水平。
    23  膽木浸膏糖漿聯(lián)合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療兒童急性中耳炎的臨床研究
    梁萬順,任紅波,王園園,王文華,賈英萍
    2022, 37(2):342-345.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2.021
    [摘要](1197) [HTML](0) [PDF 830.20 K](1664)
    摘要:
    目的 探討膽木浸膏糖漿聯(lián)合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療兒童急性中耳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鄭州大學附屬兒童醫(yī)院五官科收治的116例兒童急性中耳炎患兒,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所有患兒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58例。對照組患兒給予氧氟沙星滴耳液滴耳,5滴/次,2次/d。治療組患兒在對照組的治療基礎上口服膽木浸膏糖漿,10 mL/次,3次/d。兩組治療14 d。觀察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比較兩組臨床癥狀好轉時間和血清因子水平。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總有效率是98.2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2.75%(P<0.05)。治療組患兒耳痛、鼓膜充血、耳鳴、聽力下降等癥狀好轉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免疫球蛋白E(IgE)、白細胞介素-2(IL-2)、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P<0.05);治療后,治療組患兒血清因子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膽木浸膏糖漿聯(lián)合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療兒童急性中耳炎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有效改善患兒癥狀,能降低患兒炎癥反應,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24  金梔潔齦含漱液聯(lián)合米諾環(huán)素治療慢性牙周炎的臨床研究
    劉柯,崔永利,高鵬,范向寧,王冬梅
    2022, 37(2):346-349.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2.022
    [摘要](805) [HTML](0) [PDF 833.42 K](1376)
    摘要:
    目的 探討金梔潔齦含漱液聯(lián)合米諾環(huán)素治療慢性牙周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20年3月—2021年8月在新鄉(xiāng)醫(yī)學院第三附屬醫(yī)院收治的122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共有患牙183顆,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有61例。對照組將鹽酸米諾環(huán)素軟膏注入牙周袋內(nèi),略有溢出,1次/周。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金梔潔齦含漱液,每次使用10 mL含漱15 min,6次/d。兩組患者連續(xù)治療4周。觀察兩組臨床療效,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的牙周指標、生活質量和齦溝液中前列腺素E2(PGE2)、白細胞介素-8(IL-8)水平。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總有效率(86.69%)明顯比對照組(70.49%)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的探診深度、牙齦指數(shù)、菌斑指數(shù)顯著降低(P<0.05),且治療后治療組的探診深度、牙齦指數(shù)、菌斑指數(shù)比對照組更低(P<0.05)。治療后,兩組的口腔健康影響程度量表(OHIP-49)評分顯著降低(P<0.05),且治療組患者OHIP-49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齦溝液PGE2、IL-8水平顯著低于治療前(P<0.05);且治療后治療組齦溝液PGE2、IL-8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金梔潔齦含漱液聯(lián)合鹽酸米諾環(huán)素軟膏治療慢性牙周炎的療效確切,有助于減輕牙周癥狀,改善患者生活質量,降低炎癥反應,藥物安全性良好。
    25  勝紅清熱片聯(lián)合青霉素鈉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臨床研究
    任璐,曹芹雪,王寧,張冬麗
    2022, 37(2):350-353.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2.023
    [摘要](337) [HTML](0) [PDF 831.57 K](1294)
    摘要:
    目的 探討勝紅清熱片聯(lián)合青霉素鈉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擇2020年5月—2021年5月在河南大學淮河醫(yī)院治療9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根據(jù)用藥的差別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48例。對照組靜脈滴注注射用青霉素鈉,800萬U/次,2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勝紅清熱片,4片/次,3次/d。兩組患者經(jīng)2周治療。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治療前后兩組證候改善時間,血清白細胞介素-1β(IL-1β)、白細胞介素-26(IL-26)、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MCP-1)、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降鈣素原(PCT)水平,及子宮動脈血流動力參數(shù)血管搏動指數(shù)(PI)和血管阻力指數(shù)(RI)和收縮期峰流速度(Vs)。結果 經(jīng)治療,對照組和治療組患者總有效率分別為83.33%和97.92%,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jīng)治療,治療組證候改善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經(jīng)治療,兩組血清IL-1β、IL-26、MCP-1、GM-CSF和PCT水平均明顯下降(P<0.05),且治療組降低更明顯(P<0.05)。經(jīng)治療,兩組患者子宮動脈血流動力參數(shù)PI、RI、Vs明顯升高(P<0.05),且治療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勝紅清熱片聯(lián)合青霉素鈉治療慢性盆腔炎在改善臨床癥狀的同時還具有降低機體促炎因子水平和促進子宮動脈血流動力學改善的作用。
    26  金天格膠囊聯(lián)合地奧司明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研究
    祝孟坤,李新軍,代耀軍,常小盼,劉益兵
    2022, 37(2):354-358.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2.024
    [摘要](1215) [HTML](0) [PDF 838.07 K](1945)
    摘要:
    目的 探討金天格膠囊聯(lián)合地奧司明片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20年2月—2021年7月鄭州市骨科醫(yī)院收治的104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52例。對照組口服地奧司明片,0.45 g/次,2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溫水送服金天格膠囊,1.2 g/次,3次/d。兩組患者共連續(xù)治療3個月后統(tǒng)計療效。觀察兩組的臨床療效,比較兩組疼痛程度、腰椎功能和血清中前列腺素E2(PGE2)、神經(jīng)肽(NPY)、5-羥色胺(5-HT)水平。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4.2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7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1、3個月后,兩組VAS評分均顯著降低(P<0.05),且治療組比對照組同期VAS評分減輕更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的日本骨科協(xié)會腰椎功能量表(JOA)評分均顯著提高(P<0.05);且治療組的JOA評分改善程度比對照組高(P<0.05)。治療后,兩組的PGE2、NPY、5-HT水平均顯著下降(P<0.05);且治療組的PGE2、NPY、5-HT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金天格膠囊聯(lián)合地奧司明片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可改善腰椎功能,降低患者疼痛程度,調節(jié)PGE2、NPY、5-HT水平,安全性較好。
    27  丹青膠囊聯(lián)合他扎羅汀倍他米松治療銀屑病的臨床研究
    杜笑
    2022, 37(2):359-363.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2.025
    [摘要](765) [HTML](0) [PDF 838.08 K](1167)
    摘要:
    目的 探討丹青膠囊聯(lián)合他扎羅汀倍他米松治療銀屑病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天津市職業(yè)病防治院門診皮膚科就診治療的114例銀屑病患者,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法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57例。對照組患者給予他扎羅汀倍他米松乳膏,洗凈患處,待皮膚干爽后,將適量本品均勻涂抹于患處,1次/d。治療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口服丹青膠囊,4粒/次,3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7 d。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和臨床癥狀好轉時間,比較兩組治療前與治療1、4、8周的皮損面積和嚴重程度指數(shù)(PASI)評分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總有效率是98.25%,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2.46%(P<0.05)。治療后,治療組患者皮損暗紅、皮損肥厚、皮膚瘙癢、皮膚疼痛等癥狀好轉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PASI評分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P<0.05);治療1、4、8周治療組PASI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白細胞介素6(IL-6)、白細胞介素17(IL-17)、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干擾素-γ(IFN-γ)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P<0.05);治療后,治療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丹青膠囊聯(lián)合他扎羅汀倍他米松治療銀屑病效果明顯,能顯著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并有助于改善皮損情況,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28  雷公藤多苷片聯(lián)合西替利嗪治療泛發(fā)性濕疹的臨床研究
    郭穎,張宇虹,吳軍陽,許霞
    2022, 37(2):364-368.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2.026
    [摘要](1119) [HTML](0) [PDF 845.55 K](1258)
    摘要:
    目的 探討雷公藤多苷片聯(lián)合西替利嗪治療泛發(fā)性濕疹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8年5月—2021年6月昆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收治的118例泛發(fā)性濕疹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118例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59例。對照組口服鹽酸西替利嗪片,10 mg/次,1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雷公藤多苷片,1.0 mg/kg,分3次于早、中、晚餐后服用。兩組均連續(xù)治療4周。觀察兩組的臨床療效,比較兩組濕疹面積及嚴重度指數(shù)(EASI)評分、瘙癢視覺模擬量表(VAS)評分、濕疹生活質量量表(EQOLS)評分、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EOS)計數(shù)及血清一氧化氮(NO)、白細胞介素(IL)-10、IL-17水平。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總有效率是91.5%,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8.0%(P<0.05)。治療后,兩組EASI中皮損癥狀、皮損面積評分及總分和瘙癢VAS評分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P<0.05);且均以治療組下降更顯著(P<0.05)。治療后,兩組EQOLS中各維度(疾病、生理、心理、社會)評分及總分較治療前均顯著下降(P<0.05);且均以治療組改善更顯著(P<0.05)。與治療前對比,兩組治療后外周血EOS計數(shù)及血清NO、IL-10、IL-17水平均顯著下降(P<0.05);且治療后,治療組外周血EOS計數(shù)和血清學因子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雷公藤多苷片聯(lián)合西替利嗪治療泛發(fā)性濕疹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能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調節(jié)機體免疫狀態(tài),抑制體內(nèi)炎癥反應,提高生活質量,且安全性較好,值得臨床推廣。
    29  丹紅注射液聯(lián)合乙酰谷酰胺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恢復期的臨床研究
    宋穎飛,張喜云,姜丙全
    2022, 37(2):369-374.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2.027
    [摘要](778) [HTML](0) [PDF 856.26 K](1741)
    摘要:
    目的 探討丹紅注射液聯(lián)合乙酰谷酰胺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恢復期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20年1月—2021年8月在濮陽市人民醫(yī)院確診并治療的136例腦梗死恢復期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68例。對照組患者靜脈滴注乙酰谷酰胺注射液,0.6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1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靜脈滴注丹紅注射液,4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1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2周。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相關評分、頸總動脈和大腦中動脈血流動力學指標、氧化應激指標和血管新生促進因子指標的變化情況。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5.59%,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6.76%(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NIHSS評分、mRS評分均較治療前有顯著下降,而FMA評分均明顯上升(P<0.05),且治療后,治療組患者NIHSS、FMA、mRS評分改善優(yōu)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頸總動脈、大腦中動脈收縮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張期末血流速度(EDV)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提高,但搏動指數(shù)(PI)均顯著下降(P<0.05),且治療后,治療組患者血流動力學參數(shù)水平改善優(yōu)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提高,8-OHdG8-羥基脫氧鳥苷(8-OHdG)、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均顯著下降(P<0.05),且治療后,治療組患者氧化應激水平改善優(yōu)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血管內(nèi)皮細胞生長因子(VEGF)、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bFGF)、轉化生長因子β1(TGF-β1)水平較治療前均顯著提高(P<0.05),且治療后治療組患者血管新生促進因子指標改善更明顯(P<0.05)。結論 丹紅注射液聯(lián)合乙酰谷酰胺注射液可治療急性腦梗死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可改善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提高運動功能,調控氧化應激反應,促進血管新生,值得臨床廣泛應用。
    30  康樂鼻炎片聯(lián)合西替利嗪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臨床研究
    徐廣森,付文元,曹震,王立英
    2022, 37(2):375-379.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2.028
    [摘要](1019) [HTML](0) [PDF 847.35 K](1548)
    摘要:
    目的 探討康樂鼻炎片聯(lián)合鹽酸西替利嗪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天津醫(yī)科大學中新生態(tài)城醫(yī)院收治的86例過敏性鼻炎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43例。對照組晚餐時口服鹽酸西替利嗪片,1片/次,1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康樂鼻炎片,4片/次,3次/d。兩組均連續(xù)治療4周。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治療前后兩組患者典型表現(xiàn)評分,鼻結膜炎生活質量調查問卷(RQLQ)總分,鼻功能指標總鼻氣道阻力(NAR)、0~5 cm鼻腔容積(NCV)和鼻腔最小橫截面積(NMCA),及血清白細胞介素-5(IL-5)、IL-16、可溶性E-選擇素(sE-selectin)和嗜酸粒細胞趨化因子(Eotaxin)水平。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臨床有效率為95.35%,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9.07%(P<0.05)。治療后,兩組噴嚏、流涕、鼻塞、鼻癢評分及總分均顯著低于治療前(P<0.05),且以治療組下降更顯著(P<0.05)。治療后,兩組RQLQ總分和NAR總分較同組治療前均顯著下降,而0~5 cm NCV和NMCA均顯著增大(P<0.05),且均以治療組的改善更顯著(P<0.05)。治療后,兩組血清IL-5、IL-16、sE-selectin和Eotaxin水平均顯著低于本組治療前(P<0.05),且治療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康樂鼻炎片聯(lián)合鹽酸西替利嗪治療過敏性鼻炎的總體療效確切,是減輕患者鼻部癥狀、改善鼻腔通氣功能及提高生活質量的安全有效途徑。
    31  2017—2020年西安市中醫(yī)醫(yī)院常見革蘭陰性桿菌耐藥率與抗菌藥物使用強度相關性分析
    呂楠,白小剛,田歡,楊帥,張煒華,吳筱菁,王巧玲,岳寶森
    2022, 37(2):380-38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2.029
    [摘要](955) [HTML](0) [PDF 904.07 K](1672)
    摘要:
    目的 探討2017—2020年西安市中醫(yī)醫(yī)院常見革蘭陰性桿菌耐藥率與抗菌藥物使用強度(AUD)間的相關性,為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和合理用藥提供參考。方法 回顧性統(tǒng)計2017—2020年西安市中醫(yī)醫(yī)院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銅綠假單胞菌分離率、耐藥率以及住院患者AUD,應用Spearman相關法對AUD與革蘭陰性桿菌耐藥率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 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銅綠假單胞菌占總分離菌株的58.62%。第3代頭孢菌素、喹諾酮類藥物AUD持續(xù)排名前2位。大腸埃希菌對阿米卡星耐藥率與對應AUD呈極強負相關,對頭孢呋辛、頭孢噻肟耐藥率與對應AUD呈極強正相關。結論 細菌耐藥率與AUD存在相關性,醫(yī)院應注重細菌耐藥與抗菌藥物用量監(jiān)測,持續(xù)加強抗菌藥物管理,多方協(xié)作遏制細菌耐藥。
    32  生物等效性試驗受試者招募影響因素的定性訪談研究
    孫瑩,蔡秋晗,李瑞本,陸艷泓
    2022, 37(2):387-390.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2.030
    [摘要](502) [HTML](0) [PDF 779.08 K](1402)
    摘要:
    目的 通過定性訪談的方法探索影響生物等效性試驗受試者招募的可能因素,以期提高招募速度并為保證入組質量提供參考和思路。方法 在天津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臨床試驗中心2020年9月—2021年6月開展的生物等效性試驗受試者中,隨機選擇12名受試者作為研究對象,設計半結構式定性訪談提綱,采用個人深度訪談形式,對受試者臨床試驗整體認知、積極性影響因素兩方面進行訪談。結果 無醫(yī)學背景的受訪者對臨床試驗認知相對不足,角色認同感較消極;受訪者總體對臨床試驗的參與持積極態(tài)度,影響參與度的因素包含“補償費用”“藥物安全性”“周期”“采血量”“個人時間”“行程/研究地點”“機構硬件設施”和“護理質量”等關鍵詞,其中以“補償費用”和“試驗藥物安全性”為主要影響因素。結論 科學普及臨床試驗知識,增加受試者對臨床試驗的認知;豐富重視知情同意內(nèi)容,注重溝通,做好安全性風險控制;合理設定受試者補償費用額度,是可能提高受試者對招募回應度的可行方法。
    33  線性回歸模型在預測信陽市中心醫(yī)院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藥率中的應用
    楊金蘭,王升,胡偉,劉如品,段真珍,鄭楠楠,任琦,何燕
    2022, 37(2):391-398.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2.031
    [摘要](1824) [HTML](0) [PDF 983.67 K](1319)
    摘要:
    目的 考察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藥率與抗菌藥物使用強度(AUD)的相關性,建立可用于預測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藥率的回歸模型。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4年第1季度至2020年第4季度信陽市中心醫(yī)院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藥率監(jiān)測數(shù)據(jù)以及同期抗菌藥物AUD數(shù)據(jù)。采用2014年第1季度至2019年第4季度數(shù)據(jù)作為試驗樣本數(shù)據(jù),采用線性相關性分析法分析兩者的相關性。以耐藥率為因變量,抗菌藥物AUD為自變量,對相關性顯著的變量建立線性回歸模型。以2020年第1季度至2020年第4季度數(shù)據(jù)為考核樣本,應用所建立的回歸模型預測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藥率,并與同期耐藥率實際值對比以驗證模型預測的有效性。結果 金黃色葡萄球菌對大部分抗菌藥物耐藥率隨時間呈下降趨勢(P<0.05),對紅霉素和阿奇霉素耐藥率隨時間無顯著變化趨勢。金黃色葡萄球菌對慶大霉素耐藥率與頭孢唑林AUD呈正相關(r=0.431,P=0.036),與阿奇霉素AUD呈正相關(r=0.523,P=0.009),與左氧氟沙星AUD呈正相關(r=0.606,P=0.002)。對左氧氟沙星耐藥率與頭孢唑林AUD呈正相關(r=0.447,P=0.029),與左氧氟沙星AUD呈正相關(r=0.482,P=0.017)。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檢出率與左氧氟沙星AUD呈正相關(r=0.639,P=0.001)。分別對慶大霉素耐藥率、左氧氟沙星耐藥率、MRSA檢出率建立一元或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結果顯示模型均通過顯著性檢驗(F1=7.416,P1=0.004;F2=6.317,P2=0.007;F3=11.65,P3=0.002)。將2020年第1季度至2020年第4季度抗菌藥物AUD數(shù)據(jù)代入相應的回歸模型,得到的耐藥率預測值在實際值上下浮動,耐藥率實際值均處于95%預測區(qū)間以內(nèi)。結論 信陽市中心醫(yī)院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藥率與抗菌藥物AUD存在相關性,所建立的線性回歸模型可初步反映兩者的量化關系,可對耐藥率進行有效預測。
    34  2019—2020年天津市寶坻區(qū)人民醫(yī)院Ⅰ類切口手術圍手術期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的合理性分析
    鐘純潔,蘇紅軍,龐東旭,崔金國,崔金廣,楊潔,郭翌安
    2022, 37(2):399-402.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2.032
    [摘要](1257) [HTML](0) [PDF 762.55 K](1355)
    摘要:
    目的 分析2019—2020年天津市寶坻區(qū)人民醫(yī)院Ⅰ類切口手術圍手術期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現(xiàn)狀,為提高圍手術期抗菌藥物合理使用提供參考依據(jù)。方法 從天津市寶坻區(qū)醫(yī)院信息系統(tǒng)中調取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Ⅰ類切口手術出院患者病歷10 507例,對圍手術期預防用藥情況進行分析,每月隨機抽樣50份病歷進行專項點評,總結點評情況。結果 10 507例Ⅰ類切口手術患者中,2 375例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抗菌藥物預防性使用率為22.60%;使用率最高的科室為骨科(42.04%),使用率最低的科室為泌尿外科(1.24%);抗菌藥物品種選擇排名第一的為頭孢唑林鈉,構成比為86.32%;用藥療程≤24 h的有1 821例(占76.67%),>48 h的有106例(占4.47%);抽樣點評1 200例Ⅰ類切口患者病歷,合理用藥1 185例(占98.75%),不合理用藥15例(占1.25%),主要涉及療程不適宜(超過24 h且無理由,占比46.67%)、品種不適宜(占比40.00%)。結論 天津市寶坻區(qū)人民醫(yī)院Ⅰ類切口手術圍手術期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的使用基本合理。
    35  基于科研點評與信息化管控美羅培南合理用藥分析
    張宏麗,李新,王虹,劉亞婷,王萍,柴微波
    2022, 37(2):403-407.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2.033
    [摘要](1176) [HTML](0) [PDF 772.41 K](1410)
    摘要:
    目的 基于科研點評與信息化管控分析美羅培南合理用藥情況。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8—2019年天津市北辰醫(yī)院應用美羅培南的患者住院病歷,并分析其藥物使用情況、診斷及療程情況、微生物培養(yǎng)后細菌分布情況及腎功能不全患者美羅培南用藥劑量,并進一步按照特殊抗菌藥物相關指南進行合理性評價。結果 與2018年相比,2019年美羅培南用藥總量增長60.17%、用藥療程增長3.28%、消耗數(shù)量增長60.17%、住院天數(shù)增長173.78%、用藥天數(shù)增長101.76%。所有應用美羅培南的患者病例中,診斷包含肺部感染、感染性休克、腹腔感染、膿毒血癥、血流感染、尿路感染、胰腺炎、皮膚感染等。2018年美羅培南平均療程為(6.31±5.01)d,2019年美羅培南平均療程為(5.97±3.02)d,2019年減少了5.39%。2018年132例應用美羅培南的患者中,115例行微生物送檢,送檢率87.12%,共培養(yǎng)出33株細菌。2019年237例應用美羅培南的患者中,236例行微生物送檢,送檢率99.58%,共培養(yǎng)出45例菌株。在2018年,132例應用美羅培南患者均進行腎功能檢查,結果顯示,58例患者血肌酐(Scr)<62 μmol/L,54例患者Scr 62~115 μmol/L,20例患者Scr>115 μmol/L。其中6例患者內(nèi)生肌酐清除率(Ccr)<50 mL/min,3例未實施給藥劑量及給藥頻次調整。按照藥物說明書相關適應證及患者臨床病理資料,在2018年132例應用美羅培南患者病歷中,不合理應用藥物的患者占12.88%(17/132),2019年237例應用美羅培南患者病歷中,不合理應用藥物的患者占3.80%(9/237)。結論 通過科研點評與信息化管控可發(fā)現(xiàn)醫(yī)院美羅培南使用存在不合理現(xiàn)象,對患者美羅培南使用情況進行分析及點評,有利于規(guī)范美羅培南使用,提高臨床用藥的安全性及合理性。
    36  “4+7”帶量采購對南京中醫(yī)藥大學附屬南京醫(yī)院核苷類抗病毒性肝炎藥物使用影響分析
    沈潔,束艷,童寧,張小玉
    2022, 37(2):408-414.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2.034
    [摘要](536) [HTML](0) [PDF 879.52 K](1585)
    摘要:
    目的 分析南京中醫(yī)藥大學附屬南京醫(yī)院自2019年底開始執(zhí)行“4+7”帶量采購后對核苷類抗病毒性肝炎藥物使用情況的影響,為臨床藥學服務和醫(yī)院藥事管理提供參考。方法 采用回顧性分析方法,匯總南京中醫(yī)藥大學附屬南京醫(yī)院自2018年7月—2021年6月6種核苷類抗肝炎藥物的門診使用數(shù)據(jù),對用藥種類、消耗量、用藥頻度(DDDs)和日治療費用(DDC)等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 “4+7”集采前后,6種藥物總的消耗量提高了27.91%,銷售總金額降低了80.66%;進入集采的3種藥物阿德福韋酯片(阿甘定)、恩替卡韋片(木澤)、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片(倍信)的DDDs排名進入了前3位,DDC值也排進了前3,降價明顯;新上市的富馬酸丙酚替諾福韋片消耗量和銷售金額卻穩(wěn)步提高。結論 “4+7”集中采購可以有效降低醫(yī)院藥占比,切實減輕了部分患者的用藥負擔,促進醫(yī)院合理用藥,提升了醫(yī)?;鸬氖褂眯剩瑒?chuàng)新藥物也有長足發(fā)展空間。
    37  貝伐珠單抗相關不良反應的文獻分析
    徐雯靜,陳寧,甄健存
    2022, 37(2):415-419.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2.035
    [摘要](861) [HTML](0) [PDF 777.44 K](2061)
    摘要:
    目的 分析貝伐珠單抗不良反應(ADR)發(fā)生率、發(fā)生類型和嚴重程度,為臨床安全合理使用提供參考。方法 采用文獻計量分析的方法,以“貝伐珠單抗”“安維汀”“阿瓦斯汀”“avastin”“bevacizumab”“不良反應”“副作用”“adverse reaction”為關鍵詞,檢索萬方、中國知網(wǎng)、維普、PubMed、SpringerLink數(shù)據(jù)庫,采用Excel軟件建立數(shù)據(jù)庫,對ADR的類型、發(fā)生率及占比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 共納入文獻171篇,1 024例患者共出現(xiàn)1 634例貝伐珠單抗ADR。最常見的ADR類型為骨髓抑制、高血壓、蛋白尿、出血;嚴重程度較高的ADR為動靜脈栓塞、消化道穿孔、癲癇等。結論 臨床醫(yī)師或藥師在應用貝伐珠單抗治療相關疾病時,應重視其常見及嚴重的ADR。
    38  醫(yī)院機構管理系統(tǒng)在藥物臨床試驗中的運用和挑戰(zhàn)
    易紅紅,易銳,焦志海
    2022, 37(2):420-424.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2.036
    [摘要](1190) [HTML](0) [PDF 784.16 K](1413)
    摘要:
    隨著我國加入國際人用藥品注冊技術協(xié)調會(ICH),提高機構管理質量顯得尤為重要,手工記錄方式已不能滿足當前大數(shù)據(jù)時代信息化管理需求。鑒于此,軟件公司已基于信息化技術相繼開發(fā)出醫(yī)院機構管理系統(tǒng)并將其運用于機構管理。介紹當前醫(yī)院機構管理系統(tǒng)在臨床試驗中的運用,討論機構管理系統(tǒng)普及后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并提出應對措施,以供其他臨床試驗機構參考。
    39  芒柄花素藥理作用的研究進展
    白月,王紅芳,黃懷鵬
    2022, 37(2):425-432.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2.037
    [摘要](1827) [HTML](0) [PDF 801.18 K](2497)
    摘要:
    芒柄花素屬于異黃酮類化合物,是黃芪中異黃酮類化合物的代表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腫瘤、雌激素樣作用。對芒柄花素保護腦血管系統(tǒng)、保護心血管系統(tǒng)、抗腫瘤作用、對糖尿病心肌病的保護作用等進行了總結,以期為芒柄花素的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提供依據(jù)。
    40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治療藥物的研究進展
    王庚,田執(zhí)梁
    2022, 37(2):433-438.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2.038
    [摘要](500) [HTML](0) [PDF 772.65 K](1775)
    摘要: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是一組影響骨髓造血干細胞、祖細胞的克隆性疾病。近年來,隨著對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發(fā)病機制的深入研究產(chǎn)生了許多新型藥物。目前對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治療的藥物包括缺氧誘導因子脯氨酰羥化酶抑制劑、端粒酶抑制劑、剪切體抑制劑、異檸檬酸脫氫酶抑制劑、新型去甲基化劑、免疫檢測點抑制劑、針對TP53突變藥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劑、抗CD47的單克隆抗體。對這些藥物的作用機制、臨床使用情況進行了總結,為患者治療藥物的選擇提供參考。
    41  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抑制劑多靶點干預治療高血壓的研究進展
    秦夢云,楊威,呂媛媛,張明高,韓紅彥
    2022, 37(2):439-444.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2.039
    [摘要](1853) [HTML](0) [PDF 771.93 K](1509)
    摘要:
    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RAAS)是參與高血壓發(fā)病和維持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RAAS抑制劑治療高血壓被臨床廣泛應用,其中主要包括直接腎素抑制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和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它們作用于RAAS不同靶點,對RAAS抑制劑有效性的影響及其臨床應用地位和意義一直被人們所關注,因此對三者各靶點作用特點的進行總結,以揭示RAAS抑制劑多靶點干預的重要性和意義。

    當期目錄


    年第卷第

    文章目錄

    過刊瀏覽

    年份

    刊期

    瀏覽排行

    引用排行

    下載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