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后少妇被疯狂内射视频,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一,在线天堂新版资源www在线下载,中文字幕乱人伦高清视频,中字幕视频在线永久在线观看免费

2023年第38卷第8期文章目次

  • 顯示方式:
  • 簡潔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封面
    2023, 38(8):0-0.
    [摘要](165) [HTML](0) [PDF 3.34 M](825)
    摘要:
    2  目錄
    2023, 38(8):0-0.
    [摘要](162) [HTML](0) [PDF 707.90 K](1072)
    摘要:
    3  加速康復外科下硬膜外嗎啡復合丁丙諾啡用于胸腔鏡術后多模式鎮(zhèn)痛作用
    王華,沈會麗,董麗蘊,甄書青,趙廣平,陳永學,王新波,李建華
    2023, 38(8):1817-1821.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3.08.001
    [摘要](689) [HTML](0) [PDF 1.19 M](1099)
    摘要:
    目的 探討加速康復外科(ERAS)下硬膜外鹽酸嗎啡注射液復合鹽酸丁丙諾啡注射液用于胸腔鏡術后多模式鎮(zhèn)痛。方法 選取2019年10月-2022年10月邯鄲市中心醫(yī)院行胸腔鏡手術100例患者,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50例。所有患者進行ERAS干預。對照組患者硬膜外鹽酸嗎啡注射液體復合注射用帕瑞昔布鈉,治療組患者硬膜外鹽酸嗎啡注射液復合鹽酸丁丙諾啡注射液。鎮(zhèn)痛至術后72 h。比較兩組鎮(zhèn)痛效果、炎癥反應、鎮(zhèn)痛泵使用和不良反應情況。結果 術后4、24、48、72 h兩組靜息和活動時VAS評分均明顯降低(P<0.05);治療組術后4、24、48、72 h靜息和活動時V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術后72 h,兩組血清白細胞介素-6(IL-6)、C反應蛋白(CRP)、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顯下降(P<0.05),且治療組血清IL-6、CRP、TNF-α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鎮(zhèn)痛泵按壓次數、嗎啡累積使用量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ERAS下硬膜外鹽酸嗎啡注射液復合鹽酸丁丙諾啡注射液對胸腔鏡手術后具有良好的鎮(zhèn)痛作用,能夠改善炎癥反應,降低鎮(zhèn)痛泵按壓次數和嗎啡累積使用量,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4  丁丙諾啡復合羅哌卡因對髖部骨折手術患者鎮(zhèn)痛和髖關節(jié)活動度的影響
    崔軍,劉亞兵,武莉,李婧
    2023, 38(8):1822-1825.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3.08.002
    [摘要](600) [HTML](0) [PDF 1.04 M](1034)
    摘要:
    目的 考察鹽酸丁丙諾啡注射液復合鹽酸羅哌卡因注射液用于髂筋膜間隙阻滯對老年患者髖部骨折手術術后鎮(zhèn)痛效果。方法 選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在中化二建集團醫(yī)院行髖部骨折手術62例患者,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31例。超聲引導下行髂筋膜間隙阻滯。對照組注入0.25%鹽酸羅哌卡因注射液40 mL。治療組注入0.15 mg鹽酸丁丙諾啡注射液+0.25%鹽酸羅哌卡因注射液40 mL。記錄兩組術后12、24、36、48、60、72 h各時間點靜息和活動狀態(tài)下的VAS評分和術后7 d髖關節(jié)活動度(ROM)。結果 與同組24 h靜息狀態(tài)和活動狀態(tài)比較,36、48、60、72 h時對照組和治療組VAS評分均顯著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術后靜息狀態(tài)VAS評分在12、24、36、48 h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在12、24、36、48、60、72 h術后活動狀態(tài)VA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同組1 d比較,術后7 d每日髖關節(jié)ROM均顯著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同期比較,治療組術后7 d每日髖關節(jié)ROM均顯著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鹽酸丁丙諾啡注射液復合鹽酸羅哌卡因注射液用于髂筋膜間隙阻滯對老年患者髖部骨折手術可減輕術后疼痛,延長鎮(zhèn)痛時間,有利于早期功能鍛煉。
    5  丁丙諾啡復合羅哌卡因對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后鎮(zhèn)痛的影響
    王園,朱云章,王宇,崔美玲
    2023, 38(8):1826-1830.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3.08.003
    [摘要](376) [HTML](0) [PDF 1.11 M](971)
    摘要:
    目的 探討鹽酸丁丙諾啡注射液復合鹽酸羅哌卡因注射液收肌管阻滯用于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后鎮(zhèn)痛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擇2022年4~10月沈陽市骨科醫(yī)院擇期全麻下行單側前交叉韌帶重建手術治療的40例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4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20例。兩組均在超聲引導下行收肌管阻滯,對照組注射0.5%鹽酸羅哌卡因注射液20 mL+生理鹽水1 mL,治療組注射0.5%鹽酸羅哌卡因注射液20 mL+鹽酸丁丙諾啡注射液1 mL(0.15 mg)。分別記錄兩組患者術后2、6、12、24 h的VAS評分、鎮(zhèn)痛持續(xù)時間和鎮(zhèn)痛藥物用量。結果 治療組患者術后12、24 h靜息和運動V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的鎮(zhèn)痛持續(xù)時間顯著長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術后24 h地佐辛用量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鹽酸丁丙諾啡注射液可作為鹽酸羅哌卡因注射液收肌管阻滯的輔助藥,為前交叉韌帶重建手術提供滿意的術后鎮(zhèn)痛,且術后并發(fā)癥少,有利于患者的術后康復。
    6  丁丙諾啡復合氟哌利多用于胸科手術術后靜脈自控鎮(zhèn)痛研究
    甄書青
    2023, 38(8):1831-1835.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3.08.004
    [摘要](209) [HTML](0) [PDF 1.13 M](956)
    摘要:
    目的 探討鹽酸丁丙諾啡注射液復合氟哌利多注射液用于胸科術后靜脈自控鎮(zhèn)痛(PCIA)。方法 選取2022年5月-2023年2月在邯鄲市中心醫(yī)院擇期全麻下行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的100例患者,所有患者按照計算機隨機數字表法分為丁丙諾啡組和舒芬太尼組,每組各50例。手術結束前30 min,丁丙諾啡組給予鹽酸丁丙諾啡注射液3 μg/kg,舒芬太尼組給予枸櫞酸舒芬太尼注射液15 μg。術后兩組患者均采用PCIA,丁丙諾啡組:鹽酸丁丙諾啡注射液15 μg/kg+氟哌利多注射液2 mg+0.9%氯化鈉稀釋至150 mL;舒芬太尼組:枸櫞酸舒芬太尼注射液2.5 μg/kg+氟哌利多注射液2 mg+0.9%氯化鈉稀釋至150 mL。比較術畢(T0)、術后2 h(T1)、4 h(T2)、6 h(T3)、12 h(T4)、24 h(T5)、48 h(T6)靜息和咳嗽時的VAS評分。記錄拔出氣管導管時兩組血流動力學波動情況。比較術后24、48 h的QoR-15評分、曲馬多鎮(zhèn)痛補救量、PCIA泵按壓次數、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 兩組術后靜息和咳嗽時2 h(T1)、4 h(T2)、6 h(T3)、12 h(T4)、24 h(T5)、48 h(T6)的VAS評分均低于術畢(T0)(P<0.05)?;颊甙纬鰵夤軐Ч軙r丁丙諾啡組患者的血流動力學波動小于舒芬太尼組(P<0.05)。丁丙諾啡組惡心嘔吐、呼吸抑制發(fā)生例數少于舒芬太尼組(P<0.05)。結論 鹽酸丁丙諾啡注射液合氟哌利多注射液在胸科圍術期能減輕蘇醒拔管時機體的應激反應,呼吸抑制、惡心嘔吐發(fā)生率低,用于術后鎮(zhèn)痛可達到良好的鎮(zhèn)痛效果和理想的恢復質量。
    7  歐前胡素阻斷Noxs-ROS通路抑制MKN-45及HT-29細胞增殖活性
    雍素云,史先鵬,周楠,周永春,張雪婷
    2023, 38(8):1836-1842.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3.08.005
    [摘要](584) [HTML](0) [PDF 1.60 M](1199)
    摘要:
    目的 探討歐前胡素對人胃癌細胞(MKN-45)和人結腸癌細胞(HT-29)中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Noxs)-活性氧(ROS)氧化應激通路的作用及對腫瘤細胞增殖活性的影響。方法 MKN-45和HT-29細胞經過不同濃度(3、10、30、100 μmol/L)的歐前胡素及陽性對照二苯基氯化碘鹽(DPI)處理后,使用CCK8法檢測細胞增殖活性,使用DHE熒光探針檢測細胞內ROS水平,使用Western blotting檢測細胞內Nox1、Nox2、Nox3、Nox4、Nox5家族蛋白表達。結果 CCK8法結果顯示,歐前胡素可濃度相關性地抑制MKN-45和HT-29細胞增殖活性;DHE熒光探針法結果顯示,歐前胡素干預可使MKN-45和HT-29細胞熒光強度明顯減弱,ROS水平降低;Western blotting結果顯示,給予歐前胡素可使MKN-45細胞Nox1、Nox2、Nox3、Nox4、Nox5蛋白表達水平顯著降低(P<0.05、0.01、0.001),使HT-29細胞Nox1、Nox2蛋白表達水平顯著降低(P<0.05、0.01)。結論 歐前胡素可通過抑制MKN-45和HT-29細胞中Noxs-ROS通路,誘導細胞增殖活性下降,發(fā)揮抗腫瘤作用。
    8  芒果苷單鈉鹽對高膽固醇血癥大鼠肝脂質代謝及PCSK9/LDLR途徑的影響
    宋紅巖,王樹根,李夢冉,楊曉暉,李然,馬曉迎
    2023, 38(8):1843-1849.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3.08.006
    [摘要](736) [HTML](0) [PDF 1.59 M](1043)
    摘要:
    目的 觀察芒果苷單鈉鹽對高膽固醇血癥大鼠肝脂質代謝及前蛋白轉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低密度脂蛋白受體(LDLR)的作用。方法 選取SD大鼠40只,將其按體質量隨機分為對照組、模型組、阿托伐他汀鈣片組、芒果苷單鈉鹽組,每組10只。除對照組外,其余各組采用高脂飼料喂養(yǎng)法建立高膽固醇血癥模型。造模成功后,阿托伐他汀鈣片組ig阿托伐他汀鈣片5 mg/kg,芒果苷單鈉鹽組ig 80 mg/kg芒果苷單鈉鹽,給藥8周后,觀察各組體質量及肝臟指數變化,生化法檢測各組血脂指標[三酰甘油(TG)、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腎功能、血清酶指標[肌酐(CRE)、血清尿素(UREA)、肌酸激酶(CK)、乳酸脫氫酶(LDH)]及肝組織游離膽固醇(FC)、總膽汁酸(TBA)的含量,蘇木精-伊紅染色(HE)觀察大鼠肝組織形態(tài)學變化,RT-PCR檢測肝組織中白細胞介素-1β(IL-1β)和CD68 mRNA表達,Western blotting及RT-PCR檢測肝組織中PCSK9、LDLR的蛋白及mRNA表達。結果 與模型組相比,各給藥組大鼠體質量和肝臟指數明顯降低(P<0.05);血清中TC、LDL-C及CRE、UREA、CK、LDH水平顯著降低,HDL-C水平顯著升高(P<0.05);肝組織中FC含量降低,TBA含量升高(P<0.05);肝臟脂肪變性改善明顯;肝組織I L-1βCD68 mRNA表達明顯減少(P<0.05),同時顯著降低了PCSK9的蛋白和mRNA水平,提升了LDLR的蛋白和mRNA水平(P<0.05)。結論 芒果苷單鈉鹽可有效調節(jié)高膽固醇血癥大鼠肝膽固醇代謝,減輕高脂造成的心腎功能損害,其作用可能與調節(jié)肝臟PCSK9/LDLR信號通路的表達,改善脂質代謝紊亂相關。
    9  加蘭他敏介導Nrf2/HO-1信號通路對慢性高眼壓大鼠視網膜神經節(jié)細胞損傷的保護作用
    米娜瓦爾·哈帕爾,地力努爾·吐爾遜江,滿爾哈巴·海如拉
    2023, 38(8):1850-185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3.08.007
    [摘要](548) [HTML](0) [PDF 1.28 M](1146)
    摘要:
    目的 探討加蘭他敏介導核因子E2相關因子2(Nrf2)/血紅素氧合酶-1(HO-1)信號通路對慢性高眼壓大鼠視網膜神經節(jié)細胞(RGCs)損傷的影響及其機制。方法 48只SD大鼠隨機分為假手術組、模型組、加蘭他敏組、加蘭他敏+ML385組,每組12只。假手術組大鼠進行手術操作但不烙閉鞏膜靜脈,其余各組大鼠采用鞏膜上靜脈烙閉法建立慢性高眼壓大鼠模型。加蘭他敏組大鼠ip 4 mg/kg加蘭他敏溶液;加蘭他敏+ML385組大鼠ip 4 mg/kg加蘭他敏溶液和30 mg/kg ML385。采用便攜式動物眼壓計測定眼壓;蘇木精-伊紅(HE)染色觀察視網膜組織形態(tài)及RGCs數量;TUNEL染色檢測RGCs凋亡情況;試劑盒法檢測視網膜組織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過氧化氫酶(CAT)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檢測視網膜組織中Nrf2、HO-1蛋白表達。結果 與模型組相比,加蘭他敏組大鼠眼壓降低,視網膜組織病理損傷得到改善,RGCs數量增多,RGCs凋亡率降低,視網膜組織中SOD、CAT活性以及Nrf2、HO-1蛋白表達水平均升高,MDA含量降低(P<0.05)。與加蘭他敏組相比,加蘭他敏+ML385組大鼠眼壓升高,視網膜組織病理損傷加重,RGCs數量減少,RGCs凋亡率升高,視網膜組織中SOD、CAT活性以及Nrf2、HO-1蛋白表達水平均降低,MDA含量顯著升高(P<0.05)。結論 加蘭他敏可能通過激活Nrf2/HO-1信號通路減輕慢性高眼壓大鼠RGCs損傷。
    10  羥氯喹抑制TLR9/MyD88/NF-κB通路減輕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小鼠腎損傷作用
    王莉平,郭金明,付永濤,張娜,張紅霞,許冰
    2023, 38(8):1857-1864.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3.08.008
    [摘要](689) [HTML](0) [PDF 1.82 M](992)
    摘要:
    目的 探討羥氯喹對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小鼠腎損傷的影響,并基于Toll樣受體9/髓樣分化因子88/核因子-κB(TLR9/MyD88/NF-κB)信號通路探索其潛在機制。方法 采用ip降植烷的方法構建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雌性小鼠模型,設模型組、羥氯喹(ig 80 mg/kg)組、TLR9抑制劑(ODN2088,ip 4 mg/kg)組、羥氯喹+ODN2088組,另設對照組,每組8只。分別1次/d連續(xù)給藥5周后采集標本,稱體質量、腎臟質量并計算腎臟指數(RI),檢測24 h尿蛋白量(24 h-UTP)和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蘇木精-伊紅染色法(HE)和Masson染色觀察腎組織病變和纖維化程度,進行病理評分和膠原容積分數(CVF);檢測腎組織干擾素-γ(IFN-γ)、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2(IL-2)、白細胞介素-4(IL-4)水平;RT-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檢測腎組織TLR9、MyD88、NF-κB p65 mRNA和蛋白表達。結果 與模型組比較,羥氯喹組、ODN2088組和HCQ+ODN2088組小鼠體質量顯著升高,RI、24 h-UTP、血清Scr、BUN水平均顯著降低(P<0.05);腎組織病變和纖維化狀況均明顯改善,腎小球、腎小管病理評分和CVF均顯著降低(P<0.05);腎組織IFN-γ、TNF-α、IL-4水平顯著降低,IL-2水平顯著升高(P<0.05);腎組織TLR9、MyD88、NF-κB p65 mRNA和蛋白表達量均顯著降低(P<0.05)。羥氯喹+ODN2088組對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小鼠各檢測指標的影響顯著優(yōu)于羥氯喹組和ODN2088組(P<0.05)。結論 羥氯喹對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小鼠腎損傷具有保護作用,其機制可能與抑制TLR9/MyD88/NF-κB信號通路,減輕炎癥反應有關。
    11  補脾消積口服液對脾虛食積小鼠胃腸功能及腸道菌群結構的影響
    王欣,史磊磊,張雨涵,李溪,張雪航,曾憲軍,劉繼平
    2023, 38(8):1865-1871.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3.08.009
    [摘要](687) [HTML](0) [PDF 1.54 M](1055)
    摘要:
    目的 探究補脾消積口服液對脾虛食積型小鼠胃腸功能及腸道菌群結構的影響。方法 100只昆明小鼠隨機分為空白組、模型組、小兒健脾丸組(2.7 g/kg)及補脾消積口服液低、高(6、12 mL/kg)劑量組,除空白組外,其余小鼠通過冰水及甘油ig聯合飲食失節(jié)方法造成脾虛食積模型,造模40 d后,給藥組連續(xù)ig給藥10 d,空白及模型組小鼠灌胃等體積生理鹽水。給藥結束后測定各組小鼠小腸推進率及胃內殘留率;酶聯免疫吸附測定法(ELISA)檢測各組小鼠血清中胃泌素(GAS)、胃動素(MTL)及血管活性腸肽(VIP)水平;蘇木素-伊紅(HE)染色法觀察各組小鼠胃腸組織形態(tài)學;基于16S RNA高通量測序技術分析各組小鼠腸道菌群結構。結果 與空白組比較,模型組小鼠小腸推進率顯著降低(P<0.05),胃內殘留率顯著升高(P<0.05),胃黏膜輕微充血,腺體排列紊亂,部分上皮細胞脫落破壞腸絨毛變短且不規(guī)則脫落較嚴重絨毛數量減少,血清中GAS及MTL水平顯著降低(P<0.05),VIP水平顯著升高(P<0.01),腸道菌群多樣性降低;與模型組比較,補脾消積口服液低劑量組小鼠小腸推進率顯著升高(P<0.01)、胃內殘留率顯著降低(P<0.05),胃腸黏膜較完整,腺體及腸絨毛排列整齊,層次清晰,血清中GAS及MTL水平顯著升高(P<0.05、0.01),VIP水平顯著降低(P<0.05),腸道菌群多樣性提升,有益菌擬桿菌門豐度增加(P<0.05)、有害菌厚壁菌門豐度降低(P<0.05)。結論 補脾消積口服液可調節(jié)脾虛食積證小鼠的胃腸功能,其機制可能與改善胃腸組織形態(tài)、調節(jié)胃腸激素水平、恢復腸道菌群結構有關。
    12  基于網絡藥理學和分子對接研究黃芩治療白癜風的作用機制
    劉浩,楊洪柳,柳志誠,王文琪,梁敬臣,劉永剛
    2023, 38(8):1872-1880.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3.08.010
    [摘要](670) [HTML](0) [PDF 1.70 M](1017)
    摘要:
    目的 利用網絡藥理學方法研究黃芩治療白癜風的作用靶點和機制。方法 使用中藥系統(tǒng)藥理學數據庫與分析平臺(TCMSP)篩選得到黃芩中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點,通過SwissTargetPrediction數據庫檢索補充各個活性成分的作用靶點;通過OMIM、GeneCards數據庫獲取白癜風的相關靶點,與活性成分作用靶點取交集;將黃芩活性成分和白癜風的交集靶點導入String數據庫構建靶點間的蛋白相互作用(PPI)網絡;利用Cytoscape 3.9.1軟件,構建"黃芩-活性成分-白癜風靶點"網絡并篩選核心靶點;使用Metascape數據庫對潛在作用靶點進行基因本體論(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與基因組百科全書(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Tools 1.5.7軟件進行分子對接驗證并使用PyMol軟件對結果進行可視化處理。結果 共篩選得到黃芩素、漢黃芩素、刺槐素、木蝴蝶素a、表小檗堿、去甲漢黃芩素、5,7,4'-三羥基-8-甲氧基黃酮等36個活性成分,作用于3 868個潛在靶點,白癜風相關靶點1 349個,黃芩-白癜風的交集靶點113個;PPI網絡分析得到腫瘤蛋白P53(TP53)、絲氨酸/蘇氨酸蛋白激酶1(AKT1)、信號轉導和轉錄激活因子3(STAT3)、腫瘤壞死因子(TNF)、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白細胞介素-6(IL-6)、胱天蛋白酶3(CASP3)、雌激素受體(ESR1)共8個核心作用靶點;GO和KEGG富集分析顯示,黃芩治療白癜風主要涉及胰腺癌、內分泌抵抗、神經營養(yǎng)素信號通路、細胞凋亡、乙型肝炎、細胞衰老等信號通路。分子對接結果顯示黃芩素、漢黃芩素、刺槐素、木蝴蝶素a、表小檗堿、去甲漢黃芩素、5,7,4'-三羥基-8-甲氧基黃酮7個核心成分與核心靶點具有較好的結合能。結論 黃芩可能通過調控內分泌、神經、細胞衰老和凋亡以及炎癥等方面發(fā)揮治療白癜風的作用,為后續(xù)研究黃芩治療白癜風提供參考。
    13  基于網絡藥理學及實驗驗證補骨脂乙素治療2型糖尿病的作用機制
    劉曉然,李志齊,李雅娜,姜文國,夏振紅
    2023, 38(8):1881-1890.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3.08.011
    [摘要](624) [HTML](0) [PDF 1.79 M](1216)
    摘要:
    目的 通過網絡藥理學與實驗驗證相結合的方法探究補骨脂乙素治療2型糖尿病的作用機制。方法 使用ECTM、SwissTargetPrediction、PubChem數據庫預測補骨脂乙素的作用靶點,使用GeneCards數據庫預測2型糖尿病的潛在靶點。使用Venn數據庫進行靶點交互分析,通過STRING數據庫計算蛋白相互網絡關系(PPI),通過Cytoscape 3.9.1插件MCODE和Cytohubba篩選核心靶點。通過DAVID數據庫進行基因本體(GO)和京都基因與基因組百科全書(KEGG)途徑的富集分析。建立胰島素抵抗的HepG2細胞模型,通過2-NBDG檢測細胞對葡萄糖攝取的能力,通過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檢測網絡藥理學預測的磷脂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號通路相關mRNA及蛋白表達。結果 補骨脂乙素和2型糖尿病共同作用的基因92個,PPI網絡(交互得分 ≥ 0.150)包含補骨脂乙素和2型糖尿病共同目標的86個節(jié)點和379個"邊"。在MCODE和Cytohubba的篩選結果交叉后,獲得了35個共同靶點。聚類分析表明,補骨脂乙素作用于2型糖尿病涉及PI3K/Akt信號通路等多種途徑及細胞氧化還原反應等多種細胞進程。補骨脂乙素顯著增強了胰島素抵抗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取能力(P<0.05、0.01)。與模型組相比,補骨脂乙素處理后顯著增加了胰島素受體(INS-R)、胰島素受體底物1(IRS1)、葡萄糖轉運蛋白2(GLUT2)、PI3K、Akt mRNA的表達(P<0.01、0.001)。與模型組相比,二甲雙胍組和補骨脂乙素組的INS-R、IRS1、GLUT2、Akt、PI3K、p-Akt、p-PI3K的蛋白表達顯著上調(P<0.05、0.01、0.001)。結論 補骨脂乙素可能通過PI3K/Akt信號通路增加胰島素抵抗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取能力,發(fā)揮其抗2型糖尿病作用。
    14  基于網絡藥理學和實驗驗證探討大蒜抗幽門螺桿菌感染的作用機制
    何銀,陳紅梅,陳晨,潘艷麗,米雪,胡志林
    2023, 38(8):1891-1897.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3.08.012
    [摘要](625) [HTML](0) [PDF 1.67 M](1301)
    摘要:
    目的 基于網絡藥理學和分子對接研究探討大蒜Allii Sativi Bulbus抗幽門螺桿菌(Hp)感染的活性成分及可能的作用機制,并通過體外抑菌試驗驗證大蒜素對Hp菌株的抗菌活性。方法 利用HERB數據庫獲取大蒜的活性成分,并通過PharmMapper、Swiss Target Prediction、BATMAN-TCM數據庫獲取活性成分靶點并構建"藥物-成分-靶點"網絡,篩選出主要活性成分。通過GeneCards、OMIM、DRUGBANK和DisGeNET數據庫收集與Hp感染相關的靶點,取藥物與疾病靶點交集,篩選出潛在靶點。利用STRING數據庫獲取潛在靶點的互作關系,并在Cytoscape中構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網絡,篩選出核心靶點。在DAVID數據庫中進行潛在靶點的基因本體論(GO)生物分析與京都基因與基因組百科全書(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過Autodock進行活性成分與核心靶點的分子對接。用體外抗菌試驗檢測大蒜素的抗Hp活性。結果 共篩選出36個大蒜活性成分,291個潛在靶點,PPI網絡分析得到腫瘤蛋白p53(TP53)、酪氨酸蛋白激酶(SRC)、信號傳導和轉錄激活蛋白3(STAT3)、熱休克蛋白90α家族A類成員1(HSP90AA1)、絲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3)5個核心靶點。GO分析得到954個生物過程,KEGG分析得到176條通路。分子對接結果顯示,大蒜活性成分均與核心靶點有較好的結合能力。體外抑菌試驗顯示大蒜素對3株Hp菌均有抑菌活性,最小抑菌濃度為2 mg/mL。結論 大蒜中的活性成分可能通過作用于TP53、SRC、STAT3、HSP90AA1、MAPK3 5個核心靶點參與Hp感染相關過程,其機制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叉頭框蛋白O(FoxO)、低氧誘導因子-1(HIF-1)等信號通路有關,且大蒜素對Hp菌有抑菌活性。
    15  基于網絡藥理學及分子對接技術探討柏子養(yǎng)心丸治療失眠癥的作用機制
    馬貝貝,田穎穎,楊海潤,王婷婷,張志聰,楊碩,曹欣垚,左澤平,王志斌
    2023, 38(8):1898-1909.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3.08.013
    [摘要](603) [HTML](0) [PDF 3.53 M](2000)
    摘要:
    目的 采用網絡藥理學方法及分子對接技術探討柏子養(yǎng)心丸治療失眠癥的潛在分子機制。方法 通過TCMSP數據庫收集柏子養(yǎng)心丸的主要化學成分,經ADME篩選活性化合物并獲取其作用靶點;搜索GeneCards、OMIM、PharmGKB、TTD、DrugBank數據庫歸并失眠癥相關疾病基因;使用R語言程序對藥物與疾病靶點取交集并上傳至STRING平臺構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網絡,應用Cytoscape軟件進一步判別其核心模塊;基于R語言平臺對交集靶點進行基因本體(GO)功能與京都基因與基因組百科全書(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軟件構筑"柏子養(yǎng)心丸活性成分-失眠癥基因"網絡,并使用CytoNCA工具分析其關鍵藥效組分與核心靶點;運用AutoDock套件進行網絡關鍵成分與靶點的分子對接驗證,并追溯PPI核心模塊與其關聯成分實行潛在成分與靶標的二次挖掘。結果 共篩選出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黃芩素、柚皮素、β-谷甾醇、豆甾醇、7-O-甲基異微凸劍葉莎醇、7-甲氧基-2-甲基異黃酮等柏子養(yǎng)心丸的有效成分,治療失眠癥的作用靶點為前列腺素內過氧化物合酶2(PTGS2)、雌激素受體1(ESR1)、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PPARG)、環(huán)加氧酶1(PTGS1)等,各靶點與對應成分的對接活性較強。生物學通路主要涉及神經活性配體-受體相互作用通路、神經退行性變-多種疾病通路、脂質和動脈粥樣硬化通路等。結論 從多角度全方位闡明柏子養(yǎng)心丸以"多成分、多靶點、多途徑"的模式干預失眠癥的潛在機制,可為其質量標準完善和機制深入考察夯實基礎。
    16  基于網絡藥理學和分子對接技術探討黃芩治療糖尿病心肌病的作用機制
    孫玉鳳,葛卓琦,李銀洛,白雪,林淑嫻,陳琦
    2023, 38(8):1910-1918.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3.08.014
    [摘要](627) [HTML](0) [PDF 1.84 M](1109)
    摘要:
    目的 運用網絡藥理學方法和分子對接技術探討黃芩抗糖尿病心肌病的活性成分及潛在的作用機制,為后續(xù)開展實驗研究提供生物信息學基礎。方法 通過TCMSP數據庫及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數據搜集黃芩活性成分與靶點;采用GeneCards、OMIM數據庫查找糖尿病心肌病相關靶點;利用Venny 2.1.0獲取藥物和糖尿病心肌病的交集靶點;借助String平臺和Cytoscape 3.9.0軟件拓撲分析并篩選出核心成分及靶點;利用DAVID數據庫進行黃芩治療糖尿病心肌病靶點基因本體(GO)分析和基因組百科全書(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AutoDock 1.5.7和PyMOL 2.4.1軟件進行分子對接及可視化作圖。結果 共篩選出36個黃芩活性成分,與糖尿病心肌病的151個交集靶點。GO富集分析得到775條生物過程,167條分子功能,86條細胞組分;KEGG通路分析得到169條,其中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及其受體(AGE-RAGE)、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腫瘤壞死因子(TNF)、低氧誘導因子-1(HIF-1)是較關鍵的通路。分子對接結果顯示,漢黃芩素、黃芩素、表小檗堿、黃芩新素等與Akt1、TNF、甘油醛-3-磷酸脫氫酶(GAPDH)、白細胞介素-6(IL-6)蛋白等有較強的相互作用,其中與黃芩素結合性最好。結論 黃芩對糖尿病心肌病的治療作用可能是漢黃芩素、黃芩素、表小檗堿、黃芩新素等活性成分通過調控Akt1、TNF、GAPDH、IL-6等靶點,作用于AGE-RAGE、PI3K-Akt、MAPK等信號通路來實現的。
    17  基于網絡藥理學探討金釵石斛和霍山石斛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作用機制
    李莉,宋琳,安淑榮,樸鐘源,楚魏,柯秋怡
    2023, 38(8):1919-1928.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3.08.015
    [摘要](530) [HTML](0) [PDF 1.78 M](1415)
    摘要:
    目的 基于網絡藥理學探討及比較金釵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和霍山石斛D. huoshanense活性成分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作用機制。方法 基于中國知網、萬方和PubMed數據庫收集金釵石斛、霍山石斛的有效成分;PubChem平臺查詢活性成分結構;SwissADME平臺篩選金釵石斛、霍山石斛活性成分的靶點;SwissTartgetPrediction平臺預測各活性成分的作用靶點;GeneCards和OMIM數據庫檢索阿爾茨海默病相關靶點;Cytoscape 3.9.1構建"活性成分-疾病-靶點"網絡圖;String數據庫分析并構建藥物與疾病的蛋白質相互作用(PPI)網絡;利用Metascape進行基因本體(GO)功能及京都基因與基因組百科全書(KEGG)通路富集分析。結果 共獲得金釵石斛有效成分84個,核心成分為crepidatin、N-isopentenyl-6-hydroxydendroxinium、3-O-methylgigantol等;霍山石斛有效成分56個,核心成分為erianin、dendrocrepine、dendrocandin U等;金釵石斛和霍山石斛映射疾病靶點分別為255、243個,共同靶點208個,核心靶點為蛋白激酶B(Akt)、甘油醛-3-磷酸脫氫酶(GAPDH)、白蛋白(ALB)等;GO功能和KEGG富集分析結果顯示,金釵石斛、霍山石斛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共同作用部位主要在樹突;主要通路為磷脂酰肌醇-3-羥激酶(PI3K)-Akt信號通路、神經退行性變的途徑-多種疾病、阿爾茨海默病通路等。此外,金釵石斛可作用于神經元細胞體,調節(jié)Toll樣受體信號通路;霍山石斛可作用于軸突,調節(jié)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號通路。結論 金釵石斛與霍山石斛都可能通過不同成分和不同通路治療阿爾茨海默病。
    18  銀杏葉提取物的樹脂柱色譜脫酸工藝研究
    畢艷艷,劉健,聶宗恒,王立友,周娜,郭田甜,蔣金星,郝大偉
    2023, 38(8):1929-1934.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3.08.016
    [摘要](628) [HTML](0) [PDF 1.24 M](977)
    摘要:
    目的 優(yōu)化樹脂柱色譜法脫除銀杏葉提取物中總銀杏酸的最佳工藝。方法 通過單因素和響應面法實驗,以體積流量、洗脫劑乙醇體積分數、洗脫液接收體積為考察因素,以銀杏葉提取物中總銀杏酸去除率、總黃酮轉移率和提取物收率的綜合評分為指標,優(yōu)化樹脂柱色譜法脫除總銀杏酸最佳工藝。結果 最佳工藝參數為體積流量1.2 BV/h,洗脫劑乙醇體積分數70%,洗脫液接收體積3 BV。結論 本工藝穩(wěn)定、可行、重復性好,可作為銀杏葉提取物樹脂柱色譜脫酸工藝。
    19  阿普斯特片在健康受試者中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程玲,秦月雯,楊藝茜,王勇,李劍,徐滿
    2023, 38(8):1935-1942.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3.08.017
    [摘要](607) [HTML](0) [PDF 1.56 M](1043)
    摘要:
    目的 評價阿普斯特片受試制劑和參比制劑在健康受試者中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采用單中心、隨機、開放、兩制劑、兩序列、兩周期交叉設計。受試者空腹或餐后口服30 mg阿普斯特片受試制劑或參比制劑,清洗期為7 d。采用HPLC-MS/MS法測定人血漿中阿普斯特,采用Phoenix WinNonlin軟件(8.2版本)進行藥動學參數的計算,根據每個受試者的個體血藥濃度,采用非房室模型計算阿普斯特的藥動學參數。結果 阿普斯特片空腹和餐后試驗受試制劑和參比制劑的主要藥動學參數峰濃度(Cmax)、藥時曲線下面積(AUC0-t)、AUC0-∞的幾何均值比的90%置信區(qū)間均落在80.00%~125.00%等效區(qū)間。結論 阿普斯特片受試制劑和參比制劑在健康受試者空腹和餐后狀態(tài)下具有生物等效性。
    20  依達拉奉右莰醇聯合腦蛋白水解物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研究
    李培,饒國敏,王玉松,孔祥慧,駱泓潔,王素潔,張志杰,李健
    2023, 38(8):1943-1947.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3.08.018
    [摘要](1126) [HTML](0) [PDF 1.13 M](1173)
    摘要:
    目的 探討依達拉奉右莰醇聯合腦蛋白水解物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唐山市工人醫(yī)院收治的84例急性腦梗死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42例。對照組患者靜脈滴注予腦蛋白水解物注射液,取250 mL生理鹽水,加入腦蛋白水解物注射液10 mL,1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靜脈滴注依達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濃溶液,15 mL加入100 mL生理鹽水,2次/d。兩組均連續(xù)用藥2周。觀察兩組的臨床療效,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分、神經生長因子(NGF)、基質金屬蛋白酶-9(MMP-9)及N-末端腦鈉肽前體(NT-proBNP)的變化情況。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總有效率是92.86%,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1.73%(P<0.05)。治療1、2周兩組NIHSS評分均較治療前有所下降(P<0.05),且治療組下降程度更明顯(P<0.05)。治療后,兩組血清NGF較治療前顯著上升,MMP-9、NT-proBNP水平均較治療前下降(P<0.05),且治療組血清細胞因子水平改善更顯著(P<0.05)。結論 依達拉奉右莰醇聯合注射用腦蛋白水解物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顯著,能有效促進患者神經功能恢復,可以提高血清NGF,降低MMP-9及NT-proBNP水平,且安全性可靠,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21  頸痛顆粒聯合替扎尼定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療效觀察
    黃淑偉,田紅杰,郭志勇,王瓊
    2023, 38(8):1948-1952.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3.08.019
    [摘要](696) [HTML](0) [PDF 1.12 M](1173)
    摘要:
    目的 探討頸痛顆粒聯合鹽酸替扎尼定片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漯河市郾城區(qū)中醫(yī)院收治的82例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41例。對照組口服鹽酸替扎尼定片,3次/d,2片/次。治療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餐后半小時開水沖服頸痛顆粒,1袋/次,3次/d。兩組患者連續(xù)治療6周。觀察兩組的臨床療效,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臂疼痛程度、頸椎功能障礙程度、頸部活動度和全血比黏度、血漿比黏度、纖維蛋白原水平。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的總有效率為95.12%,明顯高于對照組的總有效率78.05%,組間差異顯著(P<0.05)。治療后,兩組的VAS、NDI評分均明顯降低(P<0.05),治療組的VAS、NDI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頸部左右旋轉、左右側屈的活動度顯著升高(P<0.05),且治療組頸部左右旋轉、左右側屈的活動度較對照組升高更明顯(P<0.05)。治療后,兩組的全血比黏度、血漿比黏度、纖維蛋白原低于治療前(P<0.05),且治療后治療組的全血比黏度、血漿比黏度、纖維蛋白原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頸痛顆粒聯合鹽酸替扎尼定片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療效顯著,能降低患者手臂疼痛程度和頸椎功能障礙程度,提高頸部活動度,改善血液流變學水平,且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
    22  魯拉西酮聯合舒必利治療精神分裂癥的臨床研究
    朱仁杰,姜華,徐璐,程飛
    2023, 38(8):1953-1957.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3.08.020
    [摘要](668) [HTML](0) [PDF 1.12 M](1156)
    摘要:
    目的 探討鹽酸魯拉西酮片聯合舒必利片治療精神分裂癥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20年2月-2022年11月在上海市靜安區(qū)精神衛(wèi)生中心就診的12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按照計算機隨機排列法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60例。對照組患者口服舒必利片,首次劑量1片/次,3次/d,治療7 d后增加至3片/次,3次/d。治療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鹽酸魯拉西酮片,1片/次,1次/d。兩組患者連續(xù)治療2個月。觀察兩組的臨床療效,比較兩組的陽性與陰性癥狀量表(PANSS)評分、精神分裂癥生活質量量表(SQLS)評分以及血清中催乳素(PRL)、白細胞介素-6(IL-6)、白細胞介素-17(IL-17)水平。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的總有效率為91.67%,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78.33%,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的PANSS各項評分均顯著降低(P<0.05),且治療組PANSS各項評分較對照組更低(P<0.05)。治療后,兩組的SQLS各項評分顯著降低(P<0.05),治療組SQLS各項評分降低程度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的血清PRL水平高于治療前,血清IL-6、IL-17水平低于治療前(P<0.05);治療后,治療組的血清IL-6、IL-17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鹽酸魯拉西酮片聯合舒必利片可提高精神分裂癥的臨床療效,減輕患者精神癥狀,提高生活質量,減輕炎癥反應,且藥物安全性良好。
    23  左乙拉西坦聯合吡侖帕奈治療兒童良性癲癇的臨床研究
    汪學靜,馬燕,石紅蕾
    2023, 38(8):1958-1963.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3.08.021
    [摘要](730) [HTML](0) [PDF 1.24 M](1291)
    摘要:
    目的 探討左乙拉西坦片聯合吡侖帕奈片治療兒童良性癲癇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20年5月-2021年12月聊城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收治的78例良性癲癇患兒,按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39例。對照組口服吡侖帕奈片,起始劑量根據患兒體質量>30 kg為2 mg/d、20~30 kg為1 mg/d,睡前吞服,每隔2周加量1次,每次加量為1個起始劑量,直至以4 mg/d的劑量維持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左乙拉西坦片,起始劑量每次10 mg/kg,2次/d,每隔2周加量1次,每次加量為1個起始劑量(如第1次加量后劑量調整為每次20 mg/kg,2次/d),直至以每次30 mg/kg,2次/d的劑量維持治療。兩組療程均為6個月。觀察兩組的臨床療效,比較治療前后兩組癲癇發(fā)作情況、癇性放電率、事件相關電位P300潛伏期和波幅以及血清高遷移率族蛋白B1(HMGB1)、腫瘤壞死因子(TNF)-α、膠質纖維酸性蛋白(GFAP)、γ-氨基丁酸(GABA)水平。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總有效率是94.8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9.49%(P<0.05)。治療后,兩組癲癇發(fā)作頻率、NHS3評分均顯著降低,持續(xù)時間均顯著縮短(P<0.05);且以治療組降低更顯著(P<0.05)。治療后,兩組癇性放電率、P300潛伏期均顯著縮短,P300波幅均顯著增加(P<0.05);且以治療組改善更顯著(P<0.05)。治療后,兩組血清HMGB1、TNF-α、GFAP水平均顯著下降,血清GABA水平均顯著上升(P<0.05);且治療后,治療組血清HMGB1、TNF-α、GFAP、GABA水平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 左乙拉西坦片聯合吡侖帕奈片治療兒童良性癲癇有確切療效,在控制患兒癲癇發(fā)作、減少癇性放電、改善認知功能方面均可獲得較為滿意的效果,并可進一步降低血清HMGB1、TNF-α、GFAP水平及升高血清GABA水平,且安全性較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24  吉非替尼聯合順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研究
    董競瑾,倪榮萍,劉靖豐
    2023, 38(8):1964-1970.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3.08.022
    [摘要](622) [HTML](0) [PDF 1.29 M](950)
    摘要:
    目的 回顧性分析吉非替尼聯合順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7年2月-2020年4月淮南東方醫(yī)院集團總醫(yī)院收治的60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根據用藥方案不同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30例。對照組化療第1天靜脈滴注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鈉,500 mg/m2,注射時間大于10 min,化療第1~3天靜脈滴注順鉑注射液,75 mg/m2,給藥前2~16 h和給藥后至少6 h內必需進行充分的水化治療。治療組從化療第1天開始口服吉非替尼片,250 mg/d,同時化療第1~3天靜脈滴注順鉑注射液,用法用量同對照組。兩組均以3周為1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觀察兩組的臨床療效,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相關評分、免疫功能指標、腫瘤標志物、血清細胞因子水平的變化情況。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客觀緩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分別是60.0%、9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33.3%、70.0%(P<0.01)。治療后,對照組軀體、心理、社會、總分均顯著低于治療前(P<0.05),兩組KPS評分顯著高于治療前(P<0.05);治療后治療組患者軀體、心理、社會、總分及KPS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治療組CD4+和CD4+/CD8+均顯著上升,CD8+下降(P<0.05);對照組CD4+和CD4+/CD8+均顯著下降(P<0.05),CD8+有上升趨勢但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治療組患者CD4+和CD4+/CD8+顯著高于對照組,CD8+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癌胚抗原(CEA)、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均顯著下降(P<0.05);且治療后治療組CEA、NSE、VEGF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白細胞介素-2(IL-2)、白細胞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干擾素-γ(INF-γ)顯著升高,而白細胞介素-4(IL-4)顯著降低(P<0.01);且治療后,治療組IL-6和INF-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隨訪發(fā)現,治療組總生存率(OS)、無進展生存率(PFS)中位生存時間分別為20.6、28個月,對照組為16、19個月。Log-rank (Mantel-Cox) test結果顯示,治療組PFS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而OS雖有一定趨勢但無顯著性差異。結論 吉非替尼聯合順鉑可有效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提高ORR、DCR,改善患者攜瘤生活質量,提高無進展生存率,且無顯著不良反應。
    25  仁青芒覺膠囊聯合雷貝拉唑治療胃潰瘍的臨床研究
    薛梅,薛偉,張夢巧,賈偉,魏秀芹
    2023, 38(8):1971-197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3.08.023
    [摘要](810) [HTML](0) [PDF 1.26 M](939)
    摘要:
    目的 探討仁青芒覺膠囊聯合雷貝拉唑治療胃潰瘍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20年3月-2023年2月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康復醫(yī)院收治的91例胃潰瘍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45例)和治療組(46例)。對照組晨服雷貝拉唑鈉腸溶片,20 mg/次,1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仁青芒覺膠囊,4粒/次,1次/d。兩組療程均為6周。觀察兩組臨床療效,比較治療前后兩組主要癥狀積分、潰瘍愈合率和幽門螺桿菌(Hp)根除率、36項健康調查簡表(SF-36)評分及血清胃泌素(GAS)、胃動素(MTL)、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轉化生長因子-β1(TGF-β1)水平。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總有效率是95.65%,較對照組的80.00%顯著提高(P<0.05)。治療后,兩組中上腹痛、反酸、噯氣、脘腹脹滿積分及其總積分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P<0.05);且治療后,治療組主要癥狀積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治療組潰瘍愈合率、Hp根除率分別為73.91%、89.13%,均顯著高于對照組的51.11%、71.11%(P<0.05)。治療后,兩組SF-36中生理健康評分、心理健康評分及量表總分均顯著增加(P<0.05);且治療后,治療組SF-36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GAS、MTL、TNF-α、TGF-β1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下降(P<0.05);且治療后,治療組血清GAS、MTL、TNF-α、TGF-β1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仁青芒覺膠囊聯合雷貝拉唑治療胃潰瘍可獲得確切療效,能安全有效地緩解患者主要癥狀,調節(jié)胃腸激素,抑制炎癥反應,促進潰瘍愈合及Hp清除,改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26  地衣芽孢桿菌活菌顆粒聯合頭孢克洛治療小兒急性細菌性腸炎的臨床研究
    陸磊娟,李民
    2023, 38(8):1977-1980.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3.08.024
    [摘要](662) [HTML](0) [PDF 1.11 M](1293)
    摘要:
    目的 探討地衣芽孢桿菌活菌顆粒聯合頭孢克洛治療小兒急性細菌性腸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擇2022年1月-2022年11月在南通市海門區(qū)人民醫(yī)院治療的細菌性腸炎患兒8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40例)和治療組(40例)。對照組口服頭孢克洛干混懸劑,0.125 g/次,3次/d。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治療組口服地衣芽孢桿菌活菌顆粒,0.5袋/次,3次/d。兩組患兒治療5 d。觀察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治療前后兩組患兒癥狀好轉時間,外周血白細胞(WBC)、中性粒細胞(NE)水平,血清炎性因子降鈣素原(PCT)、血清淀粉樣蛋白(SAA)、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反應蛋白(CRP)水平,及不良反應情況。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臨床有效率(97.51%)明顯高于對照組有效率(82.50%,P<0.05)。治療后,治療組癥狀好轉時間均早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患兒外周血WBC、NE、CK-MB、SAA、PCT、CRP水平均明顯降低(P<0.05),且治療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治療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7.51%,明顯低于對照組(17.50%,P<0.05)。結論 地衣芽孢桿菌活菌顆粒聯合頭孢克洛治療小兒急性細菌性腸炎效果確切,顯著改善細菌腸炎引起的發(fā)熱、大便次數多等癥狀,各炎癥反應顯著降低。
    27  玉屏風顆粒聯合雙嘧達莫治療兒童過敏性紫癜的臨床研究
    葉征壽,張顯敏,黃超,趙春林
    2023, 38(8):1981-1985.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3.08.025
    [摘要](826) [HTML](0) [PDF 1.14 M](1117)
    摘要:
    目的 探討玉屏風顆粒聯合雙嘧達莫片治療兒童過敏性紫癜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在皖西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附屬醫(yī)院就診的85例過敏性紫癜患兒,按照計算機隨機排列法分為對照組(42例)和治療組(43例)。對照組口服雙嘧達莫片,3.0 mg/(kg·d),平均分3次服用。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溫水沖服玉屏風顆粒,3~8歲,3次/d,半袋/次,8~12歲,3次/d,1袋/次。兩組患兒連續(xù)治療3個月。觀察兩組臨床療效,比較兩組的主要癥狀消失時間、可溶性髓樣細胞表達觸發(fā)受體樣轉錄因子1(TLT1)、白細胞介素(IL)-9、IL-21、輔助性T細胞(Th17)、調節(jié)性T細胞(Treg)、Th17/Treg水平。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的總有效率95.35%較對照組的80.95%更高(P<0.05)。治療后,治療組患兒皮膚紫癲、腹痛、關節(jié)癥狀、腎臟癥狀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的血清TLT1、IL-9水平明顯降低,血清IL-21水平明顯升高(P<0.05);治療后,治療組的血清TLT1、IL-9水平低于對照組,血清IL-21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的Th17、Th17/Treg水平低于治療前,Treg水平高于治療前(P<0.05);治療后,治療組的Th17、Th17/Treg水平低于對照組,Treg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玉屏風顆粒聯合雙嘧達莫片可用于兒童過敏性紫癜,能夠改善臨床癥狀,減輕炎癥反應,調節(jié)免疫功能平衡,且藥物安全性良好。
    28  散結鎮(zhèn)痛膠囊聯合屈螺酮炔雌醇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臨床研究
    殷汝昌,耿愛芝,張春燕,齊鳳芹,李彥霞
    2023, 38(8):1986-1990.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3.08.026
    [摘要](846) [HTML](0) [PDF 1.11 M](1037)
    摘要:
    目的 探討散結鎮(zhèn)痛膠囊聯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9年8月-2022年9月在聊城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山東第一醫(yī)科大學附屬聊城二院)就診的150例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15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75例。對照組于月經來潮第5天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1次/d,1片/次,直至下一個月經周期。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散結鎮(zhèn)痛膠囊,3次/d,4粒/次。兩組連續(xù)治療6個月經周期。觀察兩組的臨床療效,比較兩組的主要癥狀消退情況、病灶最大直徑、子宮體積、白細胞介素-8(IL-8)、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值(NLR)。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的總有效率(93.33%)比對照組總有效率(82.67%)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患者痛經、盆腔壓痛、肛門墜痛消失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的病灶最大直徑、子宮體積均顯著減少(P<0.05);治療后,治療組的病灶最大直徑、子宮體積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的血清IL-8、VEGF、NLR明顯降低(P<0.05);治療后,治療組的血清IL-8、VEGF、NLR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散結鎮(zhèn)痛膠囊聯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療效確切,能改善臨床癥狀,縮小病灶和子宮大小,降低炎癥反應,安全性較好。
    29  婦科止血靈片聯合地屈孕酮治療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臨床研究
    薛萬興,林麗慧,林元,郭文平,符春麗
    2023, 38(8):1991-1995.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3.08.027
    [摘要](903) [HTML](0) [PDF 1.16 M](969)
    摘要:
    目的 探討婦科止血靈片聯合地屈孕酮治療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海南西部中心醫(yī)院收治的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50例)和治療組(50例)。對照組患者口服地屈孕酮片,月經來潮第5天后口服,2次/d,10 mg/次,血止日算起,連服22 d為1個周期。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治療組口服婦科止血靈片,4片/次,3次/d。兩組服藥2個周期。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癥狀緩解時間,子宮內膜厚度,性激素促卵泡生成素(FSH)、黃體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水平,及血清炎性因子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促血管生成素-Ⅱ(Ang-Ⅱ)、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2(IL-2)水平。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98.00%,明顯高于對照組(82.00%,P<0.05)。經治療,治療組出現癥狀好轉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子宮內膜厚度小于治療前(P<0.05);治療組的子宮內膜厚度明顯小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性激素FSH、LH、E2、P、IL-2、VEGF、TNF-α、Ang-Ⅱ水平均明顯低于治療前(P<0.05),且治療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婦科止血靈片聯合地屈孕酮治療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效果確切,可有效改善臨床癥狀,調節(jié)性激素水平,降低子宮內膜厚度,促進機體炎性反應減弱。
    30  益母草顆粒聯合卡貝縮宮素治療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臨床研究
    于寧,張雅楠,崔洪艷,馮卿卿
    2023, 38(8):1996-2000.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3.08.028
    [摘要](575) [HTML](0) [PDF 1.14 M](1016)
    摘要:
    目的 探討益母草顆粒聯合卡貝縮宮素治療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21年1月-2022年3月天津市中心婦產科醫(yī)院收治的96例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48例。對照組靜脈注射卡貝縮宮素注射液,單次100 μg。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益母草顆粒,1袋/次,2次/d,開水沖服。兩組用藥24 h后觀察療效。比較兩組用藥后2、12、24 h的出血量和止血時間。比較治療前后兩組癥狀自評量表(SCL-90)評分、血紅蛋白(HGB)及凝血與纖溶指標水平。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總有效率是100.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7.50%(P<0.05)。治療組患者用藥后2、12、24 h的出血量均顯著少于同期對照組(P<0.05)。治療組止血時間較對照組顯著縮短(P<0.05)。治療后,兩組SCL-90評分、HGB水平均顯著降低(P<0.05);且治療后,治療組SCL-90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HGB水平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均顯著縮短, D-二聚體(D-D)、纖維蛋白降解產物(FDP)均顯著降低,抗凝血酶Ⅲ(AT-Ⅲ)均顯著升高(P<0.05),均以治療組改善更顯著(P<0.05)。結論 益母草顆粒聯合卡貝縮宮素治療子宮收縮乏力性產后出血可獲得良好療效,能有效增強止血效果,促進凝血功能恢復及心理狀態(tài)改善,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31  乳塊消顆粒聯合溴隱亭治療乳腺增生的臨床研究
    張青虹,王緒麟,夏榮江,曾晶,孫傳衍,許有春,虞桓,王景妹
    2023, 38(8):2001-2005.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3.08.029
    [摘要](557) [HTML](0) [PDF 1.16 M](994)
    摘要:
    目的 探討乳塊消顆粒聯合溴隱亭治療乳腺增生的臨床療效。方法 回顧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谑袐D幼保健院治療的120例乳腺增生患者臨床資料。根據用藥種類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60例。對照組口服甲磺酸溴隱亭片,2.5 mg/次,2次/d;在此基礎上,治療組口服乳塊消顆粒,10 g/次,3次/d。兩組患者經8周治療。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臨床癥狀評分,乳腺腫塊直徑、腺體層厚度、輸乳管內徑和低回聲區(qū)直徑,及雌二醇(E2)、泌乳素(PRL)、孕酮(P)、p53、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和轉化生長因子-β1(TGF-β1)水平。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臨床總有效率為98.33%,明顯高于對照組(83.33%,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乳痛評分、腫塊硬度評分、腫塊范圍評分、腫塊大小評分均明顯降低(P<0.05),并以治療組下降最為顯著(P<0.05)。治療后,兩組乳腺腫塊直徑、腺體層厚度、輸乳管內徑、低回聲區(qū)直徑均明顯減小(P<0.05),并以治療組減小最為顯著(P<0.05)。治療后,兩組E2、PRL、p53、VEGF、TGF-β1表達明顯降低,而P水平明顯升高(P<0.05),且治療組改善最為顯著(P<0.05)。結論 乳塊消顆粒聯合溴隱亭治療乳腺增生可有效改善患者癥狀,促進乳腺結構、形態(tài)改善,調節(jié)機體性激素及細胞因子表達。
    32  小金片聯合潑尼松治療漿細胞性乳腺炎的臨床研究
    徐棟,吳夢超,謝自宏,芮紹瑞,羅璨,鄭雪絨
    2023, 38(8):2006-2010.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3.08.030
    [摘要](617) [HTML](0) [PDF 1.11 M](1024)
    摘要:
    目的 探討小金片聯合醋酸潑尼松片治療漿細胞性乳腺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在皖南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就診的80例漿細胞性乳腺炎患者,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口服醋酸潑尼松片,30 mg/次,1次/d,連續(xù)治療7 d,然后劑量改為20 mg/次,1次/d,再連續(xù)治療7 d。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小金片,3片/次,2次/d,連續(xù)治療14 d。觀察兩組的臨床療效,比較兩組的乳房紅腫、腫塊、乳頭溢液、疼痛消失時間,比較病灶最大直徑、彈性應變率比值,以及血清中細胞間黏附分子-1(ICAM-1)、Toll樣受體4(TLR4)、超敏C反應蛋白(hs-CRP)的水平。結果 治療后,與對照組總有效率67.50%相比,治療組患者的總有效率87.50%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患者紅腫、腫塊、乳頭溢液、疼痛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的病灶最大直徑、彈性應變率比值低于治療前(P<0.05);治療后治療組的病灶最大直徑、彈性應變率比值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的血清ICAM-1、TLR4、hs-CRP水平低于治療前(P<0.05),且治療組血清ICAM-1、TLR4、hs-CRP水平較對照組更低(P<0.05)。結論 小金片聯合醋酸潑尼松片治療漿細胞性乳腺炎的療效確切,能顯著改善臨床癥狀,降低炎癥反應,藥物安全性良好。
    33  一清膠囊聯合鹵米松乳膏治療尋常型銀屑病的臨床研究
    姜媛媛,劉榮喜
    2023, 38(8):2011-2015.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3.08.031
    [摘要](587) [HTML](0) [PDF 1.19 M](896)
    摘要:
    目的 探討一清膠囊聯合鹵米松乳膏治療尋常型銀屑病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擇2020年9月-2022年9月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yī)院江北院區(qū)接診的128例尋常型銀屑病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64例。對照組患者于患處薄層涂搽鹵米松乳膏,2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口服一清膠囊,3次/d,2粒/次。兩組患者均給予6周治療。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治療前后兩組患者嚴重程度指數(PASI)評分,臨床癥狀評分,血清白細胞介素-17(IL-17)和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臨床總有效率為98.44%,明顯高于對照組(87.50%,P<0.05)。治療后,兩組PASI評分和臨床癥狀評分顯著下降(P<0.05),并且治療組下降更顯著(P<0.05)。治療后,兩組血清IL-17和TNF-α水平顯著降低(P<0.05),并且治療組降低更明顯(P<0.05)。結論 一清膠囊聯合鹵米松乳膏治療尋常型銀屑病的效果確切,能有效緩解皮損嚴重程度,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以及抑制炎癥反應。
    34  壬二酸乳膏聯合克拉霉素治療玫瑰痤瘡的療效觀察
    聶廷芬,張彥秀,鄭寶勇
    2023, 38(8):2016-2020.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3.08.032
    [摘要](757) [HTML](0) [PDF 1.11 M](1127)
    摘要:
    目的 觀察壬二酸乳膏聯合克拉霉素治療玫瑰痤瘡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天津市寶坻區(qū)人民醫(yī)院收治的80例玫瑰痤瘡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口服克拉霉素片,250 mg/次,2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外用壬二酸乳膏,早晚溫水潔面后于痤瘡處將本品均勻薄涂,用力涂搽使其深入皮膚,每日早晚各1次。兩組療程均為8周。觀察兩組的臨床療效,比較治療前后兩組陣發(fā)性潮紅發(fā)作頻率,相關量表[持續(xù)性紅斑醫(yī)生評估量表(CEA)、研究者整體評價(IGA)、皮膚病生活質量指數(DLQI)]評分,面部皮損處皮膚生理指標(角質層厚度、真皮乳頭密度、真皮乳頭毛細血管直徑)及毛囊蠕形螨感染情況(受累毛囊數量、蠕形螨感染密度、蠕形螨總數)。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2.5%,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5.0%(P<0.05)。治療后兩組陣發(fā)性潮紅發(fā)作頻率和CEA評分、IGA評分、DLQI評分均顯著降低(P<0.05);且治療組下降更顯著(P<0.05)。治療后,兩組面部皮損處角質層厚度和真皮乳頭密度均顯著增加,真皮乳頭毛細血管直徑均顯著縮小(P<0.05);且治療組改善更顯著(P<0.05)。治療后,兩組面部皮損處受累毛囊數量、蠕形螨感染密度及蠕形螨總數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P<0.05);且治療組改善更顯著(P<0.05)。結論 壬二酸乳膏聯合克拉霉素治療玫瑰痤瘡的整體療效確切,能安全有效地緩解患者面部潮紅、紅斑、丘疹等典型癥狀,促進皮損處皮膚結構和屏障功能的恢復,減輕毛囊蠕形螨感染。
    35  滋補生發(fā)片聯合米諾地爾搽劑治療男性雄激素性脫發(fā)的療效觀察
    張棟,陳秀清
    2023, 38(8):2021-2025.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3.08.033
    [摘要](577) [HTML](0) [PDF 1.08 M](1023)
    摘要:
    目的 探探討滋補生發(fā)片聯合米諾地爾搽劑治療男性雄激素性脫發(fā)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在西寧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整形美容科就診的100例男性雄激素性脫發(fā)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外涂米諾地爾搽劑,1 mL/次,2次/d。治療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口服滋補生發(fā)片,6~8片/次,3次/d。4周為1個療程,兩組共治療6個療程。觀察兩組的臨床療效,比較兩組的脫發(fā)、瘙癢、油膩、鱗屑中醫(yī)證候積分和毛發(fā)生長情況。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4%,對照組總有效率76%,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脫發(fā)、瘙癢、油膩、鱗屑積分均顯著降低(P<0.05);且治療組脫發(fā)、瘙癢、油膩、鱗屑積分較對照組各項積分也明顯降低(P<0.05)。治療后,治療組的毛發(fā)生長速度、生長長度較對照組明顯升高(P<0.05)。結論 滋補生發(fā)片聯合米諾地爾搽劑治療男性雄激素性脫發(fā)療效更好,可改善脫發(fā)、瘙癢、油膩、鱗屑癥狀,促進毛發(fā)生長。
    36  利妥昔單抗聯合氯沙坦鉀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的臨床研究
    李鹍,樊拖迎
    2023, 38(8):2026-2030.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3.08.034
    [摘要](546) [HTML](0) [PDF 1.12 M](943)
    摘要:
    目的 探討利妥昔單抗聯合氯沙坦鉀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908醫(yī)院收治的105例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依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52例)和治療組(53例)。對照組口服氯沙坦鉀片,50 mg/次,1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靜脈滴注利妥昔單抗注射液,500 mg溶于10%葡萄糖溶液500 mL中,起始給藥速度為50 mg/h,1 h以后每半小時增加50 mg,1次/周。兩組連續(xù)治療12周。比較兩組的臨床療效,疲憊消失時間、浮腫消失時間及惡心嘔吐消失時間。比較兩組治療前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FG)、白細胞誘素-1(LKN-1)及白細胞介素-1β(IL-1β)水平變化情況。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總有效率是94.34%,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8.85%(P<0.05)。治療后,治療組疲憊、浮腫、惡心嘔吐消失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BUN、Scr、24 h尿蛋白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下降(P<0.05);且治療后,治療組BUN、Scr、24 h尿蛋白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血清VEFG、LKN-1、IL-1β水平均顯著降低(P<0.05);治療后,治療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利妥昔單抗聯合氯沙坦鉀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的臨床療效較好,有助于減輕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腎功能,并能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且具有較好的安全性。
    37  健脾生血片聯合羅沙司他治療慢性腎病非透析患者腎性貧血的臨床研究
    程嵐,張玉杰,邢丙楠
    2023, 38(8):2031-2035.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3.08.035
    [摘要](751) [HTML](0) [PDF 1.15 M](1181)
    摘要:
    目的 探討健脾生血片聯合羅沙司他治療慢性腎病非透析患者腎性貧血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20年11月-2022年11月河南宏力醫(yī)院接收治療的130例慢性腎臟病3~5期非透析腎性貧血患者,隨機法分對照組(65例)和治療組(65例)。對照組患者口服羅沙司他膠囊,70 mg/次(40~60 kg),100 mg/次(≥ 60 kg),3次/周。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治療組口服健脾生血片,3片/次,3次/d。兩組用藥12周。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癥狀緩解時間,紅細胞(RBC)、紅細胞比值(HT)、血紅蛋白(Hb)、血清鐵蛋白(SF)、白細胞介素-6(IL-6)、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鐵調素(Hepc)和C反應蛋白(CRP)水平,及不良反應情況。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臨床總有效率為98.46%,明顯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84.62%,P<0.05)。治療后,治療組癥狀緩解時間均明顯早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RBC、HT、Hb、SF和SOD指標水平明顯升高,而IL-6、Hepc、CRP水平明顯降低(P<0.05),且治療組這些指標水平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治療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7.69%,明顯低于對照組(12.31%,P<0.05)。結論 羅沙司他聯合健脾生血片治療腎性貧血效果確切,有效改善貧血癥狀,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38  金酸萍顆粒聯合替諾福韋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臨床研究
    蘇健,孫龍,王香
    2023, 38(8):2036-2040.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3.08.036
    [摘要](460) [HTML](0) [PDF 1.17 M](813)
    摘要:
    目的 探討金酸萍顆粒聯合替諾福韋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21年11月-2023年2月海南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0例,隨機法分為對照組(60例)和治療組(60例)。對照組患者口服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片,1片/次,1次/d。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治療組口服金酸萍顆粒,15 g/次,1次/d。兩組連續(xù)服用藥12周。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癥狀改善時間,生活質量評分,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總膽紅素(TBIL)和谷氨酰轉肽酶(GGT)指標,及血清炎性因子白細胞介素-17(IL-17)、轉化生長因子-β1(TGF-β1)、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和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為98.33%,明顯高于對照組(85.00%,P<0.05)。治療后,治療組癥狀改善時間均早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QOL-C30評分明顯升高(P<0.05),且治療組QOL-C30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ALT、AST、TBIL、GGT、TGF-β1、IL-17、TNF-α、IL-6水平指標均明顯下降(P<0.05),且治療組患者指標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金酸萍顆粒聯合替諾福韋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效果確切,可明顯改善臨床癥狀,有效調節(jié)肝功能狀態(tài),并減弱機體炎性反應,患者生活質量提高。
    39  壯骨止痛膠囊聯合伊班膦酸鈉治療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的臨床研究
    陳元義,孫博,林晶,洪梨
    2023, 38(8):2041-2045.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3.08.037
    [摘要](489) [HTML](0) [PDF 1.16 M](872)
    摘要:
    目的 探討壯骨止痛膠囊聯合伊班膦酸鈉治療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8年12月-2021年12月??谑械谒娜嗣襻t(yī)院收治的86例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43例)和治療組(43例)。對照組患者靜脈滴注伊班膦酸鈉注射液,3 mg/次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滴注時間不少于2 h,每3個月注射1次。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治療組口服壯骨止痛膠囊,4粒/次,3次/d。兩組連續(xù)服藥12個月。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癥狀好轉時間,骨密度(BMD),生活質量評分量表(SF-36)評分,血清炎性因子白細胞介素-6(IL-6)、Ⅰ型前膠原氨基端前肽(PINP)、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臨床總有效率95.35%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81.39%,P<0.05)。治療后,治療組癥狀好轉時間均明顯早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BMD、SF-36評分均明顯升高(P<0.05),且治療組BMD、SF-36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血清炎性因子IGF-1、PINP水平明顯升高(P<0.05),而IL-6、TNF-α水平明顯降低(P<0.05),且治療組這些指標水平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結論 壯骨止痛膠囊聯合伊班膦酸鈉治療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效果確切,能有效提高機體骨密度含量,改善癥狀,減弱體內炎性反應,患者生活質量提高顯著。
    40  祛風止痛膠囊聯合硫酸羥氯喹治療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的臨床研究
    張磊,王海騰,嚴紅武,韓露,李華南
    2023, 38(8):2046-2050.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3.08.038
    [摘要](643) [HTML](0) [PDF 1.14 M](1068)
    摘要:
    目的 探討祛風止痛膠囊聯合硫酸羥氯喹治療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天津中醫(y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收治的80例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40例)和治療組(40例)。對照組患者口服硫酸羥氯喹片,0.2 g/次,2次/d。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治療組口服祛風止痛膠囊,6粒/次,2次/d。兩組服藥14周。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癥狀改善時間,關節(jié)疼痛和生活質量評分,及紅細胞沉降率(ESR)、血清類風濕因子(RF)、白細胞介素-6(IL-6)、抗環(huán)瓜氨酸肽(CCP)抗體水平。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患者總有效率(97.51%)明顯高于對照組(80.03%,P<0.05)。治療后,治療組關節(jié)晨僵、腫脹、疼痛、活動受限緩解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疼痛視覺模擬疼痛(VAS)評分明顯降低,而生活質量評分量表(SF-36)評分明顯升高(P<0.05),且治療組VAS和SF-36評分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IL-6、ESR、RF、抗CCP抗體水平均明顯降低(P<0.05),且治療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祛風止痛膠囊聯合硫酸羥氯喹治療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效果確切,對關節(jié)晨僵腫脹等癥狀緩解有效,并能降低關節(jié)炎性反應,減弱類風濕關節(jié)疼痛狀態(tài),患者生活質量較好。
    41  2018-2022年深圳市婦幼保健院分離真菌的分布及耐藥情況分析
    馬慶林,朱巖,胡藝琳,溫水年,秦曉林,李明月,段純
    2023, 38(8):2051-2055.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3.08.039
    [摘要](698) [HTML](0) [PDF 1.14 M](899)
    摘要:
    目的 調查分析南方醫(yī)科大學附屬深圳婦幼保健院分離真菌的分布特點和藥物敏感性情況,為婦幼真菌感染疾病的臨床診治、耐藥性監(jiān)測和流行病學研究提供參考。方法 回顧分析南方醫(yī)科大學附屬深圳婦幼保健院2018年1月-2022年12月標本采集、真菌鑒定和抗真菌藥敏試驗的結果數據。結果 共分離真菌3 350株,前2位分別為白色念珠菌1 542株、光滑念珠菌223株。陽性標本以陰道分泌物/宮頸分泌物為主。婦科和產科分離到的真菌最多。白色念珠菌對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的5年耐藥率分別為9.58%、4.12%,對兩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的5年敏感率分別為99.79%、98.01%,對氟康唑的歷年敏感率有逐漸升高的態(tài)勢。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和熱帶念珠菌對兩性霉素B及5-氟胞嘧啶的敏感率均為100.00%。克柔念珠菌對兩性霉素B和伏立康唑100.00%敏感。結論 南方醫(yī)科大學附屬深圳婦幼保健院分離真菌以念珠菌屬為主,其中白色念珠菌最多。陰道分泌物/宮頸分泌物是主要真菌陽性分離標本。白色念珠菌對兩性霉素B的耐藥率最低、敏感率最高,對伊曲康唑的耐藥率最高、敏感率最低。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熱帶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對兩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均無耐藥性。光滑念珠菌對伊曲康唑耐藥率最高、敏感率最低。
    42  基于AHP賦權TOPSIS法的腫瘤患者應用酮咯酸氨丁三醇合理性評價
    顧大偉,李璐
    2023, 38(8):2056-2060.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3.08.040
    [摘要](546) [HTML](0) [PDF 1.26 M](1143)
    摘要:
    目的 建立住院腫瘤患者應用酮咯酸氨丁三醇評價標準,采用AHP-TOPSIS法對酮咯酸氨丁三醇進行合理性點評。方法 以藥品說明書為基礎,結合《酮咯酸鎮(zhèn)痛專家共識》《癌癥疼痛診療規(guī)范(2018年版)》等制定酮咯酸氨丁三醇合理應用評價細則,并利用AHP賦權TOPSIS法對中國科學院合肥腫瘤醫(yī)院2022年1月2日-2023年1月9日腫瘤患者使用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的254份病例進行點評。結果 在254份病例中,0.7 ≤ Ci<0.8的病例有13份,占比5.12%;0.6 ≤ Ci<0.7的病例有5份,占比1.97%;Ci<0.6的病例有236份,占比高達92.91%。結論 中國科學院合肥腫瘤醫(yī)院應用酮咯酸氨丁三醇總體合理性有待進一步提高,應制定對應的干預措施,合理規(guī)范使用酮咯酸氨丁三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43  基于FARES數據庫的奧貝膽酸不良反應真實世界研究
    李江碩,尹航,張美娟,侯夢雨,吳競軒,董瑞華
    2023, 38(8):2061-206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3.08.041
    [摘要](396) [HTML](0) [PDF 1.10 M](1124)
    摘要:
    目的 基于美國FDA不良事件報告系統(tǒng)(FARES)數據庫中收錄的不良事件數據,分析研究奧貝膽酸相關不良事件的風險信號,為臨床安全用藥提供參考。方法 收集2016年5月27日-2023年6月30日美國FARES數據庫中奧貝膽酸相關的不良事件報告,提取報告數排名前50位不良事件報告,采用報告比值法(ROR)挖掘奧貝膽酸不良反應風險信號。結果 共收集奧貝膽酸相關不良事件報告數5 800例,不良事件報告數前5位依次為瘙癢、乏力、惡心、關節(jié)痛、死亡。對報告數排名前50位不良事件進行藥物不良反應風險信號分析,檢測出36個不良反應風險信號,主要累及胃腸系統(tǒng)(6個)、皮膚及皮下組織(5個)、生化檢查(5個)、神經系統(tǒng)(4個)、肝膽系統(tǒng)(4個);發(fā)現了13個說明書中未記載的陽性信號,強度排名前5位的依次是藥物漏用、腹脹、皮膚干燥、記憶損傷和失眠。結論 根據奧貝膽酸不良事件的真實世界數據系統(tǒng)、全面地分析了其潛在的不良反應風險,提示臨床予以關注及進一步進行安全性評價,為有效開展藥學監(jiān)護和臨床合理用藥提供參考依據。
    44  環(huán)孢素血藥濃度超限列線圖預測模型的構建與驗證
    史金平,袁海玲
    2023, 38(8):2067-2072.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3.08.042
    [摘要](595) [HTML](0) [PDF 1.29 M](967)
    摘要:
    目的 構建并驗證環(huán)孢素血藥濃度超限列線圖預測模型,篩選血藥濃度超限的高危人群,提高環(huán)孢素治療的安全性。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9年10月-2022年10月西安國際醫(yī)學中心醫(yī)院服用環(huán)孢素并接受血藥濃度監(jiān)測的207例住院患者的臨床資料,采用Logistic回歸方程分析環(huán)孢素血藥濃度超限的影響因素,構建列線圖預測模型,并對該模型進行評估。結果 日劑量、合用唑類抗真菌藥是環(huán)孢素血藥濃度低于正常值下限的獨立影響因素;日劑量、腎功能不全、合用達那唑、合用糖皮質激素、合用唑類抗真菌藥是環(huán)孢素血藥濃度超出正常值上限的獨立影響因素。根據所篩選出的5項環(huán)孢素血藥濃度超出正常值上限的獨立影響因素,建立了環(huán)孢素血藥濃度超限的列線圖預測模型,該模型的C-index指數為0.841,表明該列線圖模型具有較好的區(qū)分度,對該模型進行驗證后發(fā)現預測值和觀察值基本一致,表明該列線圖預測模型具有較好的一致性。結論 構建的環(huán)孢素血藥濃度超限列線圖預測模型有良好的區(qū)分度及一致性,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可甄別易發(fā)生環(huán)孢素血藥濃度超限的高危人群,有目的性地開展血藥濃度監(jiān)測,提高藥物治療安全性。
    45  兒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藥物治療研究進展及其預防策略
    高微微,鄒映雪
    2023, 38(8):2073-2079.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3.08.043
    [摘要](498) [HTML](0) [PDF 1.05 M](1059)
    摘要: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引起兒童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目前臨床主要的治療措施為對癥支持治療,尚缺乏特異性抗病毒藥物和安全有效的預防措施。近年來,多種新型藥物已經進入了臨床研究后階段,部分藥物已上市。綜述了治療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早期和新型抗病毒藥物的研究進展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主動、被動免疫預防策略,旨在提高臨床醫(yī)生對兒童呼吸道合胞病毒防治策略的認識。
    46  檸檬酸遞送藥物的研究進展
    賈菲,郭一飛
    2023, 38(8):2080-2085.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3.08.044
    [摘要](313) [HTML](0) [PDF 1.05 M](1282)
    摘要:
    檸檬酸因價廉易得,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多功能性受到了廣泛關注,已經發(fā)展出了眾多的檸檬酸基生物材料,并在藥物遞送系統(tǒng)取得實際進展??偨Y了檸檬酸在遞送基因治療藥物、蛋白質治療藥物、免疫治療藥物、化學治療藥物中的研究進展,希望檸檬酸在藥物遞送系統(tǒng)得到進一步的研究發(fā)展。
    47  抗皰疹病毒感染藥物的研究進展
    趙雪,唐海
    2023, 38(8):2086-2092.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3.08.045
    [摘要](824) [HTML](0) [PDF 1.15 M](1297)
    摘要:
    皰疹病毒感染類疾病高發(fā),可形成終生感染,給人類健康和財產安全帶來了極大的損失。然而,臨床上批準常用的治療皰疹病毒感染的藥物僅幾種核苷類似物,這些藥物的應用往往還會引發(fā)耐藥性和不良反應。因而,克服抗皰疹病毒藥物存在的問題,探索新型的抗皰疹病毒藥物迫在眉睫??偨Y了臨床常用抗皰疹病毒感染藥物、靶向病原體的抗皰疹病毒抑制劑和靶向宿主的抗皰疹病毒抑制劑,介紹了聯合用藥抗病毒新型策略,以期為科研人員在抗皰疹病毒藥物方面的研究提供參考。
    48  麥角硫因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
    葛珈銘,弓思涵,韓翠婷,王廣蘋,趙盈,李先寬,於洪建
    2023, 38(8):2093-2099.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3.08.046
    [摘要](1416) [HTML](0) [PDF 1.10 M](6217)
    摘要:
    麥角硫因是一種天然的硫咪唑氨基酸類強抗氧化劑,主要存在于靈芝等食用菌、藥用菌中。麥角硫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炎作用,可作用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神經系統(tǒng)疾病、腸道疾病、肝臟疾病、子癇前期和肺損傷。綜述了麥角硫因的藥理作用,以期為麥角硫因的開發(fā)應用提供參考依據。
    49  黃芩素防治感染性肺炎的作用機制研究進展
    馮金連,梁本娟,夏紅,劉家驥
    2023, 38(8):2100-2104.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3.08.047
    [摘要](389) [HTML](0) [PDF 1.12 M](1143)
    摘要:
    感染性肺炎已成為重大的全球健康問題,抗感染是臨床治療感染性肺炎最主要的治療方式。黃芩素是黃芩中的黃酮類成分,具有多種活性,可減輕病原微生物感染介導的炎癥反應,抑制多種炎癥因子的分泌,直接抗病毒和協同抗病毒作用,抗細胞凋亡,促進肺上皮細胞修復減輕肺部病理損傷??偨Y了黃芩素防治感染性肺炎的作用機制,為指導黃芩素的臨床使用提供參考。
    50  小檗堿抗婦科腫瘤作用機制的研究進展
    孫瑩,張明發(fā),沈雅琴
    2023, 38(8):2105-2112.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3.08.048
    [摘要](240) [HTML](0) [PDF 1.31 M](1069)
    摘要:
    婦科腫瘤嚴重威脅女性的生命健康,目前婦科腫瘤的治療仍以手術和放療為主,并使用化療藥預防復發(fā)和轉移。小檗堿為季銨生物堿,具有廣泛的生物活性。小檗堿能夠抑制腫瘤細胞生長、增殖,抑制腫瘤細胞遷移、侵襲,誘導腫瘤細胞凋亡,并增加化療藥敏感性??偨Y了小檗堿抗乳腺癌、卵巢癌、宮頸癌、子宮內膜癌等婦科腫瘤作用機制的研究進展,以期將小檗堿開發(fā)為防治婦科腫瘤的新藥提供參考。

    當期目錄


    年第卷第

    文章目錄

    過刊瀏覽

    年份

    刊期

    瀏覽排行

    引用排行

    下載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