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后少妇被疯狂内射视频,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一,在线天堂新版资源www在线下载,中文字幕乱人伦高清视频,中字幕视频在线永久在线观看免费

2025年第40卷第6期文章目次

  • 顯示方式:
  • 簡潔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封面
    2025, 40(6):0-0.
    [摘要](12) [HTML](0) [PDF 3.35 M](19)
    摘要:
    2  目錄
    2025, 40(6):0-0.
    [摘要](15) [HTML](0) [PDF 732.69 K](22)
    摘要:
    3  白藜蘆醇通過抑制HIF-1α/PKM2減少大鼠繼發(fā)性脊髓損傷及小膠質細胞糖酵解的機制研究
    馮天保,王阿茜,胡佳婷,閆龍,馬宇莘,賀晶,謝咪,施彩珍,王璐
    2025, 40(6):1345-1354.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6.001
    [摘要](31) [HTML](0) [PDF 2.31 M](18)
    摘要:
    目的 研究白藜蘆醇通過缺氧誘導因子-1α(HIF-1α)/磷酸果糖激酶(PFK)信號軸減少小膠質細胞糖酵解,促進大鼠脊髓損傷后的神經修復過程的作用機制。方法 選用SD大鼠構建繼發(fā)性脊髓損傷模型,在模型基礎上ip白藜蘆醇(25、50、100 mg/kg)干預7 d,甲苯胺藍和HE染色觀察脊髓組織中尼氏小體數(shù)量和組織病變;ELISA檢測脊髓組織炎性因子白細胞介素(IL)-1β、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含量;免疫熒光染色觀察脊髓組織HIF-1α在離子鈣結合銜接分子1(IBA-1)表達和定位;蛋白質印跡檢測脊髓組織M1標志物[誘導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CD86]、M2標志物[精氨酸酶(Arg1)、CD163]、HIF-1α、肌肉丙酮酸激酶同工酶(PKM2)、葡萄糖轉運蛋白3(GLUT3)、己糖激酶(HK)-1和乳酸脫氫酶A(LDHA)蛋白表達。構建脂多糖(LPS)誘導小鼠小膠質細胞(BV2)炎癥模型,在LPS(100 ng/mL)基礎上加入白藜蘆醇(30 μmol/L)和HIF-1α激動劑(DMOG,1 mmol/L)干預24 h。CCK-8檢測細胞活性,免疫熒光檢測細胞中CD86和CD163陽性表達;ELISA檢測細胞炎性因子IL-1β、IL-6、TNF-α含量;蛋白質印跡檢測HIF-1α、PKM2、GLUT3、HK-1、LDHA的蛋白表達水平。結果 與模型組比較,白藜蘆醇組組織病變減輕,尼氏體數(shù)量增加,組織中IL-1β、IL-6、TNF-α、iNOS、CD86、HIF-1α、PKM2、GLUT3、HK-1、LDHA水平降低,Arg1、CD163水平升高(P<0.05、0.01);細胞結果顯示,與模型組比較,白藜蘆醇組細胞中IL-1β、IL-6、TNF-α、CD86、HIF-1α、PKM2、GLUT3、HK-1、LDHA水平降低,CD163水平升高(P<0.01)。HIF-1α激動劑DMOG可以抑制白藜蘆醇上述效果。結論 白藜蘆醇通過抑制HIF-1α/PKM2介導的糖酵解代謝重編程,調控小膠質細胞M2型極化傾向,進而減輕脊髓損傷后炎癥損傷。
    4  基于網絡藥理學及分子對接探討柴胡皂苷d治療鼻咽癌的作用機制
    林炯,劉燊,于麗麗,羅海清
    2025, 40(6):1355-1362.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6.002
    [摘要](31) [HTML](0) [PDF 1.92 M](17)
    摘要:
    目的 通過網絡藥理學及分子對接探索柴胡皂苷d治療鼻咽癌的作用機制。方法 通過SwissTargetPrediction、Stitch、GeneCards數(shù)據(jù)庫預測柴胡皂苷d藥物潛在的作用靶點,檢索DrugBank、GeneCards、TTD、Omim、Pharmgkb數(shù)據(jù)庫獲得鼻咽癌靶點;使用R 4.3.1軟件獲取柴胡皂苷d和鼻咽癌的交集靶點。運用STRING數(shù)據(jù)庫構建交集靶點的蛋白相互作用(PPI)網絡;使用Cytoscape軟件對STRING數(shù)據(jù)庫篩選的靶點進一步篩選核心靶點;使用R 4.3.1軟件“ClusterProfiler”包對柴胡皂苷d和鼻咽癌的交集靶點進行基因本體(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與基因組百科全書(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過分子對接明確柴胡皂苷d治療鼻咽癌的作用機制。結果 預測得到柴胡皂苷d靶點140個,篩選、去重得到鼻咽癌疾病靶點2 854個,最后得到交集靶點74個,得到信號轉導及轉錄激活因子3(STAT3)、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腫瘤蛋白p53(TP53)、低氧誘導因子-1A(HIF-1A)、原癌基因(MYC)5個核心靶點。GO和KEGG富集分析結果顯示,柴胡皂苷d可能通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號通路、MAPK信號通路、卡波西肉瘤相關皰疹病毒感染等通路起到治療鼻咽癌的作用。分子對接結果顯示柴胡皂苷d與核心靶點對接結合能均小于−7.7 kcal/mol。結論 柴胡皂苷d可通過多靶點和多通路的途徑發(fā)揮治療鼻咽癌的作用。
    5  基于GEO數(shù)據(jù)芯片及分子對接技術探討蓮子心治療急性肝損傷的作用機制
    劉旭雯,馮陽,史英,張偉,蒲云,馬小兵,劉金響,閆婷,劉新陽
    2025, 40(6):1363-1370.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6.003
    [摘要](20) [HTML](0) [PDF 1.92 M](12)
    摘要:
    目的 通過基因表達綜合(GEO)芯片數(shù)據(jù)和分子對接技術探討蓮子心治療急性肝損傷(ALI)的潛在作用機制。方法 利用中藥系統(tǒng)藥理學數(shù)據(jù)庫與分析平臺(TCMSP)獲取蓮子心的化學成分及分子靶點;檢索GEO數(shù)據(jù)庫中ALI相關芯片數(shù)據(jù),借助R語言分析差異基因;對蓮子心分子靶點與ALI差異基因進行富集分析;將蓮子心分子靶點與ALI差異基因的交集基因作為關鍵基因,通過Cytoscape軟件尋找核心基因;利用分子對接技術分析蓮子心的化學成分與核心基因靶點的結合情況。結果 篩選出蓮子心化學成分9個,分子靶點190個;對GEO數(shù)據(jù)庫的GSE38941芯片分析,篩選出2 391個肝臟正常與損傷組織之間的差異基因,包括1 121個上調基因和1 270個下調基因;比對ALI差異基因與蓮子心靶點京都基因與基因組百科全書(KEGG)富集分析,推測蓮子心治療ALI與AMP活化的蛋白質激酶(AMPK)信號通路、Apelin信號通路關系密切;對蓮子心治療ALI的關鍵基因網絡拓撲分析,篩選出11個蓮子心治療ALI潛在基因靶點,分子對接驗證表明配體與受體具有較好的結合活性。結論 蓮子心通過多靶點、多途徑發(fā)揮對ALI的治療作用,其機制可能與脂質代謝及氧化應激反應有關。
    6  基于網絡藥理學、分子對接及體外實驗探討青娥丸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作用機制
    張笑豐,宋琳,王艷杰,梅本圓
    2025, 40(6):1371-1382.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6.004
    [摘要](16) [HTML](0) [PDF 3.16 M](9)
    摘要:
    目的 整合網絡藥理學、分子對接技術和實驗驗證,系統(tǒng)探討青娥丸治療阿爾茨海默?。ˋD)的潛在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機制。方法 經過ETCM數(shù)據(jù)庫、TCMSP數(shù)據(jù)庫及文獻搜索通過SWISS ADME平臺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數(shù)據(jù)庫篩選出青娥丸主要活性成分及靶點,通過GeneCards數(shù)據(jù)庫和OMIM數(shù)據(jù)庫獲取AD靶點;取交集靶點后用STRING數(shù)據(jù)庫構建青娥丸治療AD潛在靶點的蛋白質–蛋白質相互作用(PPI)。運用Cytoscape 3.9.1軟件篩選核心靶點;采用DAVID數(shù)據(jù)庫對交集靶點進行基因本體(GO)功能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與基因組百科全書(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PyMol軟件和AutoDock1.5.7軟件進行分子對接驗證。建立HT22細胞模型,采用CCK-8法檢測細胞活力,通過Western blotting檢測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和細胞凋亡的關鍵作用靶點蛋白表達水平。結果 共得到青娥丸活性成分119個,靶點900個;疾病靶點1 409個。PPI網絡獲得核心靶點Akt1、非受體酪氨酸激酶(SRC)、熱休克蛋白90α家族A類成員1(HSP90AA1)、腫瘤壞死因子(TNF)和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等。GO和KEGG富集分析獲得1 532個GO功能注釋,192條信號通路,主要涉及PI3K/Akt通路、細胞凋亡等。分子對接結果顯示,青娥丸中的主要活性成分與關鍵靶點均有強的結合能力,對接結合能均低于−6.0 kcal/mol。細胞實驗表明,與對照組比較,青娥丸可以改善Aβ25-35誘導的HT22細胞活力(P<0.01),提高Aβ25-35誘導的HT22細胞中p-Akt、p-PI3K和Bcl-2蛋白的表達,抑制Bax蛋白的表達(P<0.05)。結論 青娥丸可能通過調節(jié)PI3K/Akt信號通路和細胞凋亡保護神經元,延緩病理進程治療AD,為青娥丸的臨床應用和AD治療的研究提供依據(jù)。
    7  阿魏酸抗氧化作用的量子化學密度泛函理論研究
    霍志鵬,高文慶,王晴,壽紀綱,宋兆輝,何毅
    2025, 40(6):1383-1388.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6.005
    [摘要](18) [HTML](0) [PDF 1.73 M](11)
    摘要:
    目的 研究阿魏酸的抗氧化作用及分子反應機制。方法 用DPPH自由基清除試驗,以L-抗壞血酸為陽性對照檢測阿魏酸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使用量子計算化學密度泛函理論(DFT)方法研究阿魏酸清除活性自由基的機制。結果 阿魏酸對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較強,半數(shù)有效濃度(EC50)值為7.75 μg/mL,僅次于L-抗壞血酸(3.53 μg/mL),阿魏酸C-4位酚羥基取代為甲氧基后抗氧化活性大幅度下降;量子化學密度泛函理論計算顯示,阿魏酸酚羥基上氫原子向自由基的轉移的作用機制在熱力學和動力學上均是合理的。結論 阿魏酸具有與L-抗壞血酸強度接近的抗氧化活性,關鍵活性位點為結構中的酚羥基,氫原子轉移為阿魏酸抗氧化活性的主要作用機制。
    8  芒果苷納米囊泡的制備、表征和藥動學研究
    毛利緊,朱家豪,郝海軍
    2025, 40(6):1389-1397.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6.006
    [摘要](15) [HTML](0) [PDF 1.92 M](11)
    摘要:
    目的 制備芒果苷納米囊泡,考察其性質、穩(wěn)定性和大鼠藥動學研究。方法 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備芒果苷納米囊泡。以包封率為指標,芒果苷質量濃度、聚山梨酯80與膽固醇比例、囊材與藥物比例為主要影響因素,采用Box-Behnken響應面法優(yōu)化芒果苷納米囊泡處方工藝,并制成凍干粉。透射電鏡觀察芒果苷納米囊泡微觀形態(tài),X-射線粉末衍射考察芒果苷晶型,透析袋法考察芒果苷納米囊泡在模擬胃腸液中釋藥行為。ig大鼠芒果苷納米囊泡,繪制藥時曲線,計算吸收生物利用度。結果 芒果苷納米囊泡最佳處方為:芒果苷質量濃度為0.51 mg/mL,聚山梨酯80與膽固醇比例為1.56∶1,囊材與藥物比例為18.73∶1。芒果苷納米囊泡的平均包封率為(82.67±1.19)%,載藥量為(4.15±0.18)%,粒徑為(318.84±26.46)nm,Zeta電位為−(31.71±1.87)mV。芒果苷納米囊泡外觀呈橢圓形,芒果苷在芒果苷納米囊泡凍干粉中轉變?yōu)闊o定形,在模擬胃腸液中累積釋放度得到明顯增加。芒果苷納米囊泡血藥濃度(Cmax)和相對口服吸收生物利用度分別增加至3.54、5.30倍。結論 芒果苷納米囊泡可增加芒果苷在胃腸液中累積釋放度和穩(wěn)定性,有效促進了口服吸收。
    9  布林佐胺納米晶體眼用原位凝膠的制備和滲透性能研究
    竇瑩,胡華,謝向陽,陳志龍
    2025, 40(6):1398-1405.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6.007
    [摘要](15) [HTML](0) [PDF 1.70 M](8)
    摘要:
    目的 制備布林佐胺納米晶體眼用原位凝膠,并考察其體外藥物滲透性。方法 采用高壓均質法制備布林佐胺納米晶體。采用冷法制備布林佐胺納米晶體眼用原位凝膠,使用中心復合設計對布林佐胺納米晶體眼用原位凝膠的處方進行優(yōu)化。利用Franz擴散池法考察布林佐胺納米晶體眼用原位凝膠在羊眼角膜上的滲透性。結果 采用Soluplus作為穩(wěn)定劑,其最佳質量濃度為5.0 mg/mL,制備的布林佐胺納米晶體粒徑分布、多分散性指數(shù)、Zeta電位和物理穩(wěn)定性均較理想。原位凝膠劑的最佳處方配比為:羧甲基殼聚糖質量濃度為5.0 mg/mL,波洛沙姆407質量濃度為200.0 mg/mL,制備的布林佐胺納米晶體眼用原位凝膠具有理想的黏度和凝膠化時間。布林佐胺納米晶體眼用原位凝膠在羊眼角膜中的滲透滯后時間和滲透率均優(yōu)于布林佐胺滴眼液。結論 制備的布林佐胺納米晶體眼用原位凝膠處方合理,工藝可行,為布林佐胺的眼部給藥提供一種更有效的途徑。
    10  刺五加注射液聯(lián)合尤瑞克林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研究
    陳熊高,楊光偉,劉志平,李光雨,白霖果
    2025, 40(6):1406-1410.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6.008
    [摘要](19) [HTML](0) [PDF 1.51 M](9)
    摘要:
    目的 探討刺五加注射液聯(lián)合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2020年4月—2025年2月在貴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就診的79例急性腦梗死患者納入,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39例)和治療組(40例)。對照組患者靜脈滴注注射用尤瑞克林,1次/d,每次1瓶加入100 mL生理鹽水充分稀釋。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靜脈注射刺五加注射液,1次/d,7 mg/kg加入生理鹽水充分稀釋。兩組在完成2周治療統(tǒng)計療效。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分、Berg平衡量表(BBS)評分、改良Barthel指數(shù)(MBI)評分、腦血流動力學和血清指標。結果 治療組的總有效率明顯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95.00% vs 79.49%,P<0.05)。兩組治療后的NIHSS評分顯著降低,BBS、MBI評分顯著升高(P<0.05);治療組的BBS評分低于對照組,BBS、MBI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治療后的外周阻力(Rv)降低,腦血管儲備能力(CVR)、平均血流速度(MFV)均明顯升高(P<0.05),治療組的Rv低于對照組,CVR、MFV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治療后的血清前蛋白轉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同型半胱氨酸(Hcy)、正五聚蛋白3(PTX3)、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均明顯降低(P<0.05),治療組的血清PCSK9、Hcy、PTX3、NSE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刺五加注射液聯(lián)合注射用尤瑞克林可提高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減輕神經損傷,提高平衡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腦血流動力學水平,減輕神經炎性損傷。
    11  依折麥布聯(lián)合尤瑞克林治療老年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研究
    郭倩,王婉,陳華,汪明佳,郝瑛子,吳可君
    2025, 40(6):1411-141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6.009
    [摘要](23) [HTML](0) [PDF 1.53 M](7)
    摘要:
    目的 探討依折麥布片聯(lián)合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療老年急性腦梗死的效果。方法 選取陜西省核工業(yè)二一五醫(yī)院2023年10月-2024年10月收治的130例老年急性腦梗死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為65例。對照組靜脈滴注0.15 PNA注射用尤瑞克林+0.9%氯化鈉注射液100 mL,1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口服依折麥布片,10 mg/次,1次/d。兩組均治療2周。比較兩組臨床療效、臨床評分、腦血流灌注情況、血清因子指標。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的總有效率(92.31%)高于對照組的總有效率(75.38%,P<0.05)。較治療前,兩組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評分降低,簡式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法(FMA)、簡易智力狀態(tài)檢查量表(MMSE)評分升高(P<0.05);治療組較對照組mRS評分更低,F(xiàn)MA、MMSE評分更高(P<0.05)。較治療前,兩組治療后的血流平均通過時間(MTT)、峰值時間(TTP)縮短,局部腦血流量(CBF)、腦血容量(CBV)升高(P<0.05);治療組較對照組MTT、TTP更短,CBF、CBV更高(P<0.05)。較治療前,兩組治療后的血清可溶性細胞黏附分子-1(sICAM-1)、基質金屬蛋白酶-9(MMP-9)、白細胞介素-33(IL-33)、C反應蛋白(CRP)水平降低(P<0.05),治療組血清sICAM-1、MMP-9、IL-33、CRP水平較對照組更低(P<0.05)。較治療前,兩組治療后的血清微小核糖核酸-132(miR-132)、微小核糖核酸-146a(miR-146a)、神經營養(yǎng)因子(NTF)水平升高,血清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髓鞘堿性蛋白(MBP)水平降低(P<0.05);較對照組,治療組血清miR-132、miR-146a、NTF水平更高,血清NSE、MBP水平更低(P<0.05)。結論 老年急性腦梗死患者使用依折麥布片聯(lián)合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療的療效顯著,與該治療方案有效調節(jié)炎癥指標、miR-132、miR-146a和神經因子水平,減輕機體炎癥,改善腦血流灌注、神經、運動和認知功能有關。
    12  川蛭通絡膠囊聯(lián)合氯吡格雷治療腦梗死恢復期的臨床研究
    欒揚,陳晴清
    2025, 40(6):1417-1422.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6.010
    [摘要](14) [HTML](0) [PDF 1.49 M](8)
    摘要:
    目的 探討川蛭通絡膠囊聯(lián)合硫酸氫氯吡格雷片治療腦梗死恢復期的應用效果。方法 2023年1月—2024年7月珠海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收治的102例腦梗死恢復期患者,以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治療組、對照組,每組51例。對照組以硫酸氫氯吡格雷片治療,每次口服75 mg,每日1次,治療組增加川蛭通絡膠囊治療,每次0.5 g,每日3次。治療后評估兩組臨床療效、神經細胞因子、血液流變學、血小板功能指標、量表評分和治療安全性。結果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2.16%,高于對照組的76.47%(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膠質纖維酸性蛋白(GFAP)、中樞神經特異性蛋白(S100β)、神經元烯醇化酶(NSE)下降(P<0.05);治療組血清GFAP、S100β、NSE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漿黏度(PV)、纖維蛋白原(Fib)、血細胞比容(Hct)均明顯低于同組治療前(P<0.05),且治療后治療組血液流變學指標水平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血小板計數(shù)(PLT)、平均血小板體積(MPV)、血小板分布寬度(PDW)、血小板聚集指數(shù)(PAG)下降(P<0.05);治療后治療組患者血小板參數(shù)均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腦卒中量表(NIHSS)評分較治療前顯著降低,腦卒中生活質量量表(SS-QOL)評分升高(P<0.05);治療后治療組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SS-QOL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川蛭通絡膠囊聯(lián)合硫酸氫氯吡格雷片治療腦梗死恢復期效果良好,可降低神經細胞因子,改善血液流變學,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生活質量。
    13  氟伏沙明聯(lián)合文拉法辛治療抑郁癥的臨床研究
    許艷艷,張鵬,張蓮,劉猛,王昆
    2025, 40(6):1423-1427.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6.011
    [摘要](25) [HTML](0) [PDF 1.52 M](8)
    摘要:
    目的 觀察氟伏沙明聯(lián)合文拉法辛治療抑郁癥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21年9月—2024年9月皖西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附屬醫(yī)院收治的68例抑郁癥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法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分別為34例。對照組患者早晨口服文拉法辛緩釋片,75 mg/次,1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晚上口服馬來酸氟伏沙明片,50 mg/次,1次/d。兩組治療8周。觀察兩組的臨床療效和癥狀緩解時間,比較兩組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HAMD)、健康狀況調查簡表評分(SF-36)、社會功能缺陷篩選量表評分(SDSS)、腦源性神經營養(yǎng)因子(BDNF)、孤啡肽(OFQ)、血清內源性配體-13(Apelin-13)、血清緊密連結蛋白-5(claudin-5)水平。結果 藥物治療后,治療組總有效率是94.12%,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73.53%(P<0.05)。藥物治療后,與對照組對比,治療組持久情緒低落、思維遲緩、意志活動減退、記憶力下降緩解時間均較短(P<0.05)。治療后,兩組HAMD評分、SDSS評分顯著降低,而SF-36評分升高P<0.05);治療后,與對照組對比,治療組HAMD評分、SDSS評分更低;且治療組SF-36評分更高(P<0.05)。治療后,兩組BDNF、Apelin-13、claudin-5水平較治療前升高,而OFQ降低(P<0.05);治療后,與對照組對比,治療組BDNF、Apelin-13、claudin-5水平均升高;且OFQ水平降低(P<0.05)。結論 氟伏沙明聯(lián)合文拉法辛協(xié)同治療抑郁癥效果明顯,能緩解抑郁狀態(tài),有效調節(jié)相關誘導因子,并促進生活質量大幅度提高,且藥物安全,值得借鑒與推廣。
    14  谷紅注射液聯(lián)合依帕司他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研究
    胡秀芬,晏玲,向慶偉
    2025, 40(6):1428-1433.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6.012
    [摘要](16) [HTML](0) [PDF 1.51 M](8)
    摘要:
    目的 探討谷紅注射液聯(lián)合依帕司他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研究。方法 選取2022年10月—2024年10月武漢市中醫(yī)醫(yī)院收治的98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49例。對照組患者給予依帕司他片,50 mg/次,3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谷紅注射液,10 mL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200 mL中稀釋后靜脈滴注,1次/d。兩組用藥28 d。觀察兩組的臨床療效和臨床癥狀緩解時間,比較兩組治療前后餐后2 h血葡萄糖(2 hPG)、空腹血漿葡萄糖(FPG)、糖化血紅蛋白(HbA1c)、多倫多臨床系統(tǒng)評分(TCSS)、視覺模擬疼痛(VAS)評分法、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總有效率是97.96%,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1.63%(P<0.05)。治療后,與對照組對比,治療組手腳麻木、局部刺痛、肌肉無力、異常出汗緩解時間均較短(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2 hPG、FPG、HbA1c水平均顯著降低(P<0.05);治療后,與對照組對比,治療組2 hPG、FPG、HbA1c水平均較低(P<0.05)。治療后,兩組TCSS評分、VAS評分均顯著降低(P<0.05);治療后,與對照組對比,治療組TCSS評分、VAS評分均較低(P<0.05)。治療后,兩組Hcy、Cys-C水平顯著降低,而SOD、IGF-1顯著升高(P<0.05);治療后,與對照組對比,治療組Hcy、Cys-C水平均較低,而SOD、IGF-1水平較高(P<0.05)。結論 谷紅注射液聯(lián)合依帕司他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協(xié)同治療療效明顯,緩解神經病變癥狀及疼痛,可有效保護神經組織,并能改善局部血液微循環(huán),抑制炎癥反應,值得借鑒應用。
    15  烏靈膠囊聯(lián)合己酮可可堿治療神經性耳鳴的臨床研究
    張雷,于亮,劉陸洋,卞娜娜,胡倩,王增光
    2025, 40(6):1434-1438.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6.013
    [摘要](25) [HTML](0) [PDF 1.52 M](8)
    摘要:
    目的 探討烏靈膠囊聯(lián)合己酮可可堿注射液治療神經性耳鳴的臨床療效。方法 研究對象選取2022年11月—2024年12月淄博一四八醫(y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收治的108例神經性耳鳴患者,依據(jù)隨機數(shù)字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54例)和對照組(54例)。對照組患者靜脈滴注己酮可可堿注射液,0.1g加入0.9%生理鹽水100 mL中稀釋,1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口服烏靈膠囊,3粒/次,3次/d。兩組用藥2周。觀察兩組的臨床療效,比較兩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耳鳴致殘評估量表(THI)評分、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量表(PSQI)評分、5-羥色胺(5-H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細胞介素-6(IL-6)、γ-氨基丁酸(GABA)水平。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總有效率是96.3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1.48%(P<0.05)。治療后,兩組聽力下降積分、耳鳴如潮積分、耳中悶脹積分、神疲乏力積分均顯著降低(P<0.05);治療后,與對照組對比,治療組中醫(yī)證候積分均較低(P<0.05)。治療后,兩組THI評分、PSQI評分均顯著降低(P<0.05);治療后,與對照組對比,治療組THI評分、PSQI評分均較低(P<0.05)。治療后,兩組IL-6、5-HT降低,而GABA、SOD水平升高(P<0.05);治療后,治療組IL-6、5-HT水平低于對照組,而GABA、SOD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烏靈膠囊與己酮可可堿注射液協(xié)同治療神經性耳鳴效果較佳,能較好的改善耳鳴癥狀,減弱局部炎性反應,緩解患者睡眠質量,值得借鑒與推廣。
    16  血必凈注射液聯(lián)合重組人腦利鈉肽治療膿毒癥心肌病的臨床研究
    許梅,施保柱,段明明,楊明華,董妍,馬蘊蕾,趙津
    2025, 40(6):1439-1444.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6.014
    [摘要](16) [HTML](0) [PDF 1.46 M](7)
    摘要:
    目的 探討血必凈注射液與重組人腦利鈉肽聯(lián)合使用在治療膿毒癥心肌病方面的臨床效果。方法 納入2022年8月—2023年8月在河北省中醫(yī)院診治的膿毒癥心肌病患者6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30例。對照組靜脈泵入注射用重組人腦利鈉肽,初始靜脈推注1.5 μg/kg負荷劑量,隨后按照0.007 5 μg/(kg∙min)靜脈連續(xù)泵入治療。治療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靜脈滴注血必凈注射液,50 mL加入100 mL生理鹽水,2次/d。兩組患者均接受為期7 d的治療。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治療前后兩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評分(GCS)、器官功能衰竭(SOFA)評分、呼吸機輔助時間、ICU住院時間、28 d病死率,及高敏心肌肌鈣蛋白T(hs-cTnT)、N末端腦鈉肽前體(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反應蛋白(CRP)、白細胞介素-6(IL-6)和白細胞介素-8(IL-8)水平。結果 治療后,對照組與治療組的臨床總有效率分別為63.33%、86.67%,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GCS評分比治療前明顯升高,而SOFA評分明顯降低(P<0.05),且治療組GCS評分和SOFA評分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治療組膿毒癥心肌病患者呼吸機輔助時間、ICU住院時間和28 d病死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hs-cTnT、NT-proBNP、CK-MB、CRP、IL-6和IL-8水平比同組治療前明顯降低(P<0.05),且治療組這些血清因子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血必凈注射液聯(lián)合重組人腦利鈉肽治療膿毒癥心肌病療效顯著,不僅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并縮短呼吸機輔助和ICU住院時間,而且減輕了患者的心肌損傷和體內炎癥反應水平,從而降低了28 d病死率。
    17  注射用益氣復脈(凍干)聯(lián)合替羅非班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研究
    杜浩,戚先偉,陶軍,高文駿,陳鵬
    2025, 40(6):1445-1450.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6.015
    [摘要](16) [HTML](0) [PDF 1.44 M](8)
    摘要:
    目的 評估注射用益氣復脈(凍干)聯(lián)合鹽酸替羅非班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效果。方法 納入2020年8月—2024年8月蕪湖市中醫(yī)醫(yī)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利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接受替羅非班單藥治療,初始30 min靜脈滴注速率0.4 μg/(kg·min),后續(xù)調整為0.1 μg/(kg·min)維持72 h。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益氣復脈凍干粉(5.2 g溶解于250 mL 0.9%氯化鈉注射液),以40滴/min速率靜脈滴注,每日1次。兩組療程均為14 d 。比較兩組臨床療效、治療前后相關評分及心功能指標變化。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總有效率達92.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8.00%(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CRUSADE、GRACE及VAS評分均顯著降低,治療組評分降幅大于對照組(P<0.05);兩組超敏心肌肌鈣蛋白I(hs-cTnT)、N末端腦鈉肽前體(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治療后均顯著下降(P<0.05),治療組降幅優(yōu)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LVESD)均顯著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均顯著升高(P<0.05),治療組各指標改善程度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 注射用益氣復脈聯(lián)合替羅非班注射液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展現(xiàn)出顯著的療效,不僅能夠顯著改善心功能指標并減輕心肌損傷水平,而且明顯降低患者出血和死亡風險并降低患者疼痛程度。
    18  肺寧顆粒聯(lián)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療特發(fā)性肺間質纖維化的臨床研究
    邢琳琳,高志國,吳紅芝,宋龍霞,王楠
    2025, 40(6):1451-1455.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6.016
    [摘要](21) [HTML](0) [PDF 1.46 M](7)
    摘要:
    目的 探討肺寧顆粒聯(lián)合乙酰半胱氨酸泡騰片治療特發(fā)性肺間質纖維化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21年4月—2023年12月邢臺市人民醫(yī)院收治的特發(fā)性肺間質纖維化患者108例,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54例。對照組口服乙酰半胱氨酸泡騰片,0.6 g/次,2次/d。在對照組基礎上,治療組口服肺寧顆粒,1袋/次,3次/d。兩組患者療程為3個月。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和血氣分析,6 min步行距離(6MWD)和圣喬治呼吸問卷(SGRQ)評分,血清基質金屬蛋白酶-9(MMP-9)、轉化生長因子-β1(TGF-β1)、纖溶酶原激活劑抑制劑-1(PAI-1)和白細胞介素-13(IL-13)水平。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患者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92.59% vs 77.78%,P<0.05)。治療后,兩組一氧化碳彌散量(DLCO)、肺總量(TLC)、潮氣量(VC)、動脈氧分壓(pO2)和動脈血氧飽和度(SaO2)水平明顯高于組內治療前(P<0.05),且治療組這些指標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6MWD比治療前顯著增加,而SGRQ評分顯著減少(P<0.05),且治療組6MWD、SGRQ評分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MMP-9、TGF-β1、PAI-1、IL-13水平均低于同組治療前(P<0.05),且治療后治療組患者血清因子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采用肺寧顆粒聯(lián)合乙酰半胱氨酸泡騰片治療特發(fā)性肺間質纖維化,安全性較好,能有效抑制機體炎癥狀態(tài)及肺纖維化,恢復患者肺功能、呼吸功能及運動耐力,利于患者生活質量的改善。
    19  寒喘祖帕顆粒聯(lián)合噻托溴銨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wěn)定期的臨床研究
    趙曉彬,任宏偉,曹國蕓,周紅梅,張春,李夢云
    2025, 40(6):1456-1461.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6.017
    [摘要](11) [HTML](0) [PDF 1.56 M](9)
    摘要:
    目的 探討寒喘祖帕顆粒和噻托溴銨聯(lián)用對慢性阻塞性肺病穩(wěn)定期患者的治療效果。方法 2021年11月—2023年6月河北省第七人民醫(yī)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wěn)定期患者參與研究,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質量組,各50例。對照組吸入噻托溴銨吸入粉霧劑,1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寒喘祖帕顆粒,1袋/次,2次/d。兩組療程4周。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臨床癥狀評分,肺功能指標[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最大呼氣中期流量(MMEF)、FEV1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預計值)、每分鐘最大通氣量(MMV)],肺功能狀態(tài)和呼吸困難問卷修訂版(PFSDQ-M)、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存質量量表(COPD-QOL)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我效能感問卷(CSES)評分,及紅細胞分布寬度(RDW)、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NLR)和血清C反應蛋白(CRP)水平。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96.00% vs 84.00%,P<0.05)。治療后,兩組咳嗽評分、咳痰評分、喘息評分、胸悶評分、氣短評分均明顯降低(P<0.05),且治療組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FEV1/FVC%、MMEF、FEV1%預計值、MMV均高于組內治療前(P<0.05),且治療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PFSDQ-M、COPD-QOL評分均低于組內治療前,而CSES評分顯著增加(P<0.05),且治療后治療組評分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RDW、NLR和血清CRP水平均低于組內治療前(P<0.05),且治療組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wěn)定期使用寒喘祖帕顆粒和噻托溴銨聯(lián)合治療,能有效促進患者呼吸道癥狀緩解和肺功能改善,抑制慢性炎癥狀態(tài),促進患者機體狀態(tài)好轉及生存質量和自我效能感提升。
    20  膽木浸膏糖漿聯(lián)合奧司他韋治療兒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臨床研究
    王雪妝,林堅,王小花
    2025, 40(6):1462-146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6.018
    [摘要](21) [HTML](0) [PDF 1.44 M](7)
    摘要:
    目的 探討膽木浸膏糖漿聯(lián)合奧司他韋治療兒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臨床效果。方法 隨機將2022年2月—2024年8月在??谑械谌嗣襻t(yī)院就診的110例風熱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兒,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55例。對照組口服磷酸奧司他韋顆粒,體質量<15 kg者30 mg/次,15 kg≤體質量<23 kg者45 mg/次,23≤體質量<40 kg者60 mg/次,>40 kg者75 mg/次,2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膽木浸膏糖漿,3~5歲者5 mL/次,6~14歲者10 mL/次,3次/d。兩組患兒均治療5 d。觀察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治療前后兩組患兒癥狀緩解時間,中醫(yī)證候積分,炎性因子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1β(IL-1β)、核因子-κB(NF-κB)和Toll樣受體4(TLR4)。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患兒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98.18% vs 81.82%,P<0.05)。治療后,治療組患兒咳嗽、發(fā)熱及咽痛消退時間較對照組縮短更顯著(P<0.05)。治療后,兩組患兒中醫(yī)證候積分比治療前明顯下降(P<0.05),且治療組患兒積分較對照組降低程度更顯著(P<0.05)。治療后,兩組患兒IL-1β、TNF-α、NF-κB和TLR4水平較治療前明顯下降(P<0.05),且治療組患兒IL-1β、TNF-α、NF-κB和TLR4水平較對照組降低程度更顯著(P<0.05)。結論 在兒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療方面,膽木浸膏糖漿聯(lián)合奧司他韋具有更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能有效縮短癥狀時間,減輕中醫(yī)癥狀,抑制炎性反應。
    21  清咳平喘顆粒聯(lián)合頭孢米諾鈉治療社區(qū)獲得性肺炎的臨床研究
    李曉丹,李曉穎,李玉倩,王晶,李山山,李夢茜,李天歌,李天月
    2025, 40(6):1467-1471.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6.019
    [摘要](14) [HTML](0) [PDF 1.42 M](7)
    摘要:
    目的 探討清咳平喘顆粒聯(lián)合注射用頭孢米諾鈉治療社區(qū)獲得性肺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回顧性分析天津中醫(y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在2024年1月~8月就診的150例社區(qū)獲得性肺炎患者的臨床資料,150例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75例。對照組靜滴注射用頭孢米諾鈉,2次/d,1.0 g/次。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溫水沖服清咳平喘顆粒,3次/d,1袋/次。兩組持續(xù)治療10 d。比較兩組的臨床療效、癥狀改善情況、影像學吸收評分、血清指標。結果 對照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82.67%,治療組的總有效率為94.67%,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治療組患者退熱時間、止咳時間、肺啰音消失時間、咯痰消失時間均比對照組短(P<0.05)。治療后,兩組的影像學吸收評分顯著減?。?i>P<0.05),且治療組的影像學吸收評分比對照組更小(P<0.05)。兩組治療后的血清CXC趨化因子配體10(CXCL10)、基質金屬蛋白酶-2(MMP-2)、正五聚蛋白3(PTX3)水平均低于治療前(P<0.05);治療組治療后的血清CXCL10、MMP-2、PTX3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清咳平喘顆粒聯(lián)合注射用頭孢米諾鈉可提高社區(qū)獲得性肺炎的臨床療效,促進癥狀改善,降低炎癥反應。
    22  復方紅豆杉膠囊聯(lián)合帕博利珠單抗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研究
    王立鵬,邢樹山,張漫玉,趙佳明
    2025, 40(6):1472-147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6.020
    [摘要](14) [HTML](0) [PDF 1.48 M](8)
    摘要:
    目的 探討采用復方紅豆杉膠囊與帕博利珠單抗聯(lián)合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唐山中心醫(yī)院腫瘤科2022年10月—2024年12月收治的80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40例。對照組iv帕博利珠單抗注射液,200 mg/次,每3周給藥1次。治療組在對照組的治療基礎上口服復方紅豆杉膠囊,2粒/次,每日3次,21 d為1個療程。兩組給藥2個療程觀察效果。觀察對比兩組療效情況,比較兩組生活質量量表評分(FACT-L)、卡氏功能狀態(tài)量表評分(KPS)、細胞角蛋白19血清片段21-1(CYFRA21-1)、癌胚抗原(CEA)、鱗狀細胞癌抗原(SCC)、糖類抗原50(CA50)水平。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的總有效率(92.50%)高于對照組(75.00%)(P<0.05)。治療后,與對照組對比,治療組患者出現(xiàn)胸悶、咳嗽、胸痛、痰中帶血癥狀緩解時間均較短(P<0.05)。治療后,兩組FACT-L評分、KPS評分較同組治療前顯著升高(P<0.05);治療后,與對照組對比,治療組患者FACT-L評分、KPS評分均更高(P<0.05)。治療后,兩組CYFRA21-1、CEA、SCC、CA50水平較組內治療前顯著降低;治療后,與對照組對比,治療組CYFRA21-1、CEA、SCC、CA50水平均較低(P<0.05)。結論 復方紅豆杉膠囊與帕博利珠單抗協(xié)同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效果顯著,對患者癥狀有較好的緩解作用,同時可以提高機體功能狀況,明顯改善患者生活質量,降低患者腫瘤炎性反應,值得借鑒與推廣。
    23  華蟾素注射液聯(lián)合安羅替尼治療惡性漿膜腔積液的臨床研究
    許園園,謝勝新,張世強,強金虎
    2025, 40(6):1477-1482.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6.021
    [摘要](20) [HTML](0) [PDF 1.37 M](7)
    摘要:
    目的 分析華蟾素注射液聯(lián)合鹽酸安羅替尼膠囊治療惡性漿膜腔積液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無錫市錫山人民醫(yī)院收治的64例惡性漿膜腔積液患者,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31例)和治療組(30例)。對照組患者餐后30 min溫水送服鹽酸安羅替尼膠囊,體質量≤60 kg患者,8 mg/次,體質量>60 kg患者,12 mg/次,1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于漿膜腔穿刺置管術排出積液后灌注華蟾素注射液,胸腔灌注40~125 mL,腹腔灌注40~150 mL,心包灌注10~50 mL,使用生理鹽水稀釋,每周3次。兩組患者均在2周治療完成后,持續(xù)觀察至少4周,結束時評估療效。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健康狀況、積液相關指標、不良反應、生存情況。結果 治療組的疾病控制率為93.33%,高于對照組的疾病控制率70.97%(P<0.05)。治療后,兩組KPS評分較治療前顯著升高(P<0.05),治療組KPS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積液中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低氧誘導因子-1α(HIF-1α)水平較治療前顯著降低(P<0.05),治療組積液中VEGF、HIF-1α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患者高血壓、皮疹、腹瀉3級占比低于對照組(P<0.05),無進展生存時間長于對照組(P<0.05)。結論 華蟾素注射液聯(lián)合鹽酸安羅替尼膠囊治療惡性漿膜腔積液能增效減毒,可改善患者健康狀態(tài),降低積液中VEGF、HIF-1α水平,延長患者無進展生存時間。
    24  養(yǎng)胃舒膠囊聯(lián)合吉法酯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臨床研究
    李光躍,王莉,李光輝,常麗麗
    2025, 40(6):1483-1487.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6.022
    [摘要](19) [HTML](0) [PDF 1.46 M](7)
    摘要:
    目的 探討?zhàn)B胃舒膠囊聯(lián)合吉法酯片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2022年11月—2024年12月石家莊市人民醫(yī)院收治的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共計82例納入研究。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41例)、治療組(41例)。對照組口服吉法酯片,3次/d,2片/次。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養(yǎng)胃舒膠囊,2次/d,2粒/次。兩組患者持續(xù)治療3個月。對比患者的臨床療效、胃鏡病理評分、胃腸道激素和血清細胞因子。結果 對照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80.49%,明顯低于治療組的總有效率95.12%,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兩組治療后的胃鏡病理評分低于治療前(P<0.05),治療組治療后的胃鏡病理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的胃蛋白酶原比值(PGR)、胃泌素-17(G-17)、生長抑素(SS)均比治療前高(P<0.05),且治療組的PGR、G-17、SS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治療后的轉化生長因子-β1(TGF-β1)、人表皮生長因子(hEGF)、趨化因子C-X3-C-基元配體1(CX3CL1)顯著降低,治療組治療后的TGF-β1、hEGF、CX3CL1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養(yǎng)胃舒膠囊聯(lián)合吉法酯片可提高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臨床療效,減輕胃黏膜病理改變,調節(jié)胃腸激素的分泌,延緩纖維化進程。
    25  二至丸聯(lián)合屈螺酮炔雌醇片(Ⅱ)治療排卵障礙性異常子宮出血的臨床研究
    王宇飛,姜曉婧,王昭,路云晶
    2025, 40(6):1488-1492.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6.023
    [摘要](16) [HTML](0) [PDF 1.46 M](8)
    摘要:
    目的 探討采用二至丸與屈螺酮炔雌醇片(Ⅱ)聯(lián)合治療排卵障礙性異常子宮出血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22年9月—2024年10月青島市城陽區(qū)人民醫(yī)院收治的9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45例)和治療組(45例)。對照組患者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Ⅱ),1片/次,1次/d,連續(xù)用藥21 d后停藥7 d。28 d為1個周期,連續(xù)服藥3個周期。在對照組基礎上,治療組口服二至丸,9 g/次,2次/d。兩組治療12周。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治療前后兩組患者月經失血圖評分(PBAC)評分、子宮內膜厚度,卵泡刺激素(FSH)、促黃體素(LH)和雌二醇(E2)水平,及炎性因子白細胞介素-1β(IL-1β)、轉錄激活蛋白-1(AP-1)、基質金屬蛋白酶-9(MMP-9)和環(huán)氧合酶-2(COX-2)水平。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總有效率(95.56%)明顯高于對照組(80.00%,P<0.05)。治療后,兩組子宮內膜厚度、PBAC評分比治療前明顯下降(P<0.05),且與對照組比較,治療組的子宮內膜厚度、PBAC評分均顯著降低(P<0.05)。治療后,兩組FSH、E2、LH、IL-1β、AP-1、MMP-9、COX-2水平比治療前明顯降低(P<0.05),且治療后治療組性激素和炎性因子水平均明顯低對照組(P<0.05)。結論 二至丸與屈螺酮炔雌醇片(Ⅱ)協(xié)同治療展示了良好的療效,可調節(jié)性激素含量,減弱炎癥反應狀態(tài)。
    26  泌淋膠囊聯(lián)合頭孢泊肟酯治療尿路感染的臨床研究
    郭克存,宋子坤,劉英超,張麗娜
    2025, 40(6):1493-1497.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6.024
    [摘要](10) [HTML](0) [PDF 1.45 M](8)
    摘要:
    目的 探討泌淋膠囊聯(lián)合頭孢泊肟酯治療尿路感染的臨床療效。方法 回顧性選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聊城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泌尿科收治的100例尿路感染患者臨床資料,根據(jù)用藥方案差異將患者分為對照組50例和治療組50組。對照組患者口服頭孢泊肟酯片,0.1 g/次,2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口服泌淋膠囊,3粒/次,每日3次。兩組用藥2周。觀察兩組的療效;比較兩組中醫(yī)癥狀積分、血白細胞計數(shù)(WBC)、尿白細胞(WBC)、血C反應蛋白(CRP)水平。結果 治療14 d后,與對照組82.00%的總有效率比較,治療組總有效率96.00%較高(P<0.05)。治療后,兩組小便灼熱評分、小便頻數(shù)評分、腰部酸痛評分、小便澀痛評分均降低(P<0.05);治療后,與對照組對比,治療組小便灼熱評分、小便頻數(shù)評分、腰部酸痛評分、小便澀痛評分均較低(P<0.05)。治療后,兩組血WBC、尿WBC、血CRP指標顯著降低(P<0.05);治療后,與對照組對比,治療組血WBC、尿WBC、血CRP指標均較低(P<0.05)。結論 泌淋膠囊聯(lián)合頭孢泊肟酯協(xié)同治療尿路感染效果較佳,可縮短尿道感染病程,降低機體炎癥反應,且藥物安全,值得借鑒與應用。
    27  沙利度胺聯(lián)合倍他米松治療糜爛型口腔扁平苔蘚的臨床研究
    林瑤,李晨曦,方圓,張志勇,王景坤
    2025, 40(6):1498-1503.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6.025
    [摘要](23) [HTML](0) [PDF 1.52 M](8)
    摘要:
    目的 觀察沙利度胺與倍他米松協(xié)同治療糜爛型口腔扁平苔蘚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22年9月—2024年10月唐山市婦幼保健院收治的118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59例)和治療組(59例)。對照組患者病變部位黏膜基底注射復方倍他米松注射液,2%利多卡因1 mL稀釋后,0.2~0.4 mL/cm2,每2周1次。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治療組口服沙利度胺片,2片/次,2次/d。兩組患者用藥8周。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癥狀好轉時間、疼痛評分、氧化應激和炎性水平。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總有效率(98.31%)明顯高于對照組有效率(84.75%,P<0.05)。治療后,與對照組比,治療組口腔燒灼感、口腔疼痛、口腔黏膜白斑、口腔粗澀感等癥狀好轉時間均更快(P<0.05)。治療后,兩組疼痛視覺模擬疼痛評分法(VAS)評分比治療前明顯下降(P<0.05),且治療后,與對照組對比,治療組VAS評分降低更顯著(P<0.05)。治療后,兩組丙二醛(MDA)、8-羥基脫氧鳥苷(8-OHdG)、白細胞介素-1β(IL-1β)、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IL-18水平比治療前明顯下降,而總抗氧化能力(TAC)水平明顯升高(P<0.05);且治療后,與對照組對比,治療組氧化應激和炎性水平顯著好于對照組(P<0.05)。結論 沙利度胺與倍他米松協(xié)同治療糜爛型口腔扁平苔蘚療效顯著,對臨床癥狀有較大的改善,患者口腔局部炎癥反應減弱,口腔疼痛降低。
    28  關節(jié)克痹丸聯(lián)合依托考昔治療膝骨關節(jié)炎的臨床研究
    李婧,趙曉萌,王素冬
    2025, 40(6):1504-1508.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6.026
    [摘要](15) [HTML](0) [PDF 1.46 M](7)
    摘要:
    目的 探討關節(jié)克痹丸聯(lián)合依托考昔片治療膝骨關節(jié)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唐山市人民醫(yī)院在2023年2月—2025年1月收治的92例膝骨關節(jié)炎患者。92例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46例。對照組口服依托考昔片,1次/d,1片/次。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關節(jié)克痹丸,2次/d,8丸/次。兩組完成3個月治療。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晨僵時間、疼痛程度、關節(jié)功能、生活質量和血清指標。結果 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2.61%,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5.65%,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治療后,兩組的晨僵時間、數(shù)字疼痛強度量表(NRS)評分、Lequesne指數(shù)評分降低(P<0.05);治療組的晨僵時間、NRS評分、Lequesne指數(shù)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治療后SF-36評分均升高(P<0.05),且治療組SF-36評分比對照組高(P<0.05)。兩組治療后的血清趨化因子配體2(CCL2)、高遷移率族蛋白B1(HMGB1)、組織蛋白酶D(CATD)水平顯著降低(P<0.05);治療組治療后的血清CCL2、HMGB1、CATD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關節(jié)克痹丸聯(lián)合依托考昔片可提高膝骨關節(jié)炎的臨床療效,減輕膝關節(jié)晨僵和疼痛程度,改善膝關節(jié)功能,提高生活質量,降低炎癥反應。
    29  解毒生肌膏聯(lián)合人表皮生長因子治療皮膚燒燙傷的臨床研究
    王月,趙晴,楊燕華,石志偉
    2025, 40(6):1509-1513.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6.027
    [摘要](20) [HTML](0) [PDF 1.42 M](7)
    摘要:
    目的 探討解毒生肌膏聯(lián)合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凝膠(酵母)治療皮膚燒燙傷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 研究對象為2023年2月—2024年2月于江南大學附屬醫(yī)院就診的96例皮膚燒燙傷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治療組,各48例。對照組取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凝膠(酵母)均勻涂于患處,100 cm2創(chuàng)面使用10 g,1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使用解毒生肌膏外用攤于紗布上敷患處,0.5 g/cm2皮膚,2次/d。總治療療程為28 d。比較兩組臨床療效、創(chuàng)面愈合情況、疼痛程度、生存質量、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結果 治療組的總有效率(100.00%)高于對照組的總有效率(87.50%,P<0.05)。治療組治療后創(chuàng)面愈合率高于對照組,治療組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均下降(P<0.05),且治療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軀體健康領域評分、心理健康領域評分、社會活動領域評分、一般健康狀況領域評分均較治療前上升(P<0.05),且治療組各簡明燒傷健康量表(BSHS-A)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血清白細胞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C反應蛋白(CRP)水平較治療前降低(P<0.05),且治療組血清IL-6、TNF-α、CRP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解毒生肌膏聯(lián)合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凝膠(酵母)治療皮膚燒燙傷的效果顯著,可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減輕疼痛,降低機體炎性因子水平,提高生存質量水平。
    30  潤燥止癢膠囊聯(lián)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療尋常型銀屑病的臨床研究
    董秀慧,楊占華,徐月新,何笑,肖雨鑫,孫淑娜,張莉
    2025, 40(6):1514-1520.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6.028
    [摘要](13) [HTML](0) [PDF 1.57 M](8)
    摘要:
    目的 探討潤燥止癢膠囊聯(lián)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療尋常型銀屑病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聊城市中醫(yī)醫(yī)院于2021年3月—2024年3月收治的尋常型銀屑病患者122例,依據(jù)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對照組(61例)和治療組(61例)。對照組患處涂抹丙酸氟替卡松乳膏,2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潤燥止癢膠囊,4粒/次,3次/d,兩組患者治療4周。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治療前后兩組患者中醫(yī)證候積分、皮損面積與嚴重程度、免疫功能、炎癥水平、腸道微生態(tài)變化和疾病復發(fā)情況。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90.16% vs 75.41%,P<0.05)。治療后,兩組中醫(yī)證候各項積分和銀屑病皮損面積及嚴重程度指數(shù)(PASI)各項指數(shù)評分比治療前明顯下降(P<0.05),且與對照組比較,治療組評分降低更明顯(P<0.05)。治療后,兩組CD3+、CD4+和CD4+/CD8+水平比治療前明顯升高,而CD8+和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17(IL-17)、白細胞介素-8(IL-8)水平明顯降低(P<0.05),且治療后治療組免疫功能和炎癥水平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大腸埃希菌、腸球菌菌群數(shù)量比治療前明顯降低,而乳酸桿菌、雙歧桿菌和酵母菌菌群數(shù)量則比治療前升高(P<0.05),且治療組患者腸道微生態(tài)指標水平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治療組復發(fā)率與對照組相比則明顯降低(P<0.05)。結論 對尋常型銀屑病患者實施潤燥止癢膠囊聯(lián)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療,可顯著提升臨床療效,改善中醫(yī)癥狀與機體免疫功能,減輕機體炎癥反應,降低疾病復發(fā)風險。
    31  基于AHP-TOPSIS法的普瑞巴林的合理性用藥評價
    汪珊珊,肖雷
    2025, 40(6):1521-1527.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6.029
    [摘要](10) [HTML](0) [PDF 1.51 M](7)
    摘要:
    目的 建立普瑞巴林藥物利用評價(DUE)標準,并以AHP-TOPSIS法評估普瑞巴林用藥合理性,為普瑞巴林臨床用藥標準的制定提供參考。方法 根據(jù)專家共識、藥品說明書等,制定普瑞巴林的合理性用藥評價標準。從HIS系統(tǒng)中隨機選取2022年1月1日—2024年12月31日使用普瑞巴林治療的386例病例做合理性分析。結果 適應證、用量用法、給藥方式、禁忌證、注意事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與處理、藥物相互作用、經濟性、醫(yī)師權限指標、臨床療效評價的相對權重系數(shù)分別為17.765%、14.676%、7.482%、4.096%、10.580%、9.215%、15.700%、17.747%、1.365%、8.874%,其中適應證、經濟性、藥物相互作用的相對權重值較高;Ci值最高為100%,最低值為34.80%,Ci≥80%的病例為313例(81.09%),60%≤Ci<80%為21例(5.44%),Ci<60%為52例(13.47%),其中評價結果中適應證、禁忌證、注意事項、藥物相互作用、經濟性、醫(yī)師權限指標、臨床療效評價7個評價指標在用藥合理、基本合理及不合理評分進行比較,存在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0.05);不合理用藥主要集中在適應證、經濟性、藥物相互作用。結論 建立的普瑞巴林的DUE,且以AHP-TOPSIS法評價普瑞巴林臨床治療的合理性用藥,評價結果準確、客觀,并對普瑞巴林臨床用藥合理性評的價值較高。
    32  2022—2024年山西省國家醫(yī)保談判新型抗腫瘤藥物可獲得性及利用分析
    高紅利,李霞,趙強
    2025, 40(6):1528-1533.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6.030
    [摘要](17) [HTML](0) [PDF 1.49 M](7)
    摘要:
    目的 探討納入國家醫(yī)保談判(以下簡稱“國談”)藥品目錄的新型抗腫瘤藥物在山西省的可獲得性及使用情況,為后續(xù)省級政策優(yōu)化提供數(shù)據(jù)支撐。方法 收集2022—2024年山西省“國談”新型抗腫瘤藥物使用數(shù)據(jù),運用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方法,對356家公立二、三級醫(yī)院“國談”新型抗腫瘤藥物的可獲得率、用藥金額、用藥頻度(DDDs)、日均費用(DDC)及排序比(B/A)指標進行分析。結果 “國談”新型抗腫瘤藥物整體可獲得率逐年上升,三級醫(yī)院的獲得率明顯高于二級醫(yī)院,但可獲得率中位數(shù)評價均為“非常低”。與2022年相比,2023年“國談”新型抗腫瘤藥物的藥物利用指標DDDs和用藥金額分別增長32.39%和31.68%,2024年DDDs和用藥金額分別增長40.54%和24.65%,DDC整體呈現(xiàn)不同程度的下降趨勢,3種國產新藥替雷利珠單抗、信迪利單抗、卡瑞利珠單抗其銷售金額和DDDs值均位于排名前5內,且B/A>1。結論 “國談”新型抗腫瘤藥物在山西省的可獲得率不高,利用情況2年來呈合理上升趨勢,省級衛(wèi)生主管部門應優(yōu)化“國談”藥品政策的落地實施,提高可獲得率,同時加強臨床合理用藥監(jiān)管。
    33  基于FARES數(shù)據(jù)庫恩西地平的不良事件信號挖掘及分析
    吳惠蓉,成娟
    2025, 40(6):1534-1540.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6.031
    [摘要](15) [HTML](0) [PDF 1.46 M](8)
    摘要:
    目的 挖掘與分析異檸檬酸脫氫酶(IDH)2抑制劑恩西地平上市后的不良事件信號,為臨床安全用藥提供參考。方法 基于美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不良事件報告系統(tǒng)(FAERS)數(shù)據(jù)庫提取恩西地平2017年8月—2024年12月的不良事件。采用報告比值比法(ROR)、比例報告比值法(PRR)、貝葉斯可信區(qū)間遞進神經網絡(BCPNN)法和多項經驗貝斯葉伽馬泊松分布縮減法(MGPS)算法進行信號挖掘,并分析其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結果 共篩選出恩西地平為PS的報告3 280份,上報國家以美國為主,不良事件陽性信號共65個,累及14個系統(tǒng)器官分類(SOC),累及的SOC主要集中在各類檢查。報告數(shù)較多的不良事件信號有死亡、疲勞、惡心、超說明書用藥,信號強度最強的不良事件為分化綜合征。結論 恩西地平對除急性髓系白血病以外的其他疾病也有潛在治療價值,在臨床應用過程中,需要對說明書中未提及的不良事件提高警惕以減少用藥風險。
    34  基于FAERS數(shù)據(jù)庫的頭孢洛生他唑巴坦鈉不良反應風險信號挖掘與分析
    王迎迎,劉小霞
    2025, 40(6):1541-154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6.032
    [摘要](16) [HTML](0) [PDF 1.45 M](8)
    摘要:
    目的 挖掘和分析頭孢洛生他唑巴坦鈉的藥品不良事件信號,為臨床安全用藥提供參考。方法 收集美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不良事件報告系統(tǒng)(FAERS)數(shù)據(jù)庫2015年第1季度—2025年第1季度的頭孢洛生他唑巴坦鈉不良事件數(shù)據(jù),采用比例報告比(PRR)法和報告比值比(ROR)法進行信號挖掘。結果 最終篩選以頭孢洛生他唑巴坦鈉為主要懷疑藥物的不良事件報告731份,去除無關信號后最終獲得不良事件信號34個。發(fā)生頻次較高的不良事件包括耐藥、血小板減少癥、治療失敗、癇性發(fā)作等。信號較強的不良事件包括藥物敏感性試驗耐藥、耐藥、全身性念珠菌病等。其中血小板減少癥、癇性發(fā)作、全身性念珠菌病等說明書未收錄。結論 頭孢洛生他唑巴坦鈉總體安全性良好。除了胃腸道不良反應和抗生素導致菌群失調相關的常見不良反應之外,應警惕其對肝腎功能的影響,以及說明書中未提及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相關不良反應。
    35  抗體偶聯(lián)藥物生產系統(tǒng)質量管理分析
    顏若曦
    2025, 40(6):1547-1552.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6.033
    [摘要](19) [HTML](0) [PDF 1.36 M](9)
    摘要:
    抗體偶聯(lián)藥物目前主要應用于各種類型癌癥的治療??贵w偶聯(lián)藥物與其他藥物相比,其涉及抗體生產、細胞毒性小分子化學藥物生產、連接子生產、有效載荷–連接子中間體生產、抗體偶聯(lián)藥物原液與制劑生產等多個環(huán)節(jié),其生產系統(tǒng)與傳統(tǒng)生物制品相比存在獨有的特性。從藥品生產檢查視角圍繞抗體偶聯(lián)藥物生產系統(tǒng)在生產工藝質量管控、生產過程安全防護、分段生產控制要點、污染與交叉污染控制4個方面特殊性進行分析,以期為抗體偶聯(lián)藥物生產企業(yè)做好生產系統(tǒng)質量管理提供參考與借鑒,也為該類藥品生產檢查與質量審計重點提供思路。
    36  不同國家醫(yī)藥創(chuàng)新的政策和啟示
    楊心督
    2025, 40(6):1553-155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6.034
    [摘要](18) [HTML](0) [PDF 1.31 M](7)
    摘要:
    醫(yī)藥創(chuàng)新是推動產業(yè)升級的核心動力。多數(shù)國家加強醫(yī)藥創(chuàng)新頂層設計、強化資金支持、促進國內產學研合作、加強國際合作、健全和完善創(chuàng)新藥價格支付機制和創(chuàng)新回報機制等,為本國醫(yī)藥創(chuàng)新和產業(yè)發(fā)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制度保障。梳理了美國、歐盟、英國、日本在醫(yī)藥創(chuàng)新方面的政策和措施,提出了優(yōu)化我國醫(yī)藥創(chuàng)新的策略,以期為我國醫(yī)藥創(chuàng)新提供借鑒和參考。
    37  姜黃素抗肝癌作用機制的研究進展
    趙雅麗,邱華,龍麗娟,覃川福
    2025, 40(6):1557-1563.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6.035
    [摘要](21) [HTML](0) [PDF 1.51 M](8)
    摘要:
    肝細胞癌是一種發(fā)病率高、早期發(fā)病不易察覺、預后較差的惡性腫瘤。姜黃素是從姜科植物中提取的一種天然的酚類抗氧化劑,具有多種藥理作用,可抑制腫瘤細胞增殖、誘導腫瘤細胞凋亡、抑制腫瘤細胞遷移與侵襲、調控腫瘤表觀遺傳、抑制腫瘤新血管生成、誘導腫瘤細胞自噬、延緩或逆轉腫瘤耐藥。對姜黃素抗肝癌的作用機制進行總結,以期為肝癌的臨床治療提供思路和方法。
    38  柴胡皂苷保肝作用的研究進展
    王馨晨,艾楠,劉星宇,王銳,楊婧
    2025, 40(6):1564-1568.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6.036
    [摘要](17) [HTML](0) [PDF 1.36 M](8)
    摘要:
    柴胡皂苷是從柴胡中提取的皂苷衍生物,具有多種藥理作用。柴胡皂苷可通過多種途徑對肝臟產生保護作用,如抗炎、調節(jié)肝臟代謝、抗肝纖維化、抗肝癌、抗氧化應激、調節(jié)細胞凋亡??偨Y了柴胡皂苷對肝臟保護作用機制的研究進展,以期為肝臟疾病的新藥開發(fā)和臨床應用提供參考和借鑒。
    39  木香烴內酯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
    薛旭龍,張鵬程,曹洋,劉穎,廖茂梁,王陽
    2025, 40(6):1569-1574.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6.037
    [摘要](18) [HTML](0) [PDF 1.40 M](7)
    摘要:
    木香烴內酯為倍半萜內酯類化合物,是木香中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廣泛的生物活性。木香烴內酯具有抗炎、抗腫瘤、神經保護、血管保護和抗菌作用。歸納了木香烴內酯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以期為木香烴內酯的開發(fā)利用提供參考。
    40  他汀類藥物治療胃癌的研究進展
    李苗苗,季盼盼,劉瑞,文婷婷,陳金玥,李娟
    2025, 40(6):1575-1580.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6.038
    [摘要](17) [HTML](0) [PDF 1.41 M](7)
    摘要:
    胃癌是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腫瘤,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惡性腫瘤前列,以化療、放療、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等為主。他汀類藥物是3-羥基-3-戊二酰輔酶A還原酶的抑制劑,通過抑制癌細胞增殖、誘導癌細胞凋亡、抑制胃癌細胞侵襲和轉移、抑制幽門螺桿菌中的細胞毒素相關基因A的易位/磷酸化、抑制YAP和β-catenin信號傳導阻礙胃癌的發(fā)生、發(fā)展,發(fā)揮抗腫瘤作用。他汀類藥物在臨床治療中可增強化療、放療、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的療效,降低胃癌的發(fā)生率和病死率。對他汀類藥物治療胃癌的作用機制和臨床應用進行總結,以指導臨床實踐。
    41  葛根素促進骨缺損修復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
    蔡倩倩,張月怡,帥勝斌
    2025, 40(6):1581-158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6.039
    [摘要](19) [HTML](0) [PDF 1.40 M](8)
    摘要:
    骨缺損是骨科最具挑戰(zhàn)性的疾病之一,治療周期長,其修復機制的核心在于細胞分化協(xié)同、免疫微環(huán)境平衡、信號通路整合等多維度調控,臨床治療難度較大。葛根素可通過促進成骨細胞增殖與分化、抑制破骨細胞活性、改善炎癥微環(huán)境、改善氧化微環(huán)境、促進血管生成調節(jié)骨形成和骨吸收平衡,促進骨缺損修復??偨Y了葛根素促進骨缺損修復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為葛根素臨床治療骨缺損提供參考。
    42  雷公藤甲素防治子宮內膜癌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
    陳丹,許波群
    2025, 40(6):1587-1590.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6.040
    [摘要](14) [HTML](0) [PDF 1.33 M](7)
    摘要:
    子宮內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統(tǒng)常見惡性腫瘤,目前臨床對子宮內膜癌治療以化療、激素、靶向治療為主。雷公藤甲素是由雷公藤中提取的環(huán)氧二萜內酯化合物,可通過抑制腫瘤細胞增殖、促進腫瘤細胞凋亡、抑制腫瘤細胞侵襲和轉移、抑制腫瘤血管形成、克服化療耐藥性限制子宮內膜癌的生長,發(fā)揮有效的抗腫瘤活性。總結了雷公藤甲素防治子宮內膜癌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為雷公藤甲素臨床防治子宮內膜癌提供參考。
    43  丹皮酚治療脂肪肝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
    靳雨晴,牛建海,王紫金,王潔晨
    2025, 40(6):1591-1595.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6.041
    [摘要](14) [HTML](0) [PDF 1.38 M](8)
    摘要:
    脂肪肝與酒精、肥胖、高血壓、糖尿病、代謝綜合征、心血管疾病密切相關,近年來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且年輕化加重。丹皮酚是由牡丹皮提取的酚類化合物,可通過調脂作用、抑制脂滴形成和積累、減輕炎癥反應、減輕氧化應激反應、抑制肝纖維化、調節(jié)腸道菌群發(fā)揮抗脂肪肝的作用。總結了丹皮酚治療脂肪肝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為丹皮酚治療脂肪肝的臨床應用提供參考。
    44  紅景天苷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
    蔣佳鵬,李超鵬
    2025, 40(6):1596-1600.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6.042
    [摘要](21) [HTML](0) [PDF 1.45 M](9)
    摘要:
    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的主要微血管并發(fā)癥,給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威脅。紅景天苷可通過降低血糖水平、抑制視網膜細胞死亡、降低炎性損傷、減輕氧化應激損傷、抑制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表達、減輕谷氨酸興奮性毒性防治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偨Y了紅景天苷用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為紅景天苷的臨床應用提供支持。

    當期目錄


    年第卷第

    文章目錄

    過刊瀏覽

    年份

    刊期

    瀏覽排行

    引用排行

    下載排行